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份彙整: 2021 年 7 月

20210731 疫苗施打記錄

上午外面下著雨,到場的時候人不會很多,大部分民眾都有依照預約系統上面的時間到現場;到場之後先拿號碼牌,接著量測體溫後進入第一站,提供身分證、健保卡驗證預約狀態,然後會拿到印有個人資料的表單,在裡面只需要填答一些健康資訊。

影音紀錄 – https://youtu.be/1dN4juLimiw

拿著表單開始排隊,輪到我的時候走到下一站,第一位人員口頭逐一確認表單上的健康資訊問答,接著由另外一位再次確認後歸還表單資料,拿著資料前往正式施打位置;在打針的位置很快,坐下沒多久就把針打完,然後前往等候區。

在等候區停留 15 分鐘,可以看影片與聆聽現場衛生教育內容,時間到了如果身體沒有不適,自行從出口離開即可;整個過程很流暢,想必第一線人員已經花了不少功夫改進,看他們全副武裝的樣子真的很辛苦,感謝他們的努力。

我是接種 AZ 疫苗,在接近 12 小時後身體有點微熱,但基本上沒有其他問題,就是多喝水、多休息,等待疫苗真的產生保護力。

市區道路及附屬工程設計標準修正,台南步行空間該跟進了

在疫情與奧運的新聞之外,今天有個比較不起眼的新聞,那就是內政部確定修正「市區道路及附屬工程設計標準」,明確規範主要道路、次要道路及服務道路等均應留設人行道,對比過去以 “依實際需求留設” 這樣模糊的字眼,這次修正會鼓勵台南設置更多人行道,改善一直讓人詬病的步行空間。

台南已經畫設府城、鹽水、新化與麻豆等四個歷史街區,這些街區保留許多歷史建築可以欣賞,只是大多缺乏友善的步行空間,各種車輛快速穿越很難帶給路過民眾或觀光客完整體驗;國際上許多歷史街區都會把步行空間視為發展重點,甚至不乏全區禁止車輛進入的案例,台南是該跟進了!

台南即將在 2024 迎接建城 400 年,許多活動醞釀當中,我的期待就是可以有更多人重視歷史街區的步行體驗,讓這樣的體驗可以延續到下一個 400 年。

近 130 國 2050 淨零碳排,台灣還在碳排減半

在聊到氣候變遷的文章發出後,有網友私下提供資訊,原來已經有近 130 個國家承諾在 2050 達到淨零碳排目標,包含台灣供應鏈的競爭對手南韓在內;而台灣的《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第 4 條提到,國家溫室氣體長期減量目標為中華民國一百三十九年溫室氣體排放量降為中華民國九十四年溫室氣體排放量百分之五十以下,也就是碳排減半!

儘管政府的減碳目標落後,國內許多科技大廠已經在國際貿易壓力下紛紛承諾比法規更高的減碳目標,台積電、台達電、友達、台灣微軟、光寶、宏碁、和碩、華碩等八個科技巨頭,甚至在 4 月宣佈要組成「台灣氣候聯盟」, 2050 年之前達成製程 100% 使用再生能源。

我要呼籲政府, 2050 淨零碳排絕對不能只有喊喊而已,相關的碳費、碳稅機制應該及早建立,如果我們不迎頭趕上,一旦歐盟、美國開始課徵碳關稅,台灣可能就會從供應鏈上消失。減碳已經不只是環保議題,而是經濟問題。

旱澇頻繁交替是常態,台灣能源轉型存隱憂

昨天高雄的暴雨造成多處積水情況,過兩天還會有烟花颱風接近台灣,不知道台南是否已經準備好?

這兩年除了疫情衝擊全世界,各種氣候變遷也衝擊許多國家,包括台灣;台灣百年大旱之後, 5 月底帶來今年第一波梅雨,中南部淹水警戒之後是台北發生 20 年來最大時雨量,信義區汪洋一片歷歷在目,昨天高雄的淹水也影響了許多人。

聯合國秘書長今年 6 月警告,乾旱可能成為下一次大規模全球公衛危機,而且沒有疫苗可以因應,這提醒我們 #氣候變遷 #氣候暖化 #極端氣候,是現在進行式,旱澇嚴重頻繁交替,未來將成為常態。

