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彙整: 未分類

R: 競選要花多少錢?

* 這是在 ptt 的回應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452073840.A.9BA.html

我也在 2014 試著要參與議員選舉,不過設定的目標是如果能夠募集足夠繳交保證金的政治獻金就參選,最後實際募得金額含利息為 42509 ,所以沒有實際登記,募得金額也全數捐出

每個人參與選舉都會有自己設定的理念,我的想法只是希望能夠印證低成本也能夠參與,也希望親自體會目前參選門檻有多麼荒謬,當然,更重要的一點是希望記錄這個過程然後鼓勵更多人參與其中,共同打破不合理的體制 😉

雖然沒有實際登記,但過程中實際經歷的部份都記錄在 http://goo.gl/lNTOB3

有許多前輩強調,如果沒有勝選一切的理念都只是空話,但我覺得當你不擇手段去贏得勝選的同時,你也很難兌現自己所說過的政見,所以我只是以平常心去看待參選這件事,就一個再平凡不過的人試著去參與選舉

參與政黨其實是兩面刃,你在接受政黨光環的同時也必須承擔它的包袱,不會有任何一個政黨可以完美無缺,即使它新成立或規模再小,因為政治經常就是各種妥協的過程。

成為一個政治人物從來不是我的人生規劃,只是從洪仲丘的事件以來覺得這個社會有太多不合理的地方,除了期待改變之外就想更進一步的看看有沒有機會實際改變些什麼。

1/16 去投票是一定要的,但希望無論結果如何,公民的身份不會在投票日過後就結束,

不關心政治的懲罰就是被糟糕的人統治

,當你選擇投票後就不去理會政治、沒有花點時間去監督,無論哪個候選人當選世界都不會改變。

所以有空就準備一下, 2018 一起參選吧 😉

※ 引述《mechtec (小豆)》之銘言:
: 本文我拋棄著作權,請儘量轉載
: 我想這一篇文算爆掛應該無誤
: 因為雖然在八卦版,大家夸夸而談
: 但是真正有GUTS撩下去參選的,應該沒幾個人
: 翻到去年的舊文,就知道我曾經參選桃園八德的桃園市議員選舉
: 為何參選?很簡單,就是兩個字:不爽
: 我自認讀的書實在不算少
: 也帶學生做了不少研究
: 但是對照政治的現實,很多的東西怎樣都兜不攏
: 明明應該可以不用花太多錢就可做好的事
: 卻反而要拐個彎,不然就是沒人要做
: 我在我的FB就曾感嘆:
: 『這社會很奇怪,不花錢的沒人做,花愈多錢,反而愈多人做』
: 想想,政府的施政是如此,議員的問政也是如此
: 每個縣市首長都在灑錢,好像只有灑錢才能做事
: 每個立委議員都在宣揚爭取了多少經費,似乎只有爭取經費才叫政績
: 可是,很多的東西,好好的規劃,不就不需要花那麼多錢嗎?
: 所以,我去年在選前一個半月,跳出來參選了
: 當然,一如預計,我也落選
: 無論大家多麼給我掌聲
: 無論每個人都說:你的政見發表是最完整,最有規劃的
: 無論大家都說:你的想法是最切實際的
: 還是不敵現實的銀彈攻勢,一樣落選
: 也讓我真正知道那銀彈攻勢多麼可怕
: 所以,我po這篇文請大家參考
: 無論藍綠、無論意識形態、無論哪一個政黨執政
: 只要這樣的制度存在,我其實對台灣未來是悲觀的
: ===================
: 競選花的錢,事實上真的如流水
: 直轄市議員要先繳20萬,才有入場券
: 今年的立委也是一樣,20萬
: 如果票數不足,就被沒收
: 事實上,這是很資本主義的
: 用金錢先去限定誰才玩得起這場遊戲
: 所以,各位loser,你們真的只能在這裡嘴砲
: 沒有錢,你就在政治上是loser,永遠被有錢人牽著鼻子走
: 接下來,當然要宣傳
: 我這種政治loser,又自命清高的人
: 只好用廣告曝光
: 做A4單張廣告,還自己寫文案,印刷廠印好,再請派報的發
: 以八德總共60000戶左右,我就每次印62000張來發,總共3次
: 每次連同派報,大概一次花6萬多,3次大概就20萬
: 但是,要知道,一堆大樓,事實是是發不進去的
: 到了管理員,就直接把廣告單送進垃圾桶,根本到不了住戶手上
: 有一種辦法,就是郵局發送廣告回信方式
: 但是,你要有名單,且如果信封、名字的字型大小都太過雷同
: 一樣會送到垃圾桶
: 而且,這比起派報要花更多的錢
: 就算派報到了每家的信箱,有人會看嗎?
: 我有碰過真正的仔細讀過的選民,但是真的少數
: 大部分人其實都是隨手一丟,然後到了要投票
: 才隨便看哪一個有聽過、順眼就投下去
: 所以不要怪某些看似人渣,卻照樣當選
: 很簡單,他在加深選民印象的功夫作得夠深
: 這也是悲哀,誰說選舉是『選賢與能』,狗屁!
: 前面提到大樓,那都市型的地方,社區、大樓林立,要怎麼打進去?
: 很簡單,也是『錢』!
: 我去某社區拜票,就有住戶說:
: 『你怎麼不捐一台電視?
: 選前我們社區都會召開區分所有權人大會
: 就是讓候選人捐電視冰箱,然後就可以上台講3分鐘的話』
: 另一大樓的主委就說:
: 『中秋節你怎麼不來?其他議員在本大樓中秋節烤肉都捐了好多東西』
: 甚至,有某大樓主委直接就說:『某某議員送了我一瓶紅酒...,你呢?』
: 所以,很多社區、大樓的管委會,事實上都是選舉的必爭之地
: 某些人積極去當委員,除了...,就是選舉時的樁腳
: 因此,若你們住社區大樓,選舉前名字常常出現在社區大樓的候選人
: 其實都是花錢買的,無論是看得到的,或是,看不到的
: 再來,大樓外牆的帆布廣告
: 這是有某些廣告公司專門經營此塊業務
: 他們去找適合的點,然後跟屋主洽談承租,再轉手租給廣告客戶,轉取差額
: 尤其是選舉廣告,常常比起經常性的建商廣告,租金都提高3-5倍以上
