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彙整: kiang

太陽能就該攤在太陽光下發展

眼前太陽光電發展最大的問題是資訊不透明,哪一片太陽光電場透過哪些政策完成設置,個別太陽光電場的承諾事項為何,在饋線容量不足的情況下如何決定廠商的優先順序,以及既有發電量需要準備多少儲電廠或甚至火力發電廠才能避免跳電等等,資訊落差導致第一線各種衝突,利益的糾葛甚至引發槍擊、貪污與賄選案,讓民眾失去對再生能源政策的信心。

過去即使立法委員索取資料要實際監督,相關單位不是用各種理由拒絕,就是提供極為有限、刻意隱蔽的資料,讓監督工作難以進行;對於在地的民眾來說,哪些光電場承諾要養魚、哪些光電場承諾會種植香菇,根本沒有公開資訊可以查閱,也很難期待政府指派的稽查人員能夠有效稽核。

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也就把資訊攤在陽光下,讓民眾可以輕易查閱自己身旁光電場的完整資訊,所有承諾事項路過就能夠檢驗,這樣才能夠建立基本的信任;違規記錄應該即時公告,讓民眾可以參與追蹤個別事件的處理狀態,直到違規的情況確實解除,讓在地民眾不用時時擔心。光電間歇發電的特性本來就會需要儲能或火力發電來避免供電中斷,個別區域積極發展光電同時也需要承擔電網平衡責任,能夠達成共識承擔責任的場域也才有繼續擴大的資格;現況似乎就是在比誰的關係強,知法玩法讓一般民眾無所適從。

如果有機會成為立委,我會希望讓再生能源的發展可以站在這個透明、開放的基礎上累積,避免能源轉型的美意成了崩壞的開始!

江明宗也完成了民眾黨不分區立委自薦申請

台灣民眾黨還是個小黨,發展過程經常面臨理念之爭,雖然我們常常以柯文哲的公開談話作為基礎,但這個基礎還是會需要更多理念相同的人去支撐;身為去年參與議員選舉的候選人之一,我期待能夠延續過程中支持我前進的那股善念,一起推進這場無聲革命,讓台灣可以改變成真!

作為一個科技人,我會希望環繞著科技應用的法規可以跟上腳步,特別是我們常在討論的 Public Money, Public Code 概念,讓政府基於公眾需求發展的科技技術能夠公眾化,除了避免重造輪子的浪費,也能夠藉此推進資訊產業發展或甚至國際公民社會一起進步,透過更開放的態度去面對科技治理與新興社會議題。「開放為原則,不開放為例外」,過去只有短暫存在的口號,希望可以把這個精神帶入正式的法規中。

少子化問題喊了那麼久,但國家環繞著孩子的努力還是不夠,帶著孩子走在斑馬線上都會面臨死亡威脅,當爸爸十多年來,我親身體會環境對於孩子的不友善;孩子為先,要讓孩子可以安全的往返家裡與學校,要讓孩子在都市化環境依舊能夠找到健康玩樂的空間,要讓孩子免於環境污染的傷害,也要讓孩子活在落實居住正義的未來!

台南雖然貴為六都,但基本的財政能力卻必須仰賴中央補助,這突顯了長期以來財政分配的不公,財政收支劃分法的修正刻不容緩;人民的納稅錢應該用在刀口上,而不是為了滿足層層民代選舉政績需求,常態性的補助數額檢討併入地方政府一般預算,有效提昇基礎設施養護能力,同時避免任意透過特別預算債留子孫。

政治工作沒有做完的一天,希望台灣能夠因為我的參與多一點進步,相信美好台灣 Keep Promise !

這個世界並不完美,參與就是期待多一點進步

隨著 #metoo 事件持續攤在陽光下,大概不分黨派都出現了疑似案例,包括民眾黨也是;民進黨為了移轉檢討壓力聚焦在野黨的零星案例放大檢視,雖然這心態很糟糕,但也的確,民眾黨也不是個完美的政黨。

民眾黨的務實就在於,我們清楚難以避免個人的錯誤,很多時候就是聚焦在如何確保每個錯誤都可以進入該有的程序,持續檢討過程中出現的例外,著眼在程序正義去做更多努力。

程序正義工作在民眾黨進度真的不快,因為推進的過程還需要兼顧競選等活動,資源有限的情況下經常面臨各種取捨,慶幸的是還沒有像兩大黨一樣為了選舉讓程序正義完全停擺,只是顯然有很大的改進空間;曾有黨員問過我,如果柯文哲暢談的精神在民眾黨都沒有落實,要如何堅定的支持下去?我的回應是,很多改變往往需要漫長時間,我選擇參與民眾黨只是因為相對來說,民眾黨比較有機會走到改革成功的那一天,有你我的參與這樣的變革才能繼續前進,當更多懷抱著理想的夥伴離開,前進的腳步就會變得更加緩慢,所以很多時候我還是會勸說想要離開的夥伴堅持下去。

