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 年完成的「台北地區防洪整體計畫」以 200 年頻率洪水作為設計保護基準,總面積 180 平方公里,這個計畫從 71 年開始執行,花了 17 年與 1114 億元( http://epaper.wra.gov.tw/Article_Detail.aspx?s=475F97B83FEE037A );這兩天台南市議員在批評,台南市規劃的治水保護標準為 10 年,100 年到 104 年花了 216 億治水卻沒有成效( https://udn.com/news/story/7326/2617661 ),但台南市易淹水面積為 450 平方公里( http://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1162076 ),如果希望達到台北那樣的防洪能力,就數字簡單計算會需要 2785 億(1114/180 * 450),以一年 50 億預算的進度會需要 56 年才有辦法達成這個目標。
事情有輕重緩急,我們也許該先確保整個區域的洪水災情能夠避免出現傷亡,再試著慢慢讓洪水防治的能力可以有效提昇,就這個角度來說,這次海棠和尼莎兩個颱風並沒有傳出傷亡,也許已經算是站穩腳步可以往下一步走了;只是以上面的試算看來,我們離有效防洪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才走沒幾步路就要吵架,大概後面吵不完吧。
我不是研究水利的,大概只能從資料面去找些有趣的點來看看。在臺南市政府資料開放平台可以找到淹水潛勢圖( http://data.tainan.gov.tw/dataset/potential-inundation-maps ),搭配之前製作的台南人口熱點圖,我試著製作了台南市淹水潛勢圖
台南市淹水潛勢圖網址: https://kiang.github.io/tainan_basecode/water/
透過淹水潛勢圖可以看到台南市單日降雨量在 200/350/450/600 mm 的淹水預測,從幾張圖的變化可以看到,舊台南市區在西門路以東到高速公路之間有著比較好的防洪能力,但基本上在單日降雨 600mm 的情況下整個台南大概都是可能的淹水範圍了。
只是淹水潛勢圖是依據固定的數據進行預測,與實際情況不一定相符,因此需要實際的資料比對看看。我在颱風當天製作了一個 台南淹水地圖
台南淹水地圖網址: http://water.olc.tw/
透過這個系統,我整理了來自臉書網友提供的照片與影片,並且試著在地圖上標示大概的位置。在 7/31 的網友討論中整理出了 109 個淹水點,試著放進地圖中比對,在 350mm 的淹水潛勢中可以看到,仁德與永康在高速公路與高鐵軌道間的淹水情況比淹水潛勢的預估要來的嚴重些,另一個就是新化雖然淹水潛勢圖沒有出現,但仍有幾個淹水的通報出現。
當然,台南的人口組成年齡偏高,因此光用網路上通報的數據其實沒有太多的代表性,只是目前並未有更好的資料來源。網路上可以找到的台南災情案件資料( http://data.tainan.gov.tw/dataset/tndisaster ),資料量與新聞報導的明顯有出入( http://www.cna.com.tw/news/asoc/201707310149-1.aspx ), 7/31 下午 4 點左右在開放的資料中只有 31 筆,但新聞卻提到 202 處淹水未退,救災資訊的資料連結還有需要努力的地方。
理想上希望透過各種方式通報的淹水資訊可以被統整與開放資料,像是哪裡通報淹水、淹多高、是否封閉道路、何時解除封鎖等,這些資訊做歷年、跨區的對比才能夠真的告訴台南市民治水的成效到底好不好,目前議員與民眾指責市府治水不力,而市府則是拿出自己局部的資料說明治水是有效果的,雙方並沒有產生太多有意義的對話,這是比較可惜的地方。
現有水利局的觀測點集中在河川水位( http://kiang.github.io/TainanWaterMap/ ),與人們實際感受還是有些差距;既然台南有意朝智慧城市發展,這就是一個很好的課題,不妨跟社群合作提供場域,在防汛期裝設各種觀測設備記錄更完整的淹水歷程資訊,透過長時間的累積與分析,我們或許就有機會產出一個更好的模式去防災與救災。
當我討厭一個人,而那個人剛好出了狀況,也許第一時間的反射動作就是覺得他活該或都是他的錯之類的;但民主不是這樣的,無論你討厭或喜歡哪個人,這個社會想要前進就是需要人們放棄成見去尋求共識,然後共同努力達成目標,期待台南可以多一些願意深入與解決問題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