去年因為疫情,聯合國COP26(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延到今年底,面對拜登口中 #關鍵十年,預期各國提出更積極的減碳目標;台灣在引入再生能源的過程增加了大量火力發電機組,氣候不穩定會影響再生能源供給,進而更依賴火力發電填補電力缺口,減碳目標會面臨更嚴峻的挑戰。

台南出現本年度第 2 例日本腦炎,希望大家留意周遭積水容器

台南進入高溫多雨的天氣型態,病媒蚊的滋生情況明顯,在病媒蚊監控採樣數據地圖已經可以看到多個區域變成深紫色,表示誘卵桶監測卵數數量大於 500 或是陽性率大於 60% 。

目前 2 例日本腦炎病患出現在歸仁與白河,鄰近國家也傳出許多登革熱案例,除了政府進行環境消毒,也會需要大家幫忙留意住家周遭有無積水情況,必要時通報市府協助排除,避免病媒蚊帶來的傳染病發生。

病媒蚊監控採樣數據地圖 – https://kiang.github.io/ovitrap/

台灣人流地圖初步推出

內政部 7/8 首次發布電信信令人口統計,也就是透過手機訊號動態計算的人口數字,免費版本最小可以到鄉鎮市區層級,因此我用這份資料初步製作了地圖展示;釋出的資料時間點為 2020/11 月,我以當月人口為基準,人流數字大於人口呈現淺綠色,小於則是呈現淺藍色。

台灣人流地圖 – https://kiang.github.io/tw_people_flow/

地圖預設會顯示在瀏覽設備位置的鄰近區域,點選個別行政區可以看到其他人口統計數字,在設定功能中可以進一步切換不同欄位的資料來跟人口比對,可以藉此看出不同時間點人流對比戶籍人口的情況。

從地圖可以看出,我們的常住人口跟戶籍人口數字存在明顯落差,由於手機的使用普及,我們得以透過手機使用記錄來觀察這個差異;只是這份資料的運用也存在爭議,因為蒐集電信信令資料的目的是要提供電信服務,在防疫過程政府甚至運用這樣的資料執行大規模的人民監控工作,在公共性與隱私之間的平衡一直是爭辯中的話題。

台灣作為海洋國家,藻礁價值無可取代

照片由 柯金源 拍攝,使用 CC BY-NC-ND 2.0 授權

7/1 澎湖馬糞海膽開放採收,發現產量銳減到剩下過去的一成,因為過度濫補讓生態枯竭,狀況持續下去我們很可能未來再也看不到澎湖馬糞海膽的蹤跡;去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佈「海洋科學促進永續發展十年」計畫,希望運用 10 年的時間促進海洋的永續發展條件,今年是計畫的第一年,雖然我們並不是聯合國成員之一,但作為一個海洋國家,也作為一個希望爭取參與聯合國組織的國家,我們應該善用這個計畫的精神,為枯竭的海洋資源找出復原的解方。

正在熱烈討論的藻礁也是一個例子,去年參與了「珍愛藻礁公投」的連署活動,它是全台首例以「生態保育」為主題的公投提案;藻礁的形成需要很長時間,它的存在能夠孕育豐富的海洋生態,在近海漁業資源接近枯竭的西部海岸,它的存在有著無可取代的價值。

「藻礁永存」的意象曾經被許多政治人物拿來消費,如今遇到開發議題的衝突時就轉彎,藻礁的價值比不上可以蓋在其他地方的天然氣接收站;「珍愛藻礁公投」的連署通過就是希望提醒他們,也再給台灣人一個很好的機會,把藻礁留下,也把藻礁所帶來的海洋生態留下,讓下一代可以有更多親近牠們的機會,也讓枯竭的海洋資源有復甦的可能。

海洋科學促進永續發展十年計畫 – https://www.oceandecade.org/

核四的顧慮在核安

福島核電廠事故發生後,台灣過去對於核安的準備是否足夠就存在疑慮;核四選址離人口密集區太近,過去台北市長柯文哲說過,一旦發生核災,台北市、臺大醫院都做不出核化災應變計畫,因為需要疏散的人口與預期要處理的傷患都超過現有能力,同樣位於高複合天災風險的台灣,我們更難承受任何一次核災的發生。

從北北基首都圈到桃竹科技走廊,台灣過去許多大型公共建設與產業投資都集中在北台灣,即使可以順利疏散數百萬人口,要想異地重建這些設施與產業供應鍊也是不可能的任務;眼前疫情發生讓國際意識到全球科技產業對台灣的依賴,這個依賴無形中保護了台灣,一旦失去這層保護台灣甚至會有滅國的可能。