: 我當初在八德作了29面廣告
: 每面大概租金平均是2-4萬/月
: 我大概只租了兩個月,就花了將近100萬
: 加上帆布印刷、吊掛
: (吊掛有三次,第一次吊掛、號碼出來後馬上上號碼、以及選完後拆除)
: 大概就花了將近140萬
: 結果,還一堆人問我:怎麼沒看到你的廣告?
: 所以,想想看那些選舉半年前就開始上戶外廣告的,尤其是動輒50、60面以上
: 那個花費真的是可怕
: 而這種,就更貴了
: http://imgur.com/ZKG3LSY
: 因為除了租地,還要花搭鷹架的錢
: 基本上這一片都是10萬起跳
: 再來,談到另外一種戶外廣告
: 就是這個(以下照片不代表任何意見或傾向,只是舉例而已)
: http://imgur.com/rdOWbs3
: 除了台北市,應該這種看板都是滿天飛
: 下面的是標準的,一片100
: 而且要四個月前、甚至半年前就要下訂做
: 到選舉前是沒人理你的
: 我因為投入選舉很倉促,根本沒得做
: 後來是廣告公司跟我說:桃園區某議員要加印15000片,看我要不要跟?
: 我才掛在下面跟了300片,因為量大了些,一片降到90
: 我也順便問了廣告公司,那位議員原來做了多少?
: 他們回覆:原來已經做了60000片,再加15000片,總共75000片
: 『大家都差不多這麼多啊!!!甚至有的更多啊!!!』
: 上面,比較大片的,當初一片報價220
: 然後,這種更大片的
: http://imgur.com/0mCeJV3
: 報價記得是300元/片以上
: 所以看到大片的,要膜拜一下,這表示財大氣粗,錢花得不少喔!
: 以上,還不含懸掛工資
: 懸掛工資大概是看板製作費用的一半
: 因此,從看板數量,也可以知道光看板花多少錢
: 除台北市不准掛看板外
: 用一個簡單的算法
: 桃園區是一個約40萬人口的城市
: 75000片,算到折損,抓個6萬片好了
: 所以要用6萬片來覆蓋40萬人口
: 以標準的小片來算,90*60000*1.5,大概就花了750-800萬以上
: 所以就可以預估你所在區域,這次選舉,這些候選人在看板部分花了多少錢
: 接下來,談談造勢活動
: 在桃竹苗,炒米粉是最簡單的造勢活動
: 但是不是有米粉就好
: 現在若是不豐盛、料不好,絕對會被唾棄的
: 加上工作人員的薪水
: 一場辦下來也花不少錢
: 我去參加號次抽籤(投票前一個月)時
: 就聽到我前面3位不同黨籍現任議員在談炒米粉
: A:(complain婆婆媽媽都帶鍋子去裝...)你們辦一場花多少?
: B:大概3萬
: A:我也差不多,這三個月都在辦,每個禮拜都要辦兩場,真傷!
: B:我一個禮拜辦到5場耶!
: C:(在旁冷笑)你們現在才在辦,我從4月就開始辦了,一個禮拜2場!
: 所以,你們也可以算算花了多少錢?
: 更不用說成立競選總部這個造勢絕佳機會
: 競選總部,一定要顯眼,且氣勢要出來
: 所以大門面是必要的,地點也要特別挑選
: 相對的,租金一定不便宜
: 一場選舉,競選總部租金大概都要花到50-100萬以上
: 甚至去年本地市議員選舉,還有某些候選人是租空地,直接蓋超大門面鐵皮屋
: 弄得富麗堂皇,那種花費就更加巨大
: 成立競選總部一定要風風光光,以顯示自己的實力
: 所以,泡茶吃瓜子,早就寒酸
: 現在早就是流水席的天下
: 只要路過,進來坐下就吃,沒有人管你吃多少、帶多少走
: 本地上次選舉,據說有某候選人弄了3000多人來吃
: 一個下午,光流水席就花掉百萬以上
: 因此,現在兩黨在互咬對方感恩餐會,其實地方選舉早就這麼幹了
: 講到吃飯,順便談談賄選
: 現在有沒有賄選?當然還是有,只是操作更細膩
: 只有本地某候選人傻傻的拿錢出來還叫人簽名,直接被抓!
: 法律規定,30元以上才算賄選
: 我一個朋友,幫忙我在他們籃球社團拉票
: 球友50幾人都說OK,沒問題!
: 結果投票前我朋友跟我說大家都跑票了
: 因為社團裡有一個人突然說要請大家吃飯聯誼
: 大家不疑有他,能夠聯誼,有飯吃當然是件好事
: 加上又是大飯店,不錯喔!
: 酒酣耳熱之際,那個人說話了,一直推崇某候選人,最後說:
: 『大家儘量吃,這一攤我請客!』
: 就這樣,票就跑光了
: 算不算賄選?實質是有影響啊!但是檢調抓不到
: 同一候選人在當議員時,只要哪裡有事就往哪裡送東西
: 舉個例子:某戶人家失火,家電燒掉了
: 第二天這位議員就送了整套家電來,算算好幾萬元,還拍照上傳FB
: 算不算賄選?但是不在選舉期內,檢調不會抓
: 更不用說平常這些議員成立一堆奇奇怪怪社團
: 然後整天辦聯誼,辦出遊,都是綁樁的方式
: 這樣的選舉,算算要花多少?
: 本地小地方的上次市議員選舉,除了我這種loser插花外
: 據說都至少3千萬起跳
: 甚至有聽到將近一億的數字
: 這些選上的人,如何不賺回來?
: 無怪乎以前某人選立委落選,背了4億多的債
: 後來當選,4年就倒賺回來還有剩很多
: 還一堆人『議座、議座』叫得親熱,還在幫忙搖旗吶喊支持
: 卻從沒想過這都是吸取民脂民膏的吸血鬼
: 所以,想想看這樣的選舉文化,台灣如何能進步?
: 本板可能偏綠的多,但是,我看到的,KMT不用說,連DPP也是如此
: 且兩黨愈演愈烈
: 真的不要談意識形態或統獨爭議了
: 光選舉文化就已經侵蝕掉台灣的根基
: 因此,回到我跑出來插花選舉的初衷
: 為什麼『不爽』?這就是其中一個重要原因
: 再過10天就要投票了
: 寫這篇文章不是要請大家支持誰
: 或兩大黨不好,要支持第三勢力
: 而是請大家認真想一想
: 用投票給一些壓力
: 或讓某些好人當選後,能持續再給予壓力
: 把台灣的選舉文化改變
: 這才能翻轉台灣!

