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送經濟崛起,台南歷史街區會需要更好的步行體驗

照片中的神福飯館位於永康區一條小巷子裡,周遭的人口密度不高,從台南火車站出來後要開車 30 分鐘以上才能夠到達,一般的認知中並不容易經營餐廳;但因為外送經濟的崛起,朋友透過外送平台訂購他們的餐點,然後透過社群媒體讚賞他們的炒飯好吃,我就好奇的循著住址找了過去現場吃。

這樣的消費行為已經逐漸成為許多時下民眾的習慣,消費者藉由外送平台會接觸更多元的美食,不再像過去一樣集中到熱門區域用餐,相信對於許多位於蛋黃區的餐廳來說有明顯的影響;在這之前零售業早已面對挑戰,只是現在這樣的挑戰延伸到餐飲業,如果傳統的觀念不願意尋求改變,歷史街區餐飲服務業的經營者會越來越辛苦。

歷史街區無法被數位科技取代的優勢是長期保留下來的歷史建物,只是許多在地商圈常將商業經營行為優先於參觀者的體驗,佔據步行區域的桌椅以及車輛排擠了想要參觀歷史建物的民眾,科技發展讓這些被排擠的民眾不再願意忍受現場的體驗而離開;能夠完整體驗的民眾少了,商圈的發展也就遇到明顯瓶頸,除了投入更多行銷成本,提昇歷史街區的步行體驗才是解決商圈發展瓶頸的根本之道。

除了商圈業者的自我約束,市府進一步闢建更多人行空間以及透過交通管制減少進入鬧區車流,這些作為除了讓想要參觀歷史街區的民眾提昇體驗,同時也可以讓歷史街區有限的空間容納更多來訪的觀光客,想想看街道上一輛汽車的空間可以換來多少民眾呢?依據程式的計算,中正路上 2 公里的道路,如果少了一個車道會排擠 289 輛車進入,但卻能夠增加 17894 人步行在其中,哪一個數字才能夠帶動商圈發展相信很容易判斷。

放眼世界各國,許多知名的歷史城區都極為重視步行體驗,也因此獲得大量旅客青睞而能夠以觀光發展延續歷史城區的經營,我想台南歷史街區也會需要這樣子做,你覺得呢?

台南北區、中西區步行規劃 – https://kiang.github.io/tainan_basecode/walkin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