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的就是兩個,正常化與透明化
過去基於種種理由,我們對於腳下這片土地認識的程度遠不如那浩瀚、廣大但卻只存在於歷史的領土,縱使修憲的目標還很遙遠,希望能夠讓各種教育回歸在地,我期待自己的孩子可以認識真正的歷史,那些基於考證確實發生在這片土地上的歷史,而不是許許多多我們曾經背誦過,那些經過過濾、捏造的詭異故事。
我們能夠有效掌控的土地都是四面環海的島嶼,但因為地理位置特殊,過去都是許多國家的殖民地,被賦予了許多非屬於在地的期待,造成一個島嶼國家居然在發展各種勞力密集、高耗能的產業;在這些產業慢慢凋零後,我們不知道有沒有機會看到政府把最後一根稻草放下,把不合理的補助收回,轉放在我們真正適合發展的產業,像是國際貿易、金融與軟體研發等,去挑戰香港在回歸中國前的位置、去挑戰新加坡在新海峽誕生前的位置,甚至是挑戰成為亞洲各項技術發展的中心,因為我們的地理位置就是適合這麼做,只是過去花了太多時間糾結在歷史包袱中。
簡單的說,就是去思考一個正常海島型國家該有的作法,將它落實。
在經手了一些政府資料後,一直有一個盲點很難克服,就是我們如何透過公開的方式讓人們可以正確的連結所有資料?特別是公職人員的資訊,我們其實很難透過公開資料直接知道這個人過去參與過哪些 NGO 組織的營運(商業公司、基金會、協會等),因為儘管這些資料都有個別公開,彼此間的關聯我們只能透過姓名猜測,如果不是公職人員主動提供,其實很難直接確定誰誰誰就是這間公司或基金會的負責人。如果能夠有個方式將這些資料串起來,人們就可以輕易檢視公職人員過去真實的記錄,而不是只看到他過濾、美化後的結果。
立法院或各地議會、代表會的開放資料往往是遠落後人民期待的,我們其實很難知道個別民意代表曾經做過的各種表態,像是個別預算或議案的同意與否、理由,以及這些案件處理的異動狀態等,這些在商業公司中發展成熟的制度很少被落實在民意機關裡,我們有沒有機會看到完全執政的民進黨改變這一點?
司法與檢查體系則是我們民主發展的另外一個盲點,許多可以輕易用資訊系統整理檢索的判決書我們到今天還倚賴大量的人工進行,司改會運用人工整理一個陽春的司法陽光網( http://sunshine.jrf.org.tw/ )就可以引發如此大的反彈,究竟有多少我們應該知道的東西被藏在某個角落?檢討司法制度也許是很遙遠的路,但能否先把這個水溝蓋打開,公開釋出所有判決書、起訴與不起訴書等資料的電子檔,那些被蓋住的姓名如果非關特定保護條件請將姓名放回,能夠的話就進一步提供相關民選公職的連結,甚至逐步將 1996 以前的資料電子化提供民眾檢索。
簡單的說,就是去思考人民期待的透明,而不是只做些表面工夫。
根本的解決問題也許需要很多世代共同努力,但上面提到的這些相信要在單一任期內完成是有機會的,應該不算奢望吧? 😉
其他的期待就交給五樓吧。
* 這是在 ptt 的回應 –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452964808.A.BA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