2016 我的選擇與期待

貳零壹陸

總統票毫無疑問會投給 蔡英文 ,因為另外兩組看不到新時代的價值;區域立委我是台南北區,應該也是支持民主進步黨的 陳亭妃 ,因為其他三位候選人只有中國國民黨 謝龍介 比較知名,從沒想過要支持他,最近看到他放鞭炮的新聞更加強了自己的信念。另外兩位沒看過,分別代表中華統一促進黨與民國黨,民國黨過度的宗教色彩讓外面的人很難相信,而中華統一促進黨連番具有爭議的作為更不會是我會想要支持的。

政黨票是比較掙扎的地方,我有考慮過綠黨社會民主黨聯盟,畢竟他們的訴求最接近理想,但最近 李晏榕 與 陳建仁 、 宋楚瑜 會面引發的風波讓人覺得有些小題大作了,任何政黨希望實際推動改革就必須廣泛接觸其他政黨,如果連這樣的包容性與彈性都不存在,那麼這個政黨只能夠當永遠的吹哨者,哨子吹了也得等其他人處理,事實上如果國會透明改革推動順利,任何人民都可以擔任那個吹哨者,我覺得現在的國會需要信念正確但願意把手弄髒的人。也因此,我應該會把政黨票投給時代力量黨,因為幾個新誕生的小黨中,時代力量黨是相對兼具了價值與柔軟身段的選擇,希望他們能夠順利將新時代的價值注入已經瀕臨失能的立法院。

對於 2016 其實大部分人提出的政見我並沒有什麼特別感覺,可能過去太多人提過太多的政見,也太多人當選後沒有實際把政見當作一回事,所以我的選擇大多是基於個別候選人或政黨的論述與過往記錄去判斷。我其實只期待這個國家能夠正常化,能夠客觀來說真的成為一個國家,而不是保留太多模糊空間讓中間的掮客能夠藉此謀取個人或個別政黨利益。

立法院與各級地方民意機關的透明化會是最需要進行的工作,因為清理水溝的第一步一定是打開水溝的蓋子,即使它打開後可以預期是又髒又臭,這個蓋子無法打開就永遠無法找出問題的癥結。只是這個蓋子能夠打開嗎?在看完國會改革政黨辯論會的記錄影片後我有點擔心,因為當綠社盟李根政提到, 2008 年「立法院職權行使法第七十條及第七十一條之一條文修正草案」通過後已經要求立法院黨團協商必須全程錄影、錄音、紀錄,他希望民進黨在執政後可以公開所有影音記錄,看起來民進黨的李俊俋迴避了這個要求,這會讓人擔心民進黨取得國會過半席次後會不會變成了另外一個高舉遮羞布的執政黨?

另一個關於立法院程序委員會召集委員的問題,民進黨李俊俋則是展現了一個大黨的傲慢,他提到小黨本來就不可能有機會擔任召集委員,也迴避了關於召集委員利益迴避的問題。事實上立法院與各級地方民意機關都有主席權限過大的問題,如果主席刻意抵制,任何小黨提出的議案都不會有機會進入正式程序中,在法令修改之前必須要最大黨能夠先願意開放才能避免問題發生,但看起來民進黨內部還沒有這樣的共識存在。

開放人民參與的確是一個很重要的方向,但我覺得這個議題需要長時間的發酵,不會是一兩個公職任期就能夠看到太多具體改變,因為過去的教育讓我們有著許多扭曲的價值觀,像是對於政治有著根本上的厭惡、漠不關心等等;縱使相關法規可以先行解放,但可以預期開放的第一時間會有許多利益團體積極運作而抹煞了開放的價值,雖然這樣子在兩個極端之間來回看起來是必經之路,對於有外在惡意威脅的情況下我其實沒有把握我們能否撐過去這個改革的陣痛期,畢竟舊有價值觀還是處在隨時會反撲的狀態。法國極右派政黨在恐怖攻擊事件發生後一度取得相當的支持率,我還蠻擔心類似情況發生在台灣。