公投不應該是簡單的是非題,過去各項能源政策都欠缺公開透明、資訊對等的討論,核四議題會跨過公投門檻也突顯現有政府並未做好溝通工作,應該運用這個機會建立更好的能源決策機制,個別選項的評估資訊都該完整呈現,透過最大共識推進台灣的能源發展。

在真相地圖紀錄片背後的真相

感謝導演皓申與怪咖系列紀錄片的工作團隊能夠把我的故事拍的這樣精彩,其實在紀錄片拍攝之前就有碰過面,當時他只是閒談間提到或許可以拍攝關於我們這種軟體人的故事,之後隔了很長一段時間再次碰面,他提到賄選實價登錄地圖很有趣,所以把我的主題帶入了怪咖系列紀錄片專案中;不過賄選實價登錄地圖我並沒有相當深入,因為裡面的資訊需要大量人工整理,以及一些法律領域的專業我不熟悉,所以很快我就把重心放在其他地方,過程中一直轉換主題應該是最讓他們感到困擾的部份吧。

拍攝過程皓申一直強調,我就照自己平常的習慣即可;我則是一直提到,對於紀錄片會如何呈現我不會有什麼意見,就照他的想法我都可以配合。就好像站在橋的兩端一直搶著要讓對方先走,然後兩個人卻都一直卡在橋邊一樣,所以影片雖然只有 16 分鐘,但前後拍攝了超過一年,有些片段我是看到影片才想起當時有在拍攝。

我從很小的時候就會有那種被當作怪咖的感覺,因為在台灣經濟起飛的過程是我家最艱難的一段日子,家裡窮又遇到作為經濟支柱的父親重病,最糟的時候繳不出房租被驅趕、家裡也不知道下一餐在哪裡,直到父親過世之後債務消失與社會接濟下我們才有機會從零開始,所以練就了能夠在激情環境中保持冷漠的習慣,說穿了只是害怕再次受傷的心理作祟。

因為有著對人冷漠的特質,讓我在高職接觸電腦後感覺如魚得水,資訊工作的特性是不需要接觸人,只要一台電腦加上網路我可以完成許多工作,隨著這個社會對於資訊工具的依賴越深,我在資訊領域就可以創造遠大於許多傳統工作的市場價值,進而有機會跳脫社會底層存在的惡性循環中。眼前可能連小康的條件都還達不到,但是對比過去家庭負債過程的人生與過程中認識的同儕,我覺得自己已經相當幸運。

眼前人生的大半時間我大多糾結在金錢的煩惱與追逐中,在孩子的出生後打亂了步調,迷惘的過程剛好台灣發生了太陽花事件,也許是作為父親的改變、也或許是作為工程師那種習慣深入問題的習慣,我在那個時間點才開始接觸大量的社會議題;剛開始以為很短的時間內就可以改變些什麼,沒想到從 2014 的一個轉折就讓我跟社會議題的連結走到今天,雖然許多社會議題跟當時沒有太大差異,但我已經不再那樣天真的認為自己就可以改變這一切。

社會議題的改變需要氣氛,資訊工具的存在能夠加速部份發酵的過程,但沒辦法取代社會議題依賴整體共識的基本原則;在這樣的想法中,可以發現真相地圖紀錄片中的我接觸了非常多元的議題,地圖創作往往只是一個里程碑而非終點,我在持續觀察社會脈動中找到能夠發揮的主題,藉由資訊技術去多推進一點,看看議題能否順利發酵。

怪咖系列紀錄片其他主角跟主題有著很深的連結,我在真相地圖紀錄片中就像是拿著電腦遊走在多個主題之間,可以說是怪咖中的怪咖 (?)。

我跟導演皓申有一個共通的想法,無論在真相地圖紀錄片中看到的片段或是我針對個別議題進行的資訊創作,這些都是基於實際發生的真相,只是無論爐渣或是武漢肺炎等等議題都還是現在進行式,影片或是作品都沒辦法告訴你結論會是什麼;如果你期待這些議題走向更好的結果,現在開始行動並不會太遲,任何人都可以共同參與其中,刻劃出一個你我所共同期待的真相地圖。

怪咖系列 【真相地圖】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hZTQWEmvH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