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份彙整: 2019 年 6 月

農地工廠問題,執法會比立法重要

(照片由那盛拍攝)

6/27 工廠管理輔導法增修條文在立法院正式通過了,條文內容已經看到了許多批評,我對內容的變動其實沒有太強烈的感覺,因為從 90 年開始出現的工廠管理輔導法,還沒有一次能夠有效讓農地工廠數量顯著減少,我期待的是這次法規變動後對應的作為有機會真的讓農地工廠問題畫出有效的停損點。

農地工廠數量 3.8 萬,有嘗試申請臨時登記的約 1 萬多件,實際取得約 7 千多家,遞件申請特定地區不到百家,真的順利合法化的屈指可數,違章工廠增加的速度還是遠大於合法化工廠,這些數據說明了現有法規有許多窒礙難行之處,修法有其必要性,但修法後能否改善執行情況大概還是得觀望後續作為。

我曾經走到拆除農地工廠的現場,這個工廠還在蓋的過程中,但是現場已經有水有電,甚至旁邊已經蓋好的鄰居連門牌都有了,這不只顯示我們的法規存在著漏洞,更代表著這些漏洞被民間很高效率的整合運用,對應的政府部門收到通報的第一時間則是會花很長時間釐清責任歸屬,對比之下就像一盤散沙,自然很難有效遏止農地工廠數量的增長,如何讓政府有效率的運作,比起精美的法規可能更為重要。

過去清查農地工廠資訊一直被歸類為地方政府的責任,但地方政府大多沒有充裕的資源與人力進行各種工作,更別說來自各級民意代表的壓力,加上農地工廠對於地方稅收與就業機會等等效果大於既有農地耕作,在許多農地因為耕作不符成本休耕的情況下,地方政府沒有足夠的誘因與能力去有效處理這個問題,這次修法要求中央與地方共同協作的部份是比較值得肯定的地方。

農地工廠的存在有許多歷史淵源,劃定停損點務實面對是必要的,期待質疑的聲音可以化為新法推動的力量,讓農地工廠問題真的有機會看到改變的機會。

e等公務園+學習平臺快速上課方式

對於許多公務員來說,除了做不完的事情,還有上不完的課程,所以會覺得很厭世(?)。最近被人事單位通知一定要上滿 N 個小時的指定課程,所以認真研究了一下,找到一個可以快速上完線上課程的方式,只是需要一點點程式開發能力。

學習平臺上面的課程,必須看完超過一半的時間才能夠進行測驗,也才能夠取得這個課程的時數,也就是說 2 個小時的課程至少要看完 1 個小時的內容才能夠完成,所以大部分的人都是畫面開著就去做其他事情;但是太久沒有操作系統會自動登出,所以會經常需要回來電腦前動動滑鼠。

程式的運作方式大概是每隔 10-15 秒累加一次時間,試著透過程式模擬發現並沒有做嚴格的檢查,所以出現一個漏洞是我可以每隔 1 秒執行一次程式,網站會以為每次的執行都是 10-15 秒,因此可以加速 10 倍上完課程;而因為是透過程式執行,也沒有自動登出的問題,所以把程式放下去跑一陣子回來就可以開始測驗,然後取得課程時數。

這樣的設計錯誤很常見,作為程式設計師也經常會被提醒別輕易相信使用者提供的資料,但這次就當它是個美麗的錯誤吧 (?)

謝謝妳送的飲料,不過抱歉我得退回

晚上在嘉義大賣場,用餐區域擠滿人,所以帶著孩子跟一位不認識的小姐坐同一桌;坐下之後幫兩個小孩買了一罐飲料,也因為只有一罐,所以兩個姊妹有點爭執,妹妹覺得是自己說要喝才買的,不過我告訴她買來就是要一起喝的。過程的對話也許有些瑣碎,同桌的小姐有些不耐,所以自己起身去買了一罐要送給我們,讓兩個孩子一人一罐來停止爭執。