過去台灣一直處在資源分配不均的惡性循環中,因為大部分的資源集中在台北,造成其他縣市很難留住年輕人與企業,因此稅收不足引發財政缺口,進一步加深了台北以外縣市的邊緣化,這個問題期待在 2016 之後能夠獲得舒緩。其實在台北之外,台灣仍有許多被荒廢的土地,運用這些土地去妥善安排國家資源分配就可以解決許多棘手的問題,像是為了都市更新進行徵收而引發的各種反彈等,像是南鐵地下化問題就是過於侷限在舊台南市的決策或是只停留在鐵路的想像,如果能夠納入更廣泛的思考相信就不會需要與民爭地來進行。

我過去參與過幾個政府資訊軟體案,對於許多資訊系統每年重新製作這種陋習非常感冒,期待 2016 以後的新政府可以思考一個具有延續性的作為,搭建一個可以點滴累積的政府資訊軟體建設,畢竟軟體與資料是少數不會隨著時間或使用而遞減效用的資產,建構在這項資產上的發展可以隨著時間演進持續獲得改進,沒有道理發生換了一個標案廠商就得從新來過;同樣的,我對政治的期待也是一樣,我們應該努力建構一個可以長久延續的體制,沒有道理每次政黨輪替就帶來各種顛覆性的衝擊,有了這樣的體制,人民也才能夠放心的去追求自己的理想,而不是非得一再站上街頭以激烈的手段去挑戰既有執政當局。

固定污染源管制地圖 上線

網址 – http://kiang.github.io/chimney_map/

Screenshot from 2015-12-08 10:51:30

高雄市政府資料開放平台 最近公開了一些固定污染源的即時監測資料:

基於這些資料製作了 固定污染源管制地圖 ,下面說明相關功能

一開始進入網頁會看到地圖,圖中有數個紅色標記,每個標記代表一個公司或工廠

Screenshot from 2015-12-08 10:52:51

點選個別標記後,畫面下方就會展開這個公司或工廠的即時監測統計圖表

Screenshot from 2015-12-08 10:51:30

圖表的標題會說明監測項目,圖中可能有一或多條統計線,代表的是該公司或工廠內的管制點,曲線的數值就是當日觀測數據,點選標題下方右側的 “排放標準” 連結會提示個別管制點的排放標準

Screenshot from 2015-12-08 10:58:17

在圖表上方的左右按鈕,以及顯示日期的表單都可以進一步切換不同日期的資料顯示,目前有 2015/11/16 迄今的監測資料

Screenshot from 2015-12-08 11:00:16

圖表右邊上方提供了兩個下拉選單進行資料過濾,圖表過濾指的是顯示圖表類型,預設只會顯示 不透光率、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氯化氫 的監測資料,進一步的可以選擇 “觀測值” 來顯示所有觀測項目, “均值” 則是呈現個別觀測項目一小時平均數值的統計圖表, “全部顯示” 會展開上述所有圖表。

Screenshot from 2015-12-08 11:02:31

部份環境可能無法正確顯示地圖,所以保留了個別管制點的下拉選單,也適合精確的找尋指定單位資訊。

高雄市政府率先公開了這些污染監測資訊,未來期望其他縣市或甚至中央能夠跟進,讓監測數值可以開放給所有民眾共同檢視與監督。這份資料的公開要感謝高雄市研考會與環保局共同努力,以及 TonyQ ( https://www.facebook.com/1656544711278162/ ) 等社群朋友的溝通協調,期望資訊公開後可以有更多學有專精的朋友可以善加運用,共同為改善居住環境努力。

—後記

  • 後來很榮幸的跟花媽拍了個合照

12348587_1002212939840938_910408819_n

民主社會的政府效能不是用在這種地方

圖片取自 https://pixabay.com/p-464659/

圖片取自 https://pixabay.com/p-464659/

梁文傑 於 美麗島電子報 發表了一篇 “從南鐵東移案看政府效能的重建” ( http://www.my-formosa.com/DOC_92311.htm ),我提提自己的意見。

首先,並不是 “增進公共利益” 就可以作為剝奪私人財產的理由,關鍵在於 “必要” ,因此土地徵收條例才會特別提到 “公益性及必要性” 作為徵收的前提。作為鐵道使用的 公益性 相信沒有爭議,問題也許就在於 必要性 ,台灣民主落後的地方也就在於,無論公益性或是必要性,最終決定者都是主管機關,無論是利害關係人或是相關倡議團體都只能夠提供意見,而不是共同決定這些定義;縱使有所謂的專家團體意見作為佐證,這些團體的組成基本上都是 “欽訂” ,也就是這些委員並非經由民主程序產生,試問有多少主管機關會將那些持反對意見的專家學者納入專家會議呢?

我並不支持 反台南鐵路東移自救會 部份主張,但我認同一個看法,這個計畫中主管機關對於徵收必要性的解釋經不起考驗,雖然比起更多貿然進行拆除的前例好了一些,但仍逃不開那種為了省事而自圓其說的習慣。縱使 反台南鐵路東移自救會 提出的工程建議或選擇的法律途徑存在漏洞,這些漏洞也不足以證明相關單位在執行這個計畫時的正當性經得起考驗。

平交道車流壅塞、事故頻傳是真的,但解決這些問題地下化並非唯一的方向,這個計畫卻自始只評估地下化的可能選項,而不是具體納入其他可行方案;時空背景的改變也未能讓這個重大計畫有重新討論的空間,像是縣市合併或新技術的出現等。最大的問題就在於,地下化利害關係人只有在少部份的過程可以參與提供意見,而不是全程參與,甚至無法取得最原始的會議記錄,這些都違背了一般人對於民主程序的認知。