台灣選舉文化贏者全拿的特色造就了許多賭徒心態的參與者,無論眼前的性騷擾、性侵害案件,或更多走在法律灰色地帶的情況都是這個文化的產物;我選擇 #柯文哲 或是 #台灣民眾黨 是基於期待這個文化的改變,而也其實,並不是兩者都有著完美的表現,只是因為當柯文哲成為總統,當台灣民眾黨成功建立三黨不過半的立法院,這個國家的監督與制衡才會有效實現,我貪心的期待明年就可以看到這樣的新局面!

但也如同我們常常在說的,小問題不解決就會變成大問題,當這個社會用總統的高度檢驗民眾黨,許多過去藏著的問題一個個浮現;期待黨內的最大共識仍舊是面對問題、解決問題,透過一次次的例外與檢討來修正程序,最終我們就能夠朝著理想多進一步,也希望遲疑的夥伴能夠繼續一起加油!

全國教保資訊網再次完成破解

全國教保資訊網(下稱教保網)是許多家長會看的政府網站,因為它蒐集並且公告了國內所有的幼兒園資訊,包含最重要的收費細節,我所製作的台灣幼兒園地圖( https://kiang.github.io/preschools/ )也就以這份資料為基礎去延伸,提供了比較容易操作與檢索的介面;只是管理單位似乎不太領情,在幾次的網站改版中持續把資料鎖的更緊,原本已經透過程式破解的數字驗證碼,這次改版後又讓這個鎖變得更複雜些,只是這個鎖我還是用程式撬開了。

在我們探討開放資料多年之後,仍然有許多政府單位像這樣反其道而行,其實是覺得又好笑、又好氣;好笑的是,其實驗證碼圖片要解開對資訊技術並不會太難,反而是人去操作會比較容易卡住,好氣的是,無論直接或間接我已經嘗試透過多種方式進行溝通,網站管理單位仍然展現不友善的態度,似乎總要拉高對立才有機會找到突破的可能。

政府資料開放平臺上,最早在 2015 年就有網友要求開放教保網資料,當時的回應表示會進行研議,但最終只有少部份無關痛癢的欄位成為開放資料;我在 2020 年也提出了要求,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一樣給出了再研議的答案,於是我就開始透過程式取得整個網站的資料整理,製作台灣幼兒園地圖讓同樣需要找尋幼兒園資訊的朋友方便使用。只是管理的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似乎不太高興,持續要求廠商在教保網放入了更多技術限制,美其名是要減輕電腦主機的負擔,其實只是為了阻止我這樣大量取得與公開資料的作法。

其實依據法規蒐集與公開的資料本來就不受著作權法保護,無論過去的政府資訊公開法或是我們近幾年在探討的開放資料,目的都是希望政府能夠更貼近民眾的期待,不僅提供民眾想看的資料,更要進一步讓資料容易使用;但似乎總有許多單位存在舊有思維,持續封閉的作法好像把民眾當賊一樣,加深了彼此的對立。技術上來說,要想減輕電腦主機的負擔,直接把資料開放是最好的作法,因為就不會有人需要寫程式來取得與重組資料,以多元形式散播出去的資料也可以減輕管理單位電腦主機負擔,希望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或是存在類似思維的政府單位都能夠好好思考開放資料的政策與作法!

政治工作排擠生活,就很難活的像個正常人

近來 #人選之人 戲劇的熱門,帶動了 #metoo 文章增加,這些故事很多都環繞著政治工作直接或間接的參與者,數量之多讓人訝異;作為一個政治工作的參與者,我必須說這些攤在陽光下的案例只是冰山一角,還有很多選擇隱忍的受害者,她們的故事只會出現在夜深人靜的啜泣聲中。

很多政治工作參與者如同戲劇劇情一樣,認為自己的工作大於一切,因此排擠了情感與家庭,失去平衡後就是各種的衝突與矛盾;不過跟劇情不同的是,很多現實事件都激烈許多,個別情感破碎帶來的低潮造就了情慾的缺口,讓性騷擾、性侵害事件在政治圈層出不窮。

