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份彙整: 2024 年 3 月

0.1% 的綠電直供算給你看

我說的數字是算出來的,跟那些口耳相傳的東西是兩回事。在能源署的網站,可以查到 2023 整年的數字,單位是千度(MWh),分別是 直供予用戶 40,229 、轉供予用戶 1,109,134 、躉售予再生能源售電業 551,750 、躉售予公用售電業 6,543,193 ,以 直供予用戶 除以整年度合計為 0.00487961 ,約為 0.5% 。

我進一步在再生能源憑證中心取得 2023 年所有憑證交易記錄, 2023 年 併網型直供 有 40 筆資料,共計 30705 張,一張也等同千度(MWh),相減之後為 9524 ,再以這個數字除以 2023 再生能源總發電量得到 0.001155221 ,大約 0.1% ,也就可以說, 2023 一整年只有 0.1% 的綠電沒有經過台電電網,直接從發電端供應給用戶,因此數字不會出現在憑證交易記錄。

這 0.1% 的綠電也證明了,即使現在輸配電業並未開放,仍然能夠自行完成線路配置直接供應,在台電的網站上也可以找到不併網直供的切結書;而 99.9% 的綠電是透過台電電網輸送,這表示持續供電的責任在台電身上,這些綠電需要準備對應的線路與天然氣發電機組來因應綠電不穩定的缺口,因此綠電的發展跟台電增加的天然氣耗用存在因果關係,自然綠電產業的獲利與台電的虧損存在因果關係。

我支持綠電發展、也支持台電調整電價,但我希望非核政策能夠有所調整,至少讓既有、還有運作能力的核電機組延役,這樣一來我們可以爭取更多的時間去讓綠電跟上腳步、讓社會進行更多的溝通以及讓空氣污染不至於短時間內惡化;核電廠發生事故的機率,在台灣比肺癌或交通事故死亡低,更別說是相對安定的核廢料儲存場,我們每年看著成千上萬的人死於疾病與事故,卻對於科學上相對安全的核電抱著過度恐懼,更別說那些恐懼的背後來自政治上的情緒勒索。

台灣是海島國家,核電廠發生事故的確沒地方可逃,但捨棄核能發電我們需要千倍的土地去蓋太陽光電、風力發電,天然氣發電也會需要對應的接收站、天然氣儲槽與更糟糕的空氣,我們的能源轉型消耗的天然氣比過去更多,現在價格也比過去更貴,最後台電的虧損也是你我的稅金要去填補,更別說現在天然氣存量連兩週都不到,連續出現的颱風就足以影響供電安全。

生命就是取捨,我們需要把各種現實條件攤開來看,既有核電廠延役可以避免台灣面臨立即的能源危機。

能源署統計
https://www.esist.org.tw/database/search/re-industry

再生能源憑證中心
https://www.trec.org.tw/certification_trade_situation/direct_supply

雲豹能源等再生能源電廠的獲利跟台電的虧損息息相關

即使 100% 直接供應台積電,綠電沒辦法 24 小時持續供電,缺口就是得多燒天然氣來填補,台南也正為了要在哪裡蓋新的天然氣發電廠在抗爭不斷。

台灣大部分典型綠電都是台電先買下轉售,縱使只有透過台電轉供都也是所有發電方式混合,沒有多少廠商願意花大錢投資獨立電網,這些成本都還是轉嫁給台電承擔,那些只計算綠電購電支出的人刻意無視對應投資罷了,平衡電網的投資可不亞於發電。

非核又要減煤,台電只能增加對天然氣的依賴,但天然氣難以運輸儲存的特性不只價格高,也讓台灣的能源供應極具風險,幾天的颱風就可能讓天然氣存量拉警報,更別說各種接收站、儲存槽大家嫌惡的態度。

如果必須選擇,你家旁邊要蓋天然氣儲槽還是核廢料儲存廠?我想我會接受核廢料儲存廠。可悲的是,大部分人只想穩定用電而不想承擔對應責任,政治人物不敢得罪民意讓風險轉嫁到其他地方。

一隻松鼠就能造成大停電,突顯很多地方只靠單一迴路供電,沒有更多的發電來源與完整的電網,台灣的電力供應一直像走鋼索般危險;核電廠延役是各種矛盾下暫時的最佳解法,讓綠電需要的投資可以跟上腳步,同時期待更多新的能源技術問世。

關於唐鳳

唐鳳與數位發展部最近被打的很火熱,作為資安院顧問群之一,分享一下我的觀點;有趣的地方是,我也是民眾黨黨代表,這個身份在進入資安院前就存在,在內部活動也有員工匿名留言指出我這個突兀的存在,希望我的專業足以回應一些疑慮。

我在資安院的工作環繞數位韌性,過程參與了許多政府資訊系統的巡檢,我們試著用業界的標準去評估與提出建議,希望讓有限的資源可以被投入在需要的地方;嚴格說起來我們看到的是百廢待興,雖然台灣在資訊產業能見度極高,但數位科技的投資遠不如其他先進國家,長期累積下來,存在極大的改進空間。

作為軟體工程師,我們習慣去找問題的源頭,做的就像蹲馬步一樣基礎的工作,數十年累積下來的缺口很難在短期之內填補,但我想我們沒有偏離軌道;我們都看得到詐騙橫行,但當大部分人選擇便宜行事,這大概不會有很快的解答,簡單的問,你能否放棄用 LINE 來交辦工作?我常戲稱,如果 LINE 出了資安問題,大概許多國家機密就洩漏出去了。

我認識唐鳳是從 g0v 開始,她的資訊專業以及對開放社群的貢獻大概無從挑剔,雖然我常拿她說「持守的安那其」開玩笑,但這樣的態度確實搭建了一個絕佳的橋樑,讓政府機關可以真的引入來自社群與業界的協助;其中一些專家我也認識,他們的個性很難忍受政府機關內無止盡的會議,唐鳳做的就是走進這些會議室,在關鍵位置把對的人放進去,然後放手讓他們去做自己擅長的事情。

唐鳳不像一般的政務官,她從沒有規劃要參與選舉,一般政務官分配給選舉安排的資源她全部放進事務性工作中,這樣的態度也才能在知道我身份的情況下,仍然力邀我參與資安院的工作;其實嚴格說,比我厲害的專家大多不願意碰觸政府相關工作,我也不知道除了唐鳳之外還有哪個部長可以跳脫政黨框架去用人。

我知道各種輿論都想要把她換掉,但我只能說,她是個物超所值的選擇,其他的就看在位者的智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