台南市政府近期選定了飛雁新村進行審議式民主的實驗,這個實驗更突顯了鐵路地下化計畫的不合理之處,因為鐵路地下化所釋出的資料遠不如飛雁新村計畫。也許有些人主張台南市政府並非鐵路地下化計畫的主要主管機關,但徵收程序是台南市政府負責執行的,我想台南市政府沒有道理無法提供各種對應的會議紀錄或各式相關文件,選擇不提供的理由除了方便行事之外,很難有其他的解釋。

在這個爭議中明顯缺席的就是台南市議會,原則上議會應該是代表人民去檢驗行政機關的決策,但看起來在這個議題上議會並沒有給予足夠的關注。在歐美民主等民主制度成熟的國家,類似重大計畫執行時應該會由議會編列預算組織第三方專家會議針對行政機關提出的看法予以檢驗甚至反駁,這樣的會議中利害關係人提及的意見都應該被詳實紀錄並且追蹤行政機關的回應是否合理,但看樣子我們離這個願景還有很遙遠的距離。

如果方向是錯的,提高效率只是加速衝向失敗;而民主社會中,方向的產生應該有人民參與其中,不是任由行政機關設下框架進行討論,民意機關更不應該淪為行政機關的橡皮圖章。

公部門的開放資料,缺的也許只是第一線需要的肩膀

400px-thumbnail

前兩天很榮幸受到 TonyQ 的邀請,參加了一場針對高雄市政府公務人員舉辦的開放資料研習活動。在過去大多是透過公開的方式主動針對開放資料給予建議,而能夠得到的幾乎都是千篇一律的罐頭回應,大部分的建議就像是投入了無底深淵一般沒有任何改變,所以慢慢的也就失去了一些意願;這次有機會接觸到高雄市政府一些第一線的公務人員,有了許多的新發現。

其實在與民眾接觸第一線的公務人員,對於民眾需要什麼樣的資料或是什麼樣的資料適合開放,比起任何外部專家都來的清楚,只是受制於公務員體系過於防弊的設計,他們想要實際落實公開時往往需要更高層級的長官願意扛下責任,但現實狀況經常是這樣的長官將責任都下放給了第一線的人員。有位學員提到,他們在詢問長官資料是否應該開放時,長官的回應是 “你覺得呢?” 、 “你覺得適合開放就開放吧,我也不知道” ,當主管不願意扛下責任時,自然不會有多少第一線人員願意進一步冒險。

以門牌對應地理座標資料為例,這份資料事實上是大量應用的基礎,現有的制度要求廠商必須支付 10~20 萬不等的費用來取得單一城市一時的資料,往後每次更新也還是得重複支付這個費用,導致小型的應用不易受惠於這份資料的正確性。 “讓一千萬個人找到正確的位置” 這樣的效益難道會低於那個 10-20 萬的價值嗎?當我把這樣的問題帶到第一線人員面對面討論時,他們提到了一些顧慮, “當門牌資料釋出後,各種廣告與詐騙集團就可以明確的發送文宣給大量民眾,當少數民眾發現自己的權益受損後便會與開放資料的行為產生連結,試圖究責於公部門來取得一些補償” ,這個想法也許在一般人來說有些不可思議,但許多第一線公務人員卻是經常需要面對這樣的處境,縱使最終的結果只有少數第一線公務人員因此被具體究責,冗長的程序以及過程中孤立無援的感受大概一般人的熱情都會被消磨殆盡吧。

過去政府資訊公開相關法令執行時會明確定義應該開放的資料或甚至欄位,但現在只有一個籠統的 “以開放為原則、不開放為例外” ,第一線人員沒辦法得到明確的指示或保護,開放出來的自然就是一些不著邊際的資料,因為民眾縱使會抱怨那些資料不夠精彩,但是至少不會引發具有爭議的事件。我過去常以為公部門開放資料的問題在於相關部門並未盤點擁有的資料,但實際上這個盤點動作是多餘的,因為第一線人員對於什麼樣的資料經常有民眾需要非常清楚,他們需要的只是一個肩膀,讓他們可以沒有後顧之憂的執行開放資料政策。

有趣的是,許多在開放資料表現亮眼的單位,可能是因為該單位有幾個熱情的替代役男,這些替代役男因為沒有想過要長期待在所屬單位,所以少了上述一般公務人員的顧慮,只要具有些資訊技術就能夠順利突破個別單位開放資料的瓶頸,將高品質、民眾期待的資料順利釋出,但目前這樣亮眼表現的畢竟還是來自少數單位,而且倚賴短期人員處理的問題是可能沒有辦法永續維持,因為當這個熱情的替代役男離開了該單位,相關資料的更新可能就此停頓,或是當程式出了問題往往就造成了相關工作的停擺,長期來說並不是一個健康的解決方案。

許多單位主管經常認為開放資料的牛步或是資料不著邊際的理由是第一線人員的素質,所以一直安排一些針對開放資料的教育訓練,事實上這些教育訓練很多時候對於執行層面幫助並沒有很大;第一線人員需要的只是這些主管願意花時間打通自己與第一線人員中間的層層關卡,與第一線人員一起扛起責任,只要能夠做到這件事情,開放資料政策就能夠跨出長遠的一步。

R: [問卦] 租一輩子房子 vs 繳一輩子房貸?

