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轉消基會的翻轉「行人地獄」

消基會的訴求開頭就把行人地獄的矛頭指向「行人對於正確交通行為的認識不足」,但在新設行人庇護島出現的碰撞事故,基本上都是車輛駕駛人缺乏良好的用路習慣,因為正常的轉彎本來就不該穿越那個位置,這些碰撞事故說明了庇護島存在的必要性,需要改變的一直是積非成是的車輛用路習慣。

庇護島更醒目一點是好事,但很多撞上庇護島的事故是發生在視線良好的情況下,左轉車輛會撞上它大都是俗稱的「鬼切」,也就是急著在號誌變換過程加速穿越,很多時候連雙黃線都跨越了、行穿線也是斜切方式,但正常的駕駛行為應該是轉彎時放慢,在車輛與行穿線動向垂直後穿越,如果有這樣正確的駕駛習慣,根本沒有撞上庇護島的可能,但很可惜的,大量的庇護島發揮了預期效果。

行人當然也有交通安全責任,在行穿線上盯著手機走路是錯誤的;但行人的組成多元,行動緩慢的長輩、推著娃娃車的家庭或甚至是身體有各種不便的情況,這些人都該有能力可及的交通環境,台灣過去道路設計明顯忽略這些人的需求,眼前著眼在照顧行人的改變才是正確的方向,因為車輛用路人下了車也都是行人,行人也才是用路人的最大族群,車輛穿越效率不該是唯一目標。

歐美等先進國家更早就出現了反思,許多原本給車輛使用的空間逐步還給行人,因為公共空間是有限的,當空間無法持續擴大,我們需要思考的是如何運用有限的空間來服務更多的人,衝突持續發生就該把資源投入到大眾運輸與人行空間;事實上我們的經濟重心也開始從大量生產的效率追求,轉向環繞著體驗的服務產業,步行才是一個城市體驗的根本,日本京都就是在這個轉換過程最好的典範。

眼前對行人的偏心,事實上是長期對車輛用路人偏心造成的積非成是,期待消基會別只把焦點放在庇護島跟車輛的衝突上面,因為撞壞的車還有機會修復,缺乏庇護島保護的生命,有時候就再也沒有機會為自己發聲,成為那個大家已經麻痺、居高不下的交通事故死傷統計數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