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份彙整: 2022 年 8 月

江明宗完成參選登記,要用步行城市、科技監督改變台南

政治是什麼?我從 2014 參與政治以來經常在問自己這個問題,兩次的議員選舉都在登記日前止步,直到第三次的參選在今天順利跨出了登記的門檻,成為另一個北中西區台南市議員參選人;這段時間在政治領域打滾,慢慢拿掉了一些不切實際的幻想,回顧 8 年多來的歷程,我還保有的就是經得起檢驗的透明以及沒有包袱的發言能力,我還在追求的政治就是讓這個地方更好,讓孩子可以活在更好的環境中,讓更多眾人的事務可以攤在陽光下檢驗。今天的登記,我希望能夠把這樣的精神帶進台南市議會,真實的為更多民眾發聲。

政治應該要從絕對的走向相對,台灣民眾黨的出現希望提醒大家意識形態之外我們還有很多問題需要面對,這些問題沒有藍綠問題,只要站在這塊土地上我們就應該找到克服問題的共識,而不是為了意識形態衝突讓這些問題越滾越大;台南在 2018 以來 45 歲以下人口減少了 7 萬人,這些年來台南交通事故死傷對比人口都是全國最高,我們不能一直用軟性指標民調掩蓋各種硬指標的落後,面對問題才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台灣民眾黨的我們要把理性、科學、務實帶進市議會,推進台南真實的改變。

我的科技監督是在數百萬筆關鍵數據中建立指標持續追蹤,我的步行城市是數十場街講與數十公里腳步累積共識,在台灣民眾黨的我們跟其他政黨不一樣的地方就是真實;我們沒有財團支持或是雄厚資本可以鋪天蓋地的宣傳,只有一步一腳印的走在街頭,用每一分每一秒爭取多一分的支持。就像競選歌曲的最後一樣,用憨人的精神去追逐我們在政治的夢想,也期待這樣的夢想可以有你一起〈逗陣走〉!

民眾黨競選歌曲〈逗陣走〉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jmdIRgBG3U

#北中西區台南市議員參選人江明宗
#小額捐款支持明宗 https://kiang.oen.tw

數位發展部的問題不是能夠做什麼,問題是沒辦法直球對決

作為一個市議員參選人,我剛完成了參選登記的領表程序,也就是前往台南選委會領取大量的紙本表單,準備進行參選登記;這看起來稀鬆平常,但是對於一個十多年來從事資訊工作的我來說,這個動作就像回到了蠻荒時代一樣,因為大部分的資料早已分別存在政府的不同機關中,只要妥善進行資訊整合,大部分填表工作都可以自動完成,但現在我們還是只能夠透過紙本繳交登記資料,再由中選會找人來把這些資料轉換成數位格式。這件事能夠期待數位發展部的成立改觀嗎?

不會,預期數位發展部不會讓太多大家關切的問題改觀,因為首任部長唐鳳在過去擔任政委期間,一直以持守的安那其自居,實際上就是不會插手其他政委或部會已經接下的工作,很多時候處理的是新興業務或是其他政務官不熟悉的議題,以選舉工作的敏感程度,相信落入數位發展部處理範圍的可能性不高;反倒是鄉民熱議的多元宇宙科或是淨零合作科,這類一般人難以理解的業務項目,出現在剛成立的數位發展部反而就不意外了。

台灣的數位發展瓶頸一直不是技術問題,是許多政治現實造成的結果。以參選登記為例,當資訊變得容易取用,對於許多傳統政治人物就像是裸奔一樣,掌握決策權力的政治人物很自然會努力讓這件事情缺乏效率,避免輕易被攤在陽光下檢驗。同樣的問題也發生在許多違規記錄的公開作業,各種既要公開資訊又想避免被輕易監督的情況,對於長期關注台灣開放資料發展的我來說,好像已經見怪不怪,所以我不覺得數位發展部的出現能夠解決眼前直接看到的問題。

儘管有些悲觀,但數位發展部仍然大有可為,因為我們的政府資訊化早已落後產業界數個世代,唐鳳在資訊產業的經驗只要融入個別業務都能夠帶來許多進展;她的特色在於沒有明確想要更上一層樓的野心,因此會比一般政務官更能夠專心處理手邊的工作。只是如同過去在討論口罩地圖時的評論一樣,我們不能夠期待一直有唐鳳這樣例外般的存在,我們需要一個可以長久延續的數位發展政策。

我期待數位發展部的成立,但我不會希望它只是另一個持守的安那其。

選前一百天,民眾黨江明宗要每天回顧2018黃偉哲政見

2018 大選日前一百天開始,黃偉哲以每日早安圖提出政見,累積提出一百項政見; 2022 大選也開始進入選前一百天,北中西區台南市議員參選人江明宗要針對市長過去提出的政見逐一檢視,透過臉書粉絲頁發表自己的觀察。

江明宗表示,過去有幸參與市長競選團隊,作為擬定政見的成員之一,會比一般人更熟悉政見的內涵與背景;江明宗說,自己這次競選的主軸之一就是科技監督,會運用資訊科技做更深入的監督。

江明宗透露,檢視政見執行情形會盡量以事實為基礎,在這之前已經備份台南市政府近 4 年來 3 萬多筆新聞資料與各機關開放資料,會透過資訊技術找出關鍵資訊跟市民分享;江明宗認為,政治人物應該要更重視自己做出的承諾,在資訊科技的輔助下任何市民都可以深入監督,期待拋磚引玉一起讓年底選舉可以有別於以往的新氣象!

大部分的資安問題只是因為便宜行事,中國軟體早已無所不在

上週在裴洛西訪台後發生多起資安事件,最醒目的就是車站與商店的廣告螢幕被置入政治宣傳內容, NCC 主委只用 “中國軟體” 四個字合理化這些資安事件,其實包括這樣的說詞也是一種便宜行事,希望主委的說法並不會讓內部的調查停下,問題的根源需要被找出來才能避免再次發生。

中國軟體不該是藉口,事實上你我每天在使用的大部分資訊設備都很難完全避免中國公司或個人經手,過去我也在雜誌受訪時提過,許多表面上宣稱是台灣製的軟體,大部分的組成元件還是來自中國;但資訊科技的好處是,只要建立扎實的技術與文化,許多惡意攻擊是可以預防的,幾個浮上檯面的事件只是突顯了背後的便宜行事。

眼前許多資訊工作都基於成本層層外包,很多經手的人沒有鑑別能力,這樣的情況下不管使用了哪一國的軟體都是賭博;事實上真的有經驗、有能力的專才在業界也很搶手,想要用一般行政人員的待遇找到合適的人是不可能的,最終就是陷入惡性循環中,潛藏的資安問題爆發只是時間點的早晚。

月底政府即將成立數位發展部,希望能夠參考美國 18F 作法,透過接近業界水平的待遇以及工作條件引入更多資訊專業人員為政府服務,逐步改造跟不上腳步的數位文化;至於產業界,許多關鍵服務應該要建立在可信任的基礎之上,別再把省成本當作優勢,一旦賠上了商業信譽,再多的補救都難以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