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份彙整: 2022 年 9 月

臉書藍勾勾申請經驗分享,針對政治工作者

臉書(Facebook)的粉絲頁已經成為許多政治工作者與民眾溝通的管道之一,只是因為每個人都可以建立粉絲頁,容易出現混淆的情況,因此臉書提供了進一步的認證機制,完成認證的粉絲頁在呈現時會多了一個藍勾勾,也會有些延伸的好處,因此許多政治工作者都會嘗試申請;只是申請時經常第一時間就被拒絕,往往也不知道拒絕的理由是什麼,在跟 Meta 公司的人員討論後順利完成申請,所以跟大家分享一下一點技巧。

首先,在取得認證之前你需要有一點媒體知名度,也就是確實在新聞媒體有被提及或甚至採訪,最好是在新聞的標題就直接有你的名字出現;接著就是你的粉絲專頁名稱要跟姓名一致,不要有其他點綴的文字,像是 “大帥哥江明宗” 請改成 “江明宗” ,然後針對政治人物的部份請把粉絲專頁的分類設定為 “政治人物” ,好像是因為這個分類會有在地的團隊協助處理,其他分類大概就只能碰運氣了。

如果準備好了,一個小提醒,因為現在臉書新功能會讓大家切換成粉絲頁身份,但要進行認證的過程必須要切回個人帳號,完成切換後就可以開啟下面連結
https://www.facebook.com/help/1288173394636262

在上述網頁中可以點開 “填寫此表單” ,進入下面連結提供資訊
https://www.facebook.com/help/contact/295038365360854

依照表單文字引導填寫資料,點選傳送即可送出申請,大部分人的經驗是送出沒多久就會收到拒絕的通知信,然後也不知道為什麼被拒絕;如果很不幸的你跟大部份人一樣,請透過下面表單進行聯繫
https://www.facebook.com/gpa/help

據說只要你的分類是政治人物,選舉期間會有專人協助處理這個表單的問題,就嘗試看看透過它尋求協助;或是如果過程中不太順利,也可以試試直接發 Email 到 [email protected] ,信件標題說明申請時遇到的狀況,內容提供登入時使用的信箱帳號、希望申請認證的粉絲頁連結以及跟你有關的新聞連結 5 篇。我到這個階段就順利取得標章認證,提供給需要的朋友參考。

北中西區步行掃街 100 公里達成!

從開始步行掃街至今,記錄的資料在今天正式超過了 100 公里,其中完成了 28 次的錄影記錄與接近 30 小時的影片,這些記錄都是真實發生在北中西區的街道上,除了證明真的有做過,也是希望為自己提出的 #步行城市 想法做些實踐;如果願意看看這些影片,北中西區對於步行者真的很不友善,台南的重要發展區域都已經如此,其他區域可以預期更難提供步行者期待的體驗。

掃街記錄地圖 – https://tainan.olc.tw/lines.html

我們常說台南像台灣的京都,但其實真去過京都的朋友很難認同,因為日本京都提供的步行體驗非常舒適,加上古蹟與美景,許多台灣人前往觀光都會走到忘我,一次就把整年度的步行額度用光;台南一樣有古蹟美景,只是要想好好走在其中真的好難,所謂的友善騎樓根本不友善、通學步道也只能繞著學校走一圈,盡管台南小吃美食仍然吸引許多人前來,美美的照片背後有著許多感嘆。

台南超過 400 年的文化歷史值得更多人來走訪探索,過去以車為主體的交通思維應該要改聚焦在人本交通上,以步行為優先去思考各個觀光熱區的串連與大眾運輸安排,車輛的穿越與停放優先解決在地人的需求,讓文化古都的稱號可以名符其實。這次參與北中西區議員選舉,除了徒步掃街外,我也站在街口宣揚步行城市理念超過 30 個小時,持續爭取更多對話的機會,期待獲得市民朋友的支持進入議會監督步行環境改善,進而帶動台南經濟發展與減少交通事故死傷,讓台南的宜居慢活不再只是空談!

台南虱目魚面積兩年少 36 座亞太棒球中心,江明宗指問題不只漁電共生

台南市政府昨(9/15)發布新聞表示,今年台南虱目魚養殖面積為 3,611 公頃,但回顧市府在 2020 年的統計是 4,700 公頃,表示兩年來養殖面積減少了 1,089 公頃,相當於 36 座亞太國際棒球訓練中心大小 ;北中西區台南市議員候選人江明宗指出,這兩年快速減少的主因是不利耕作農地政策,並非只有漁電共生。

江明宗強調,2015 年農委會公告的「嚴重地層下陷地區不利耕作得設置綠能設施之農業用地範圍」,其中有許多區域原本就在進行養殖,這個政策造成養殖面積快速減少;江明宗表示,漁電共生政策有產量要求,但不利耕作農地政策可以只種電不管生產,讓光電業者積極搶進排擠原有的養殖產業。

江明宗說,阿堂鹹粥漲價後引起社會廣泛討論,台南積極發展光電明顯排擠了虱目魚的養殖,食材成本提高後物價攀升,台南市政府的把關顯然失靈;江明宗補充,即使是漁電共生,許多業者還是把重心放在種電,消極滿足政策要求對養殖產業也是傷害,苦果會持續浮現。

江明宗總結,政府發現情況失控才開始導入環境檢核與生態檢核,民間團體也高喊光電發展應該進行總量管制,但台南農業局的輕描淡寫讓人擔憂!

