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份彙整: 2019 年 3 月

台南為什麼需要捷運(輕軌、先進運輸系統)

從國發會的人口推估資料(*1)看,預計 2041 年台灣老年人口會是現在的 2 倍,一般來說台南的人口老化情況會高於平均;如果這些老年人口都還是倚賴私人運具,那麼可以預期道路擁擠的情況會更嚴重些,因為這些人大多退休,他們的移動需求不再只是發生在上下班尖峰時刻,而基於健康的理由,我們一般也會建議退休後的老人多到外面走走。

依據台南交通局在第 377 次市政會議的報告(*2),台南在近三年(2016-2018)因為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數有 800 個,其中有 333 個是 65 歲以上的老年人,也就是 41.6% ,而這些也大多發生在私人運具事故中;事故的原因也許可以歸咎於行車習慣、道路規劃等等,但這些原因要想有整體的改變會需要漫長的時間,我們會需要更快的方式。

再看捷運工程處在說明會的簡報(*3),台南的車輛登記總數從 2015 年的 194 萬成長到 2018 年的 198.4 萬,持續成長的私人運具會需要更多道路空間,只是拆除大量房舍闢建道路不會是台南的選項,因為台南以文化著稱,我們希望那些老房子可以被保留下來,如果無法限縮私人運具的使用,那麼我們需要的就會是替代私人運具的方案。

火車、高鐵、公車、公共自行車是我們目前已經有的大眾運輸系統,只是火車與高鐵適合長途運輸,公共自行車只適合短程接駁,在一般道路能夠產生私人運具替代效果的大概會是公車;台南的公車運量已經從 2010 年的 749 萬人次成長到 2018 年的 2092 萬人次(*4),成長的速度開始趨緩,因為目前台南公車並沒有優先路權,道路壅塞時與私人運具的差異性不大,而公車也無法像私人運具那樣提供點對點的運輸。

客觀來說還是會有很多解決方式,像是公車專用道或提高私人運具的運輸成本等等,但這些作法在台南缺乏民意的支持,採用捷運系統應該已經是各種可能解決方法中的最大共識。

進一步談方案的選擇,台南都會區既有道路一般都不大,採用地面系統與公車專用道一樣會跟原有用路人產生衝突,地下化系統需要的經費與時間都比較長,而且台南的地質情況以及可能的遺跡都會為地下化工程帶來不確定因素,高架則是會面臨眼前綠線草案所引發的反彈,因為道路不夠寬,高架會造成兩側居民產生壓迫感。地面系統缺乏民意支持、地下系統需要爭取更多財源無法短期達成,高架所帶來的爭議或許還有改善的空間存在。

如果能夠,我們當然希望可以有更高運量的捷運系統,只是高架輕軌已經算是各種系統中比較經濟的選擇,在台南有限的財源下還有施行的可能,其他選項大多都會帶來更沈重的負擔;許多人質疑為什麼先期規劃只有出現在舊城區,主要是舊城區才有足夠的人口支撐輕軌營運初期的財務需求,在搭乘習慣養成以及財務情況穩定後,才有能力逐步擴大路線涵蓋區域。

於公於私我都支持台南發展輕軌系統,我過去也提過更大規模的輕軌想像(*5),只是想法的落實還是會需要這個社會的共識,期待接下來更多的對話機會我們能夠找到最大共識,然後讓這樣的共識推進台南的公共運輸發展。

*1. 國發會人口推估 – https://pop-proj.ndc.gov.tw/
*2. 第 377 次市政會議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gRNwWJxGZ0
*3. 捷運工程處說明會簡報 – https://traffic.tainan.gov.tw/RTO/ActivitiesDetailC031000.aspx?Cond=b1a61e98-603d-49e4-9fa2-3f3f957987b2
*4. 交通局「臺南市先進運輸系統優先路網(藍線、綠線、紅線)規劃作業」議會專案報告 – https://www.tainan.gov.tw/News_Content.aspx?n=13370&s=3741646
*5. 以輕軌取代台南鐵路地下化的想像 – https://medium.com/%E6%B1%9F%E6%98%8E%E5%AE%97-kiang/7ecba6be8b33

關於台灣智慧農業的幻想

智慧農業看起來很美好,只是它背後代表著大量的資本投入,以台灣小農居多的情況,這種大資本的投入門檻很高;再者投資也要思考如何回本以及獲利,現有台灣的農產品多以內銷為主,政府透過各種補貼來控制農產價格,農產品很難產生超額利潤,也就很難說服農產事業負責人做比較前瞻的投資,現況除了學術研究外,大概就是少數具有規模的事業體在嘗試。

Medium討論: https://medium.com/%E6%B1%9F%E6%98%8E%E5%AE%97-kiang/1d6bd3ddfce7

農委會在國土計畫中規劃保留 81 萬公頃的農業發展區,依據世界銀行的各國耕地資料,兩百多個國家我們大概排在第 112 名,新南向政策列出的國家中,印度是我們的 193 倍、澳大利亞 57 倍、巴基斯坦與印尼則分別是 38 倍與 29 倍,如果我們很幸運的在智慧農業有了進展,可耕作面積的差異就是會自然發生的推力與拉力,而且,可耕作面積越大代表需求越大,目前許多擁有大面積耕地國家,在大型農機的投資就遠超過我們,造成我們在外銷價格與品質上不容易競爭,這些現況我們很難視而不見。

台灣是個海島國家,優勢在於貿易,如果我們希望在台灣的農業看到未來,智慧農業的發展就必須跟外銷緊緊扣在一起,所以我有個這樣的幻想,是讓台灣的農業,發展成為亞洲的農產實驗室,聚焦在智慧農業技術研發與輸出,以及種苗的外銷等核心,跟新南向國家進行深入的農業合作與發展。

如果耕作的目標包含了新南向國家,我們在思考可耕作面積時可以擴大近 390 倍,台灣在資通訊技術的發展具有相對優勢,位於副熱帶氣候而且有多元的耕作環境,我們可以針對新南向國家去打造一個一個的實驗區域,在這些區域跟目標國家進行合作,研發適合目標國家的智慧農業技術,台灣的集約農業特性在智慧農業中有機會進行典範移轉,對比傳統粗放農業所發展出來的大型農業機械,或許能夠有效發揮自身優勢。

台灣有優秀的農產品育種能力,透過智慧農業的發展可以放大這個能力,然後將種苗輸出到新南向國家進行最終耕作;種苗體積小、單價高,特別適合進行外銷,搭配我們在亞洲的地理位置優勢,以飛機載運種苗到目標國家耕作,然後透過船運將最終農產品帶回國內,國際分工才有辦法帶出台灣農業發展的未來。

當我們有能力站穩這兩個位置,台灣的農業發展就可以匯集各種優秀人才,扭轉眼前農業人口凋零以及耕地閒置、濫用等等問題,同時透過智慧農業去取代不適合海島國家的產業,跳出壓低成本創造優勢的惡性循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