※ 引述《a152508 (a十五二十五零八)》之銘言:
: 魯蛇我又在思考人生議題了
: 假如我這輩子不生小孩  不考慮移產的轉交
: 沒有甚麼老了沒留房子給兒子很丟臉這種想法
: 因為我要花的錢我自己賺  我自己賺的錢我自己花
: 那我一輩子租房子的租金  有可能小於買房子的錢嗎
: 先算不要住太差
: 台北市 不用太大也不用太豪華  一般中庸的房子租金20K
: 我讀完研究所當完兵開始工作、租房子,大概25歲
: 男人平均壽命75歲
: 50年 X 12個月 X 2萬 = 1200萬
: 台北買房子1200萬買的到嗎?
: (別戰南部房子只要400萬之類的 南部租金可能只要8K 意思相同)
: 更別說要買房得先有頭期款,租房子不用
: 有沒有哪一樣比較好的八卦阿
: ★再說一次  不考慮房子是留給後代的這種觀念

第一個面臨的問題是,租房子一般很難有這麼長期的固定租用機會,我過去租房子因為各種理由搬過十幾次的家,你跟人家講喬遷人家只會回個 喔 ,因為頻率太高

再來一個問題是你老了就很難租房子,除非屆時社會住宅的數量夠多可以滿足爆炸增加的老人需求,一般精打細算的房東不會想把房子租給老人,養老院的花費會比租屋高上許多

如果你鎖定在台北,現階段的房價自然租屋會比較划算,但如果離開台北其實買房相對容易許多

我在新北住了三十年,後來選擇搬到台南,過去在台南只有旅遊的經驗,沒有什麼親朋好友或唸書、工作的紀錄,純粹覺得台南相對負擔得起,住起來也舒服很多

我買的是一個 20 坪土地的老透天,實際使用應該超過 30 坪,當時購入加基本裝潢的費用就是大概 400 萬。這個房子外觀看起來不怎麼樣,但是孩子這輩子需要念的學校用走路的都會到,幼稚園、國小、國中、高中到大學,包括公園、火車與公車也都在走路可以到的範圍內,這樣的條件在雙北應該都是 2~3 千萬起跳吧。

如果我選擇租房子,每個月大概也需要支付 8000 ~ 10000 ,但現在每個月負擔的貸款費
用是 1.5 萬左右(因為老房子只能貸一百多),然後繳個十年就結束了;這是一家四口的狀況,如果一個人應該負擔會更低吧。

當然,南部的工作比較不好找,但只要你能夠找到比較好一點的工作(南科、高軟等),收入並不會比北部差,生活費比起北部卻會少很多,像是車位的租用在這邊一個月只要一千塊等。

其實我在結婚前本來就有一輩子租房子的打算(因為搬家那麼多次,已經駕輕就熟),只是婚後多了兩個小鬼,所以就比較會去思考買房的可能

如果過去選擇在新北買房,現在大概就只能拼命賺錢來繳房貸跟各種費用;但因為選擇搬到台南,所以這時間還可以上來發發廢文。

* 這是在 ptt 的回覆,原始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446690341.A.808.html

這次登革熱疫情,該怪誰呢?

Business concept-Why me? from https://www.flickr.com/photos/lovati/5007008029

圖片引用自 https://www.flickr.com/photos/lovati/5007008029

像小孩子一樣,受了委屈就想要找個出氣筒,是嗎?事實上,如果暴風雨來了,換人掌舵並不一定會得到更好的結果,讓原本掌舵的人繼續做好、做滿也許反而能夠累積足夠的經驗,帶領大家度過下一場暴風雨。我們的究責文化讓許多公務體系的人們只願意跨過最低標準門檻,因為多做多錯,勇於嘗試的人往往必須承擔極大的責難風險;但在面對急遽變遷的環境,少了這樣的嘗試我們可能只能夠繼續沉淪下去。

許多的研究都可以證明,登革熱疫情的發展跟溫度與濕度有極大關聯,而全球暖化助長了登革熱疫情擴散也是不爭的事實,從全球的角度看台灣並不是特例,試著要從中找出單一團體或個人去歸咎只是在浪費時間,因為全部的人都犯了錯,錯在不該為了使用更多的能源而忽略對環境的影響、錯在不該為了更多的活動空間而排擠綠林的生存、錯在…,因為要責怪的人太多了,那就怪天吧?反正怨天怨地就是不該怨自己,是吧?

公共環境衛生是每個人的責任,政府存在的目的是分擔而不是取代

我其實很訝異許多人都覺得屋子外面水溝清潔是政府的責任,當政府單位針對居家環境滋生病媒蚊案例進行開罰時,許多人第一時間就以政府單位未能夠清潔水溝作為由,拒絕或抗議政府單位的開罰。但事實上如果大家都能夠在第一時間配合清除居家環境的病媒蚊滋生源,搭配政府單位的戶外噴藥工作,疫情應該可以更減緩一些;政府單位進行開罰的背後正是民眾不願意積極配合,導致疫情防治存在許多漏洞,與其盲目的投入資源,透過開罰等方式要求民眾自己負起責任是相對明智的作為,畢竟再多的水灌入破洞的袋子也於事無補。

當然,許多地方不是一般民眾能夠清理的,這就會需要透過政府單位匯集資源進行,只是這些地方仍需要民眾從開始的通報到後續進度的關心來確保工作落實,不該期待政府單位會主動去關切每個細節;事實上公務機關能夠做到不犯錯、不隱匿疫情已經難能可貴了,要想任何一個單位保證流行病來了不會散播,恐怕真的是把政府單位當作神看待了。

政府單位資源的拮据與公共資源的分配問題

台灣大學公衛系教授金傳春表示,登革熱擴大疫調是台灣過去能夠有效控制登革熱疫情的關鍵,但在 2010 年後防疫經費疑因愛滋病防治造成短缺而停擺;八仙塵爆、登革熱等最近的大型事件都需要行政院動用第二預備金,意謂著既有的公共資源配置已經無法因應越來越多的大規模災害。

