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照顧 2.0 ,資訊技術能夠帶來突破瓶頸的機會

前兩天有幸受邀參與了在台東都蘭診所(1)的資訊系統討論會議,都蘭診所成立的時間不長,只是余醫師選擇了跟其他診所不一樣的道路,也就是近幾年才比較多討論的在宅醫療,實際走進病患的家中提供醫療服務;而同時參與會議的還有來自台中的依瑩照服員,即使有著前台中副市長的身份(2),但她依舊選擇走到第一線去學習居家照護,而且從實做過程去找出長期照顧發展的問題點。

依據勞動部的統計資料(3),外籍看護工數量持續成長,在今年 7 月已經來到 25 萬 6 千多人,如果以每個外籍看護工 3 萬元的花費來看,這是將近 77 億元的就業市場;再依據衛福部的統計數字(4),明年有長照需求的人數會來到 82 萬 3 千多人,這表示眼前就至少有近 250 億的市場需求存在,而在地的照顧服務卻遠遠無法滿足這個需求,大部分的家庭還是選擇了持續引進外籍看護工來協助照護工作。

在依瑩的分享中提到,在地的照護服務收費較高,加上舊有長期照顧制度僵化的補助方式,讓有需求的民眾大部分情況下選擇了外籍看護方式,或者是選擇費用較低但是相對擁擠的照護機構;新的「長期照顧十年計畫2.0」試圖從制度面解決這個問題,但是繁雜的行政作業卻變成了發展的負擔,特別是進行整合性服務的居家照護機構,很多時候會因為無法確實掌握即時的服務數據而造成超支的情況。

余醫師所推廣的在宅醫療服務則是補足了居家看護患者的服務缺口,讓他們看病的需求可以在家中被滿足,因為對於這些患者來說走出家門看病經常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同時華人社會對於在家中走完人生最後一段路有著強烈的情感需求,過去經常有在醫院保留一口氣回到家中拔管的情況,但這個過程常常會有病人痛苦掙扎的畫面出現,依據余醫師的經驗分享,他所照顧的病例過半能夠在家中平靜的走完最後一段路。

在宅醫療服務雖然滿足了病患的期待,但醫病關係之間的緊密互動卻成為發展的負擔,因為每個案例大多會透過通訊軟體建立群組,除了許多病患與家屬會在群組中聊天之外,許多資訊也無法有效整理導致重複性的問答產生,只是整理這些資訊也會需要大量時間與人力投入。

這兩種情境面臨的問題也就剛好是資訊科技可以發揮的地方,只是因為他們的共通點就是都走不一樣的路,因此既有資訊系統很難直接滿足需求,於是陸續有些社群朋友參與了討論,我也是其中之一。

我的建議是需要先針對眼前需求的痛點去進行小規模的開發工作,當產出的雛型能夠確實滿足需求後再開始切入另一個問題點,因為新興服務發展的過程中還有相當多變動的可能,要在短時間內歸納出大部分需求很困難,再加上發展這些新興服務的關鍵使用者不多,也很難要求余醫師或依瑩抽離開現有工作進行深度的需求訪談,大概會需要有資訊科技背景的人跟在身邊,持續協助轉化需求為開發藍圖,逐步發展需要的資訊系統。

過程中也聊了許多新資訊技術的想像,像是語音輸入、通訊軟體虛擬機器人以及人工智慧等等,期待未來會有機會在第一線落實。

「長期照顧十年計畫2.0」政府投入了許多資源希望在地提供的照護服務可以有效替代外籍看護,持續設置的長照站的確看到數字的增長,只是回到需求端的民眾心裡,居家照護與在宅醫療或許還是比較符合期待的組合,當資訊科技參與能夠有效提昇運作效率,或許取代外籍看護這個目標就不再那麼遙不可及,期待接下來可以有機會看到這次會議描繪的願景實現!

相關連結:
*1. 都蘭診所 – https://www.facebook.com/homeclinicdulan/
*2. 林依瑩卸任台中市副市長後前進部落擔任照服員 – https://udn.com/news/story/7325/3814862
*3. 勞動統計查詢網 – https://statdb.mol.gov.tw/evta/jspProxy.aspx?sys=100&kind=10&type=1&funid=wqrymenu2&cparm1=wq14&rdm=I4y9dcIi
*4. 明年長照支出400億 4年成長8倍 –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1315801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