我對她說,這是刻意的,要讓孩子學會分享,只是她似乎無法理解,所以還是把飲料放在孩子面前的桌上就離開了,我想了一下,就把飲料放到旁邊的櫃台去,沒有收下這罐飲料。

基本上我會希望清楚讓孩子知道,不要收下陌生人給的東西,這是希望他們能夠學會保護自己的一環。

不過這個小姐的觀點就有些值得玩味了,因為一個大男人為了一罐飲料可以解決的問題,持續在公開場合試著說服兩個小孩子,一個六歲、一個四歲,這樣的情況確實有些小題大作;不過是這樣子的,我喜歡跟孩子持續對話的過程,除了可以讓她們練習表達,也是一個價值觀交流的過程,過程中也許帶有些命令、威脅的口吻,像是你如果不分享我下次就不買給你之類的,但大部分情況下即使他們沒有照做我也不會有進一步的情緒化,只是會找下一個對話的話題,吵吵鬧鬧的過程或許就是我所想要營造的感覺吧。

當然,我自己講話的習慣有時候也需要檢討,因為這樣的習慣是來自威權家庭的背景,雖然國中時爸爸就離開,但他過去那種大男人主義的想法或多或少還是傳到了我身上。他的教育方式是這樣的,我犯了錯之後要我去找他,碰了面就是先給兩個巴掌,接著就是訓斥或是罰跪等等,家裡五個小孩不知道打斷了多少根棍棒,我還能夠清楚記得曾經手被麻繩綁起來罰跪、體罰的過程,這些過程現在都是我用來回憶他的大部分場景吧。

並不是要用自己經歷過的來合理化自己的行為,而是在說明為什麼我會選擇這樣的價值觀,在這樣的價值觀下排除了一些是非對錯的問題後,就是我想要傳達給孩子的抽象概念,這樣的背景因素大概就會讓我跟孩子的對話過程顯得突兀的理由,這個過程有時候連孩子的媽都覺得瑣碎就是了。

純粹有感而發,其實那個小姐應該只是想要用一罐飲料塞住我那張碎碎唸的嘴吧(?)

160 天來,那個在台南市長室萌芽的專案系統

專案系統操作畫面

感謝黃偉哲市長的賞識,讓我有機會跟著進入到台南市長室服務,在屆滿 160 天的今天想要用專案系統發展過程回顧一下自己做了些什麼。

在市長室的工作很有挑戰性,因為資訊進入市長室之前已經在許多公文流程中累積,一份公文背後可能代表了十多場的會議以及上百個人次參與的討論,要想一時半刻看懂不太容易;我試著建置了一個專案系統,從記錄工作開始,慢慢的探索可能的規律,而這些資料隨著時間的累積效果才慢慢浮現,像是各次市政會議以及各種對外的新聞稿,在幾次緊急的情況中才可以看出這個過程值得投資。

市長臉書的經營比較特別,除了會有人帶動氣氛之外,我們也會參與處理具體的陳情案件;只是慢慢可以發現,案件累積的速度越來越快,在既有的臉書介面中還找不到剛看過的討論,新的通知又持續湧入。個別案件的處理也常常需要在多次電話聯繫中才有辦法找到合適的回應內容,或是剛好過程被打斷而忘記自己處理的狀態,下次想起來又得從頭來過。

我們後來嘗試透過第三方的服務記錄在臉書上出現過的留言,解決了原有操作介面不易掌握的問題;同時透過已經建置的專案系統跟各局處建立聯繫管道,在專案系統轉發臉書上的陳情資訊,大量的電話聯繫工作被專案系統取代,臉書陳情工作帶來的工作量才稍微能夠獲得控制。

台南其實是個自有預算不太充裕的都市,我們很多工作的推行必須仰賴中央補助,在發現錯過了幾個補助案之後,我們試著從公文系統取得各種跟中央補助有關的內容,目前透過人工放入專案系統追蹤,當發現有異常狀況時會主動關心與了解,希望能夠改善既有公文流程外的一些盲點。

我們在專案系統上帶入了越來越多的分工,現在已經有上百人參與其中,這些互動過程累積的資料成了一個知識庫,很多常見問題只要透過系統搜尋就可以找到答案;只是目前這些過程對大部分人來說是額外進行的操作,理想上應該跟既有系統結合來減少人工操作,這大概會是接下來努力的目標。

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