如果政府單位預算拮据已經是常態,也許該改變的就是人民了。最簡單的作法當然就是提高稅率,政府單位也早已經透過變相的方式在進行,像是勞保之後的國民年金、健保之後的二代健保以及正在討論中長照政策所可能衍生的收費等,即使所得稅看起來沒有改變很多,一般民眾為了使用公共資源所付出的費用還是緩慢的在提高,只是政治人物為了避免直接增加稅率引發的效應而透過各種旁門左道在進行著,事實上只要提高稅率就可以不需要這麼多的名目。

稅收當然還是涉及分配正義與執行效率問題,像是資本利得、無稅收經濟活動等如何能夠落實稅賦的負擔,甚至一些透過境外公司操作的避稅手段如何避免等,這些工作如果能夠落實應該也會有等同會高於提高所得稅的效果;或是科技的參與提高行政效率後,也許可以釋放一些資源到需求的熱點。

另一個思考也許是從城鄉失衡的角度看,如果我們可以將都會區擁擠的人口透過各種方式釋放一些到鄉村地區,因為人口密集所帶來的公共資源消耗問題也許可以得到一些緩解。事實上排除了東半部與離島等交通不便的區域,台灣西半部除了都會區以外仍有大量的空間可以運用,很多的土地因為鹽分等因素也不適合進行耕作,運用這些空間去建構先進的公共環境就能夠避免舊有都會區承載問題。

我們需要更重視外勞管理措施

截至今年九月,我們有接近 60 萬的外籍勞工,其中大多數來自東南亞;而我們每年也有數百萬人次的旅客出入東南亞地區,基本上跟東南亞國家之間的交流只會越來越頻繁。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對於這些外籍勞工能否做到有效的控管?外籍勞工長時間居住在我國境內,加上為數眾多,他們住的地方或經常活動的區域是否有做完整的調查與分析?

過去接觸過外勞朋友,礙於經濟因素,他們經常很多人擠在一個小空間裡生活著,這樣的空間也經常處於衛生環境相對不佳的地方,加上語言不通而不願就醫等因素,很容易成為疫情防治的漏洞。許多我們不願意做的工作靠他們填補勞力缺口,但我們卻沒辦法給他們同等的對待與關懷,不僅僅是流行病防治的漏洞,更可能因此衍生治安等問題。

噴藥噴了那麼多疫情還是持續,有效嗎?

噴藥的目的只是降低病媒蚊的密度,事實上如果不噴藥疫情應該會更嚴重,而要想根除病媒蚊的生存環境還是得靠所有人一起配合。依據 WHO 登革熱手冊 的說明,第一個推薦的防治方法是環境管理,而在緊急狀況發生時還是建議使用化學防治方式,畢竟環境管理與非化學防治方式要想落實的成本高昂且困難重重(像是居民的不配合等),如果能夠有更經濟有效的方式,相信不會連 WHO 都拒絕採用,畢竟登革熱疫情威脅了將近一半的全球人口。

有許多人認為自己家很乾淨不需要噴藥,但相信這些朋友也沒辦法保證開關門的時候蚊子一定不會跟著飛進家中。噴藥之後的打掃的確很累人,但是這次登革熱疫情已經有超過百位死亡案例,各年齡層都有聽聞重症發生的情況,相較於這樣嚴重的後果,噴藥的清潔工作也許就相對的微不足道了。

就行動吧,抱怨解決不了問題的

能夠清潔的地方就主動進行,無法進行的就請回報給相關主管機關並且持續留意後續處理;如果真的有更好的方式,就請拿出數據證明,相信諾貝爾獎會頒給你的。

台南待孳清空地空屋 需要您的協助

臺南市政府資料開放平台( http://data.tainan.gov.tw/ ) 日前公佈了一份資料 1999民眾通報待孳清空地空屋資料 ( http://data.tainan.gov.tw/dataset/dengue-dist/resource/d0fb0392-1fc2-4866-80a1-cab1062a18ea ) ,這份資料主要是將民眾回報的資訊蒐集後開放出來,讓大家可以幫忙留意這些角落是否有病媒蚊滋生的可能。

只是這份資料並沒有詳細的地圖位置,一般人不容易看懂,所以跟兩位朋友在參與 跨國黑客競賽( http://opendata.tca.org.tw/hackathon/ )時針對這份資料做了一些處理。

Gene 協助將這份資料有提及的住址資訊取出,然後透過 Google 提供的服務進行解析得到座標資訊,他也將這個程式放上網路讓大家使用( http://gps.analysis.tw/ ),文字框放入混有住址資訊的訊息時可以試著從中找出對應的座標位置。透過他的協助,已經有接近八成的資料可以找到座標資訊,只是這些座標資訊並不一定正確。

我跟 Jason 則是針對所有資料製作了一個簡單的介面( http://kiang.github.io/ushahidi_posts/ ),讓大家可以幫忙標示個別資料在地圖上的位置,下面就介紹這個網站如何使用。

screenshot-kiang github io 2015-10-05 00-30-20進入網站後會看到左邊地圖以及右邊的表單,地圖下方是目前檢視的資料內容,如果資料已經有座標,在地圖中會看到一個裡面只有黑點的紅色標記。這個標記是可以拖拉的,如果發現敘述的文字跟地圖標示不一樣,可以試著把標記拖到正確的位置。

screenshot-kiang github io 2015-10-05 00-30-20-2

在地圖中可能也會看到內為英文字母的紅色標記,這些標記是代表目前檢視資料附近的案件,如果發現目前檢視的資料跟清單中的案件雷同,可以點選個別案件右下角的圖示建立連結。screenshot-kiang github io 2015-10-05 00-30-20-3