我在參選議員期間經常聽到人們對於我不夠認真的批評,但很少人能夠理解,對於一個普通家庭來說,這樣看起來不認真的狀態已經透支,有時孩子生病沒辦法好好照顧我都會自責不已;而那些願意犧牲一切換來勝選的政治人物,不自覺中就會降低自己的道德標準與家庭觀念,最終就是價值觀的錯亂,情感的背叛與行為的踰矩也就司空見慣,更甚者就是貪污舞弊等事件的溫床。

如同柯文哲批評過,台灣的選舉花太多錢、對社會帶來太多的擾動,這造就了台灣政治表裡不一的常態,深入其中常常會有空洞的感覺;但大部分人對於政治理解的淺碟,經常透過表象來投下選票,讓這個惡性循環持續不斷。要解決這些問題沒有簡單的路徑,我認為更多的開放與透明會是關鍵,期待最終我們的政治環境可以更貼近一般人的想像,相信你本來就應該相信的新台灣價值!

民眾黨台南黨部與志工的漸行漸遠

在民眾黨成立前許多志工就已經存在,環繞著對於 柯文哲 的支持集合成為力量,也就這些力量的存在讓民眾黨得以在第一次的政黨選舉中脫穎而出,進而有機會站穩國內第三大黨的腳步;在台南也是同樣的縮影,黨部在創立過程靠著許多志工出錢出力,包括我去年競選期間都受益於這些大家口中的柯粉們,只是這些長期參與的貢獻者在新的主委上任後跟黨部漸行漸遠。

新主委推翻了過去累積許久的共識,無論是對於財務透明的作法,或是各種活動舉辦的程序,工作分配環繞著個人偏好而不是開放式的討論,不僅讓許多長期支持民眾黨的志工選擇求去,朝令夕改的作法也惹怒了一些外部合作對象;眼前台南黨部的確有強烈的組織發展需求,但排除異己的作法讓黨部越做越小,資訊與分工都是新面孔在執行,經驗難以傳承的結果就是看著歷史一再重演。

台南黨部歷經三任主委的輪替,每次轉換都有許多結構性的改變,這種事情在傳統政黨的確司空見慣;但民眾黨環繞著柯文哲的理念,最大共識就是希望樹立制度去解決問題,只是新任主委對於制度的提議都是情緒性回應,認為大家在架空主委、找主委的麻煩,最後就是轉移話題當作沒有這回事。最近一次大型活動後,檢討會上主委開頭沒多久就離席去跑行程,副主委主持會議達成關於財務透明的共識,事後被主委否決,讓副主委選擇求去,不再參與黨部運作。

看著中部、北部的諸多黨部慢慢建立各種制度,相信我們面臨的問題並不是特例,只是現任主委對於這些典範都是視而不見,把權力集中在手上並且持續排除監管制度的建立,不透明所帶來的問題持續浮現。我不是喜歡公開抱怨內部狀況的習慣,只是看起來沒有太多選擇能夠解決可以預見的問題,在我也成為那個被排除的異己之前,還是再次公開轉達支持者的訴求, 『要法治,不要人治』!

民眾黨與時代力量有什麼不同

簡單說,民眾黨是民眾為先,而時代力量是理想為先;在民眾黨,我們尊重眼前政治的組成,期望在多方的共識中尋找前進的機會,而在時代力量則是設定一個理想門檻,要求眼前政治團體都必須跨過這個門檻才能獲得時代力量支持者的認可。

時代力量遇到的問題就是這個理想門檻越來越高,高到連原本黨內的夥伴都難以滿足而選擇離開,讓力量持續分散的結果就是離理想越來越遙遠;民眾黨有別於其他小黨發展路徑,從包容的出發點去試著結合更多力量,同時透過制度與程序去取代少數人的好惡,在既有的政治環境中持續樹立新的標準與典範,而且是社會主流能夠跟上的進步。

作為過去時代力量台南黨部執行長,以及現在民眾黨黨代表與台南北區主任,這反應了我對於政治認知的改變,從過去站在理想制高點去思考政治,到現在是尋求從既有政治環境找到能夠前進的機會;有些人認為我是機會主義者,我認為自己並沒有忘記參與政治的初衷,只是走了一圈後發現,很多政治理想在歐美等民主國家累積數十或上百年才達成,我們有生之年要用同樣標準看待台灣顯得有些不切實際,所以最終我希望民眾黨的路線能夠凝聚更多力量,具體推進台灣的改變,也希望這些改變在我們有生之年就可以發生。

過去我以為政治是一翻兩瞪眼的事情,經歷了許多不同的身份與事件,我現在認為政治也就是生活中模糊的地帶,順勢而為才有機會在多方立場中尋求進步共識,持續緩步前進會比站在高崗上等待追隨者更具有意義;至於糾結在對與錯的評論,我只能說,你說的都對 😉

