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ptt 公民議題板以此為題的討論持續進行當中,看得出來帶議題的人是希望導向支持核電發展,姑且不論他們有這樣意圖的動機來源為何,藉著這個機會表達一下自己的看法。
在看待能源問題時應該從需求面先看起, 2013 的台灣電力公司永續報告書 可以看到下面這張圖:
也就是說,我們目前大部分的能源是消耗在工業用電,只是 監察院的調查報告 出現了一個相當矛盾的現象:
“政府於 95 年開始調整電價後,低壓電力工業用戶部分業於 98、100 及 101 年分別有 7、16 及20 億元之盈餘,惟 98 至 101 年間特高壓電力工業用戶部分仍連年持續虧損分別達-53 億元、-102 億元、-271 億元及-318 億元。且 101 年單位售電虧損達-0.52 元/度,相較低壓電力工業用戶單位售電利益為 0.22 元/度,每度有 0.74 元4之損益差距,現行工業用電電價實有偏厚於大型企業之嫌。”
簡言之,特高壓電力工業用戶的電價是比台電自身發電成本還低的,但這些用戶卻是國內能源的主要消費者,這是極為不合理的一個現象。再看台電的一份 2012年各國電價比 文件
裡面提到兩項結論:
- 我國住宅電價全球第三低
- 我國工業電價全球第四低
再看到台電針對開發能源提到的回應:
“台灣地區自產能源貧乏,可供經濟開發利用的初級能源雖有水力、煤炭、天然氣、石油與地熱等,惟質與量皆不理想,100年自產能源只占我國初級能源供應之0.7% (其中40.4%來自水力),其餘99.3%部分之能源均依賴進口。”
另外一個矛盾的現象在這裡,一個 99.3% 能源仰賴進口的國家,能源價格卻是全球第三低跟第四低,我國能源發展在供需問題上早就嚴重失去平衡,台電的虧損最後卻是全民買單。再更精準的說,許多工業用戶的利潤是來自相對低廉的電價,低於成本的電價導致台電虧損,虧損的金額是拿全民繳納的稅金去填補,這就是眼前很明顯的惡性循環。
所以解決能源問題的第一步應該是漲價,讓價格趨於合理,而不是一直把核四可以降低電力成本的特色拿出來說嘴,畢竟核四的建設經費一樣是全民買單,跟電價一樣形同拿大部分人的錢去補貼少部份的工業用戶。如果工業用戶因為這樣就倒閉,表示這些工業本來就已經沒有競爭力可言,只是靠著政府的補貼苟延殘喘,應該要加速淘汰才是。我其實樂觀的覺得,有勇氣做這件事情的話,台灣的用電問題就會立刻解決,雖然會經歷短暫的失業率問題。
其實一些高耗能產業出走造成的失業率問題並不會太大,以 Google 在彰濱工業區設置資料中心為例,一個 15 公頃的廠房創造的就業機會不到 100 位,高耗能產業在單位能源產生的整體效益可以預期不會很好看,我們應該重視能源對各項經濟數值的轉換率,而不是只看最終的數字大小。
工業用電成本提高後會刺激工業用戶提高能源運用效率,也進一步刺激他們去嘗試替代式能源的可行性,這時候再把原本用來蓋核四的那些預算拿出來推他們一把,說不定台灣就會造就新世代工業的誕生,畢竟民間企業的創意大部分情況下應該都強過政府單位。
我是贊成統一調漲的,但高壓用電漲價的效果遠會大於民生用電,工業用戶一般也是比較有能力與空間進行節能改善的,民生用電在節能投資上面的效益非常差。發電成本高本來就應該反應在價格上面,跟用什麼發電沒有關係,任何一個人都知道售價必須大於成本才有辦法做生意。
再來,我們是海島型國家, 99.3 % 的能源仰賴進口,我們沒有那樣的資格去發展更多高耗能產業,因為這會讓我們的發展更加受制於能源價格的波動。印象中比較近的一個能源大新聞就是美國在頁岩油與頁岩氣開採的技術上有了突破性的發展,但受制於美國能源出口策略,這些增加的原料大多只能在本國使用,造成美國國內能源價格的大幅下滑;但台灣的天然氣進口成本還是居高不下,因為運輸成本高昂,所以我們在高耗能產業的發展上很容易就失去優勢,這對我們來說是一條不歸路。
另外,都市建築物過於集中導致散熱不易,臺北盆地又是相當經典的例子,明明不適合住人卻要把大量的資源投入在那個地方。其實只要從政策面將原本聚集在都會區的資源撥出一定比例鼓勵公司行號與人民往人煙稀少的地方移動,就有機會打破高耗能的結構,讓用電吃緊的情況可以得到根本的改變。
建構智慧電網這個喊了好幾年的東西,如果核四的預算可以撥一些把這件事情完成,能夠造就的節能效果應該會遠超過恐嚇人民不要吹冷氣。
“就算核四運轉,電價仍會上漲;而核四無法商轉的話,台電更有破產危機。”
所以核四並不是國內能源問題的萬靈丹,關鍵是價格不管怎麼樣都必須調漲,而且工業高壓用電應該要調漲到高於成本才合理,就看哪個政治人物有勇氣碰觸這個問題的根源。只要工業高壓用電價格調高到合理位置,在價量平衡效果產生後,也許才是適合討論核四興建與否的時機。
當然,我還是希望台灣能夠擺脫對高耗能產業的依賴,畢竟台灣的相對優勢是地理位置,善用這個優勢才能夠確保台灣的永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