台南智慧城市,借鏡台北看到什麼?

上個週末所舉辦的台南智慧城市論壇,感謝臺北市政府資訊局局長 李維斌 分享了台北的經驗,透過兩相比較,可以看到更多台南能夠改進的空間。

大政府概念,缺乏由下而上的聲音

台南開始強調智慧城市的原因是經濟部工業局的「4G智慧寬頻應用城市補助計畫」,由遠傳與台南市政府合作推動「台南4G智慧城市旗艦計畫」,涵蓋智慧城市營運中心、水利即時防災、全方位智慧交通、開放行動學習、智慧健康社區、智慧旅居生活等六大面向;問題就在於,它的出發點不是基於實際的民眾需求,而是由上而下去定義一個智慧城市該有的框架,然後找到可以驗收的 KPI 去執行,最終目的是結案、是取得「ICF全球智慧城市獎」、是運用一些很酷炫的科技工具,但市民的實際需求是否滿足?這似乎就是最大的問題了。

台北在 2016 設置了智慧城市專案辦公室,李局長很清楚的說明,這個辦公室存在的目的是為了協助各種提供智慧服務的廠商進行府內的溝通協調工作,有優先順序,但是沒有框架;市府方面不會去定義智慧服務該有什麼樣的形式存在,只要有廠商願意嘗試都會幫忙協調,清楚的遊戲規則以及服務架構自然吸引了許多在地廠商的參與,進而由實際的需求去驅動智慧城市發展。

李局長在後面問答過程也進一步聊到,在台北做的各種實驗,能夠進一步發展的比率大概就是 2~3 成,也就是說有超過 7 成的主題可能在實驗過後廠商就不再繼續投入,因為創新的過程本來就有很高的風險;而在台南,因為主題是長官設定且關係到是否能夠驗收,因此即使已經發現遠離了民眾需求,還是得硬著頭皮把計畫做完,最終專案得以驗收,只是人民早已對成果無感。

缺乏穩固的核心價值,為做而做

台南的核心價值是什麼?可能很多人會直接聯想到文化,只是環繞著這個核心價值市府又做了什麼堅持?在開場時台南社大林校長有聊到,台南的文化預算佔整體預算的比例,經過多年爭取才勉強突破 3% ,但對比世界各國以文化為訴求的城市,這樣的比例有很大的改進空間,在智慧城市的成果中我們也很少看到跟這個核心價值的連結。

台北設定的核心價值是宜居永續城市,智慧城市只是達成這個目標的手段之一,因此發展各種智慧服務的同時都會回過頭來檢驗跟核心價值的連結;而也因為市長在各局處間都強調了同樣的核心價值,府內各個局處都朝著同樣的方向,智慧城市專案辦公室在跟各局處協調時主要就是講故事,大家能夠在裡面找到自己的角色,最後形成一個大家都接受的故事的時候就可以開始進行。

台南正在討論的輕軌也是一個鮮明的例子,當我們看到輕軌路線與文化局劃設的歷史街區產生衝突,我們其實看不到台南市政府為了文化這個核心價值的堅持與努力。

公務員文化排斥風險,而創新就是風險

台北設置智慧城市專案辦公室的原因就是公務員文化不容易承受風險,因此把高失敗風險的工作交給非公務員執行,府內各局處才有辦法為了共同的目標動起來。在需要公務員體系參與的地方,運用副市長的高度驅動各局處各司其職;而在需要高度創新的地方,備妥完整的架構引入民間力量,由專案辦公室去進行兩者間的溝通協調工作,最後帶來整體的綜效。

在台南,智慧城市的發展大多由上而下進行,當公務員體系產生抗拒時,各種創新就會遭遇阻力,最終就是勉強結案再依據最終成果講故事,永遠沒辦法達到最初設定的目標。也因為公務員文化排斥,能夠走的路就越來越窄,許多時候就得繞道而行,缺乏互信會讓執行各種專案的隱形成本持續攀升,讓這個城市越來越難嘗試各種創新,這樣的矛盾無法只靠由上而下的命令解決。

公務員文化排斥風險是自然產生的,因為政府的運作本來就必須有高度的穩定性,如同李局長所舉的物理概念,內力不影響運動狀態,所以需要外力;我們會需要一個重建互信的機制,就像是台北的智慧城市專案辦公室。

跨單位的資訊連結會是發展智慧服務的關鍵

台北在發展智慧支付時做了一個明智的決定,就是整合府內各種民眾支付需求創造互通性架構,然後透過架構引入了高達 16 家支付業者處理實際的金流,甚至現在已經在運用同樣的架構去討論國際合作的可能;這樣的架構不僅因為多家業者間的競爭而降低手續費成本,更進一步降低在台北發展多元支付的門檻,可以有更多小規模的廠商參與其中,帶來更多的創新服務去滿足更多元的需求。

台南眼前就是多了一個市民卡,市民卡等於一卡通,所有的多元支付想像都被侷限在單一廠商的能力中,儘管台南市政府也是一卡通的股東與董事,但這樣子的作法註定了讓台南沒辦法快速發展多元支付。

當然,這件事難的地方不是策略,而是讓跨局處之間的資訊系統可以連結,這個方向需要市府內部自己有跨局處維運資訊系統的能力,而不能夠完全倚賴委外廠商;眼前台南的資訊人員編制剛開始緩慢擴大,離台北市設置獨立資訊局還有很漫長的一段路要走,更別說是智慧城市專案辦公室了。

台南缺的是格局與視野,而不是只有錢

談了許多台北好棒棒,許多人會直覺帶出兩個城市在公務預算上的懸殊差異,不可否認錢的因素舉足輕重,但很多時候並不是砸錢就會有好的成效,就像過去評論過的黃金海岸船屋,同樣的預算如果有更好的分配,帶來的成效絕對不會只有眼前這樣,但造成現在成果的問題就在於格局吧。

台灣是一個海島國家,任何城市的發展都應該走向國際,只是在跨出去之前需要做的不是膨脹自己,而是把手放開,擁抱共通標準、引入外部力量,像台北一樣讓自己成為一個平台、成為一個生活實驗室,讓智慧城市發展成為一個生態體系,而不是只有一個個稍縱即逝的亮點,這樣子才真的能夠點亮台灣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