企鵝妹台灣步行地圖初步上線

Jinnytty 企鵝妹 윰찌 是來自韓國的直播主,她從 4/23 開始以步行方式走訪台灣,計畫從宜蘭走到墾丁,過程都透過網路直播方式記錄;依據她的記錄與影片資料,我重新整理與組合成互動地圖,方便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直接看到軌跡與對應的記錄影片。

我沒有追直播的習慣,只是覺得這個記錄很值得延伸,因為在過程中讓許多人看到了台灣的美麗與哀愁,美麗的風景以及欠缺友善步行環境的哀愁,希望她的行動可以帶來更多的反思與討論,讓台灣有機會改善我一直在強調的步行環境。

依據程式計算,她在 16 天的步行過程中已經走了超過 400 公里,期待她能夠順利達成目標;路過台南時,如果剛好是週末時間,我也會想要跟著走一段,希望不會進入 PTT 鄉民的噁男排行榜中 (?)

柯文哲適合成為總統的關鍵是真實

剛結束的兩天台南行,我跟著柯文哲走訪了在地企業與市集鬧區,對比過去作為台南市長幕僚的經驗,最大的差異大概就是真實感;一般市長行程追逐的是最大曝光度,因此會把時間抓到幾乎是下車後就可以上台說話,說完話、拍完照就會趕往下一個行程,很多時候上台說話的內容都是幕僚準備,或者就是一些不著邊際的問候話語,我想大部分人都已經習慣這個過程,這也是許多年輕人對於政治冷感的原因之一。

柯文哲不一樣的是,對話過程會自然帶出擔任台北市長的經驗談,發問的內容也是直接切入問題核心,不太需要旁邊的幕僚擔心離題;走在市場與夜市的感受也很強烈,自發靠過來要握手、拍照的民眾很容易就把現場擠的水洩不通,經常需要工作人員安排拍照流水線才能消化大家的熱情,柯文哲也很有耐心的參與每一次互動。

要成為一個總統,除了他個人的能力毋庸置疑,另一個關鍵是台灣民眾黨跳脫傳統藍綠意識形態的特性,只有柯文哲成為總統才能讓這個國家的監督力量完整發揮,畢竟兩大黨任何一邊當選都只有一半的監督力量,因為傳統政黨利益凌駕在民意之上已經獲得多次證實;柯文哲也是第一個喊出聯合政府的總統候選人,這個政見過去在八年市長任內就有完整落實,用人唯才而不是只有看政黨色彩,同時他的從政過程沒有複雜的政商關係,執政包袱大概是所有候選人中最少的。

選擇柯文哲就是選擇改變,改變過去表裡不一的政治生態,也改變過去黨意凌駕民意的錯亂情況,如同他一再強調的,柯文哲成為總統最能夠讓台灣朝向一個正常國家的方向發展!所以這次,我們不要就這樣算了,好不好?

機車三貼,我也在這個惡性循環中

這兩天有朋友聊到機車三貼載孩子被開罰的情況,其實作為兩個孩子的爸爸,我也常常騎著一台機車載她們移動;因為很多要去的地方不會有公共運輸到達,我也不太可能先把其中一個孩子放在家裡,汽車在市區利用也不容易找到停車空間,種種的環境促成了這樣常態性的違規情況。

我會帶著孩子走路上學,在積極練習下大女兒已經學會公共自行車的騎乘,小女兒也跟上後我們就可以勉強運用公共自行車加公車移動;只是台南缺乏友善的人行或自行車環境,即使孩子知道怎麼騎腳踏車,我仍然沒有勇氣讓她們跟我一起在忙碌的車道穿梭,畢竟普遍存在的用路習慣並不會禮讓自行車。

騎機車三貼並不是一個好的行為,但是對許多家長來說這個選擇有著許多無奈,法規的要求已經不是一般家庭能夠輕易滿足;我們的許多法規都有這個問題,用先進的觀念立法,但後續需要的配套付之闕如,留下矛盾與衝突給民眾承擔。

理想情況下,每個家庭都可以負擔帶有停車位的房子,大部分生活所需的移動都可以步行完成,或是大眾運輸工具可以到達,或是目的地提供足夠的停車空間,在這樣的環境下相信不會有太多人刻意帶著孩子冒險;只是在這個環境出現之前,我跟許多帶著孩子的父母一樣,期待法規可以依據現實情況調整,別持續讓年輕家庭承擔高不可攀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