台南人口自然增加表現六都最糟,硬指標需要更多重視

在人口統計中,自然增加意思是直接把出生數減去死亡數,台南在 #黃偉哲 市長就任以來的 44 個月中,每個月的統計都是負數,加總後是 -20631 人,也是六都唯一都是負數的城市;其次是高雄的 -16701 人與新北的 -4218 人,常常成為焦點的台北是 -855 人,桃園與台中則是累積為正數,分別為 +25152 人與 +3534 人。

硬指標著重在可以量化觀測的數據,軟指標則是進行主觀感受的調查,如果有持續在觀察台南的新聞,其實很容易就發現台南在各種硬指標上面的表現並不理想,但是總會在這些數據公佈的前後出現比較軟性的指標調查,像是滿意度、支持度等等,隱惡揚善的作法並不會解決問題,資源錯置反而會讓問題像雪球一樣越滾越大。

解決問題不能只靠感覺,我這次參選提出的 #科技監督 就是希望透過各種直接的數據追蹤來發現問題,督促市府等單位重視;如果能夠進入議會,我會嘗試運用聯合國或是 OECD 等國際組織單位使用的指標來追蹤台南各項發展,讓台南真的能夠跳脫惡性循環。

年底讓我們來一場沒有花大錢的選舉

跟許多家庭一樣,我沒有那種能夠隨意拿出 20 萬塊揮霍的經濟能力,參與選舉期間都是透支的狀態,靠的是唯一擁有的老房子,向銀行抵押貸款借出來的錢,政治獻金專戶募款的金額一直都追不上支出的速度;台灣選舉的門檻很高,這 20 萬保證金不過是最基本的開始,來自各方的期待都需要金錢,可以想像為什麼會有人因為選舉而需要跑路。

跟一般人不太一樣的地方是,我出生自貧困的家庭環境,很多親朋好友很早就因為父母不停借錢而拒絕往來,所以不會期待來自親友的援助;也因為從小在家中看到許多環繞著金錢的糾紛,我對於金錢背後的副作用有著比較強的戒心,即使過去政治工作有接觸過一些所謂的金主,我並沒有主動尋求他們的協助,因為我知道這些錢並不會平白無故到我手上。

一個議員 4 年下來正常收入不會超過千萬,但可以看到許多傳統候選人的花費早已不只這個數字,相信很多不會只是單純為了社會公益;縱使檯面上不會有明確違法的對價關係,各種公共政策跟利益團體訴求的默契應該不難發現問題,這些包袱的存在也就是我不會想要待在傳統政黨的原因。幸運的在台南有機會遇到同樣理念的夥伴,我們持續在嘗試不要花大錢的選舉方式,透過實際的行動告訴大家我們認真的態度,希望爭取把這樣沒有包袱、尋求正向改變的力量帶進台南市議會。

選舉可以花的錢就像無底洞一樣,我們珍惜每一筆來自民眾的捐款,在能力範圍內做到最好,小心的避免因為金錢衍生的包袱;參與台灣民眾黨給了我們很多形式的援助,幸運的是這些援助並沒有綁住我們,我們仍然可以沒有包袱的大聲暢談理念。

我仍然需要更多的幫助,但不會為了花大錢而出賣自己參政的初衷,期待能夠匯集更多人的力量,進入議會為民眾發聲,真的讓台南擺脫各種惡性循環!

#北中西區台南市議員參選人江明宗
#小額捐款支持明宗 https://kiang.oen.tw

2022 大選登記資料初探

2022 大選目前有 19825 位候選人完成登記,其中有 3091 位候選人是該選區唯一的候選人,同額競選基本上等同直接當選; 3091 位主要是村里長,還包含了 11 位縣市議員、 23 位鄉鎮市長、 10 位鄉鎮市民代表、 1 位直轄市山地原住民區長與 1 位直轄市山地原住民區民代表。

完整清單
https://github.com/kiang/vote2022/blob/master/reports/only_candidates.csv

9 種選舉登記候選人的數量分別是直轄市長 30 位、縣市長 65 位、直轄市議員 745 位、縣市議員 941 位、鄉鎮市長 489 位、鄉鎮市民代表 3383 位、直轄市山地原住民區長 20 位、直轄市山地原住民區民代表 92 位與村里長 14060 位,合計收取保證金 1,494,560,000 元。

政黨以中國國民黨 2297 位最多,其次是民主進步黨的 1087 位與台灣民眾黨的 147 位;姓名重複的部份有 9 位陳志明、 5 位陳榮華與 5 位陳淑美最多,包括我也有 2 位江明宗,姓名重複的情況如果沒有進一步識別方式很容易混淆。登記日期有 6592 位選在 8/31 登記,其次是 9/1 的 5279 位;這些登記工作如果可以轉為線上處理,相信可以省下不少工作與費用,只是短期內大概不容易形成共識。

19825 位完整名單
https://github.com/kiang/vote2022/blob/master/reports/links.csv

資料也已經全部匯入選舉黃頁
https://elections.olc.tw/

選舉黃頁已經匯入 2022 登記資料

19825 筆候選人登記資料已經匯入選舉黃頁中,目前還只有姓名與推薦政黨,希望中選會可以盡快釋出更完整的資料;選舉黃頁許多資料是匿名的網友或志工協助維護,主要是希望提供給想要做些功課的朋友一點線索,讓台灣的民主更加進步!

選舉黃頁 – https://elections.olc.tw/

今年比較不同的是我也正式登記成為候選人之一,基本上選舉黃頁的程式與資料都是開放大家檢驗,不會因為我的身份而出現扭曲的情況;只是因為參選,所以能夠運用的時間變得相當有限,更新的速度就沒辦法像上次選舉那樣即時,期待未來可以有研究單位或甚至是中選會願意接手營運,讓內容可以更豐富與即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