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明天過後的期待

5889883928_b156c7749d_b

* 圖片取自 https://www.flickr.com/photos/d6478coke/5889883928

年輕人總是貪心些,所以在 2016 我的選擇與期待( http://k.olc.tw/2015/12/2016-我的選擇與期待/ )最希望民進黨完全執政後做什麼事?( http://k.olc.tw/2016/01/re-問卦-最希望民進黨完全執政後做什麼事/ ) 兩篇文章過後再繼續聊聊自己對明天過後的期待。

盡可能的把門打開

儘管近來美豬議題對於民進黨有些打臉,以及接著而來的農產品國際貿易衝擊大概也免不了出現抗議聲浪,但台灣沒有把門關上的本錢。那些抗議瘦肉精危害的人們很多時候並沒有在更嚴重的環境議題上表態,像是空氣與水的污染,以及黑心食品等問題;就我的角度看,肉品的來源國家只要清楚標示我可以選擇,但各種污染與黑心食品卻讓我們不容易躲開。

如同奧國前駐台代表 Martin Hiesboeck 的建議( 由 Hans Liu 翻譯,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463584181.A.AFD.html )

“開門歡迎各國人才,讓他們帶著科技專業、商業成就還有錢來。讓他們待五年就可以領護照。台灣生育率世界最低,要在經濟上頂住對岸,就要擁有亞洲最多元的勞動力。”

海島型國家最該有的冒險犯難精神,過去受制於大陸型國家的想像而顯得綁手綁腳,希望在明天過後這個緊箍咒可以慢慢消失。

提高社會責任成本淘汰不適合的產業

許多產業的輝煌時光已經過去,過去大力推動帶來的副作用持續浮現,像是各種環境污染持續惡化以及政府持續補貼對其他新興產業造成的排擠效應。環境污染問題其實第一線人員大多非常清楚是哪些企業在製造污染,問題在於相關罰則過輕與社會縱容的習慣,如果能夠依據營收比例或污染帶來社會成本等方式計算罰則,相信才會有足夠的嚇阻效果,也自然會淘汰那些靠轉嫁社會責任成本而苟延殘喘的產業。

不合理的補助與補貼被就業率綁架,導致過去政府沒有勇氣輕易收回這些補助,因為短時間內會引發許多失業衍生的社會問題;但事實上同樣的預算作為調整性失業準備綽綽有餘,將各種資源釋放後才有辦法將力量匯集在適合我們的產業中。許多新興產業要想爭取同樣的補助困難重重,因為既有的行政程序繁冗,加上補助的金額大多基於資本額而非預期規模,相關規定都只有利於大型、舊有企業,希望明天過後這個層面可以看到些改變。

比過去更重視海洋發展

台灣四面環海,但我們其實對於海洋投入的心力遠不如很多面海的國家。樂見已經公開的「國艦國造」想法,只是希望能夠更進一步在國防以外的層面放入心力去經營海洋優勢,以及擔負起海洋國家應該有的責任。

如同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環境信託中心專案經理林育朱所提( http://e-info.org.tw/node/114663 )

“台灣領海範圍是10萬多平方公里,領土是3萬6千平方公里,領海面積逼近陸地三倍之多,但我們對台灣海洋缺乏基礎調查或數據,甚至在人才培育方面,相關學校系所也不多。在如今數據有限的情況下,如何合理劃設各功能分區?我認為建立資料庫乃當務之急。”

還權於民,也還責於民

我們某些程度上還停留在威權時代的陰影中,總期待著出現一個賢能的領導人,事實上最大的問題也就出在我們被動的期待,而非主動爭取。就發展來說我們還是一個很年輕的民主政權,要想一轉眼追上歐美累積上百年的成就的確是癡人說夢,但至少可以讓人們知道更多也參與更多。

中選會的開放資料在這一兩年有長足的進步,只是離完整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希望能夠多一分力道去推動這個方向發展,因為人們應該要更關注各級民選公職對於過去承諾的執行成效,而不是只有在選前幾天草率的看過公報後憑印象投票,事後完全忘記監督。

同樣的,各級民意代表機關對於開放資料更是保守許多,希望未來能夠有相關專法的制定,強制讓這類資料公諸於世;當資料公開了,人們的監督責任自然就逃不掉。事實上在這個資料爆炸的時代我並不會擔心資料太多看不完,因為有各種資訊工具可以輔助分析,怕的也許只是沒有對應的行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