如果發現地圖範圍內找不到黑點標記或是描述的住址在地圖範圍外,可以在右上角的搜尋表單中輸入住址,當然也可以直接複製目前檢視資料裡面的文字內容到表單中,輸入後點選右邊的搜尋圖示即可進行搜尋。如果找的到資料就會在地圖中產生對應的黑點標記,同樣的如果發現標記位置不正確可以直接將它拖曳到正確的位置。

screenshot-kiang github io 2015-10-05 00-30-20-4

搜尋表單下方則是目前標記位置的座標,如果本身有其他更好的工具可以搜尋住址座標,可以將搜尋結果直接複製到表單中。只是座標格式請使用 WGS84 座標,因為系統無法辨識其他格式。

screenshot-kiang github io 2015-10-05 00-30-20-5

在確認標記位置正確後,點選座標下方左邊的藍色按鈕即可儲存。儲存後會直接跳下一筆,如果覺得檢視中的資料不需要修改,可以直接透過儲存按鈕右邊的左箭頭與右箭頭切換資料,也可以點選最右邊的按鈕則是會隨機跳到另外一筆資料。

操作完成後就可以直接在另一個網站( http://ushahidi.olc.tw/views/map ) 看到成果。當然,這個網站也是可以進行資料的編輯,只是操作可能會複雜些,我們也是因此製作了這個較簡單的介面,希望能夠讓更多朋友參與編輯。

這份資料在完成後我們也會試著提供給相關單位參考,希望官民協力可以盡快掃除這次登革熱疫情帶來的陰霾。

如何更有效率的消除病媒蚊?

養雞用的自動飲水供給器

一位不願具名的網友希望我能夠轉發他的構想,所以運用這篇文章做些討論。上圖是養雞用的自動飲水供給器,他的想法如下:

三分鍾,登革作戰大計畫!

ㄧ、前言:

1、目前的作戰方式!把所有的戰力,都放在孳生源上面!
2、但是!孳生源,並不是靜止不動,清除過後,若有一個罐子棄置在沒人注意到的角落,那麼!一個新的孳生源,就又產生了!
3、然而,一個孳生源的存在,就可讓蚊子產卵!一個世代後就是100隻出來!兩個世代,就是1萬隻!
4、這是大自然界,蚊子昆蟲類他的生存策略,只要有一個孳生點,那麼他的後代就能大量繁殖!
5、所以,若以目前市政府的撲殺策略,⋯可以預見,成效只能到一個極限,⋯沒有辦法,把蚊子撲殺完全!因為孳生源,要全部清除的可能性太低了!
6、所以若要根除蚊子,那麼,除了,孳生源的清除外,若能從撲殺源的設置,雙管齊下,也許,成功機會會大增!

先來看以下這一個公式:

現蚊子數量*(每隻蚊子產卵數*(孳生源數/(孳生源數+(撲殺源數*撲殺源吸引指數)))的N次方
N=世代數
吸引指數:(蚊子在撲殺源下蛋的比例/蚊子在孳生下蛋的比例)
所以,除蚊的關鍵,在於要讓:
每隻蚊子產卵數*(孳生源數/(孳生源數+(撲殺源數*撲殺源吸引指數))遠小於1!

例如,每隻蚊子,每次的產卵數為50;
孳生源數,假設為20!
撲殺源吸引指數為10!
50*(10/(10+50*10)=50/51 小於1,所以大約要設50撲殺源,經過N個世代後,蚊子會消失!

如果,設100個撲殺源的話,50*(10/(10+100*10))~=1/2,
也已就是說,每經過一個世代,蚊子數量!大約會減少,一半!
經過,多個世代以後!蚊子就會消失了!

二、撲殺源!

1、一個養雞用的自動飲水供給器!,(如照片ㄧ)
2、水,則是放鹼性水(肥皂絲加洗衣粉)
3、放置於陰涼處!
4、供水器,大約可是充1公升的鹼性水,因為放置於陰涼處,揮發有限,一個撲殺源的設置大概,一年,才需要重新補充水!

5、成本很低,設置這樣的一個撲殺源,不到30元!
6、可以以此原理設計,更好的撲殺源,(例如,用鋁質的容器可以讓水更清涼)

三、作戰計畫!

1、50*50公尺,劃定一個區域!
每一個單位設一個作戰小組!
(學校、公園與為廣場,工業區、原野空地⋯⋯可列為獨立作戰區域!)
(至於密閉空間處:可以設置數盞捕蚊燈即可,有效讓蚊子消失!)

此小組的工作,

1、負責規劃、設置撲殺源!的地點!
2、規劃,推估媒蚊數量的誘捕燈的數量及設置地點,

2、檢測蚊子的密度!(以計算誘捕燈的誘捕數量來推定!)(蚊子的密度!為每星期要做的!

3、每一個作戰區塊!(定出,撲殺源的設置點、以及蚊子密度的取樣點)

4、依照所計算的蚊子的數量(密度),來決定撲殺源的增設量以及增設點!

5、重複以上步驟!直到!蚊子數量,降低到可忍受的數量!(例如:一星期誘捕到一隻⋯)

四、優點:

1、目前以孳生源的清除作戰計畫,因為不能知道所有孳生源的位置,所以在作戰上,有如海底摸針!瞎子摸象,對於,工作人員的士氣實在是很大的打擊,但是,如果從孳生源的清除與撲殺源的設置,雙管齊下的話,只要按照既定的SOP作戰計畫,最後,一定會作戰成功!

2、這些作戰計畫!具有永續性集連續性,因為,每年!市政府!都可以依照這個計畫,為版本,持續修正,推動!

3、這個作戰計畫,比盲目一直噴消毒水,省錢,而且,更不會惹民怨!

4、增加撲殺源的成本很低,設置容易,技術門檻低,很容易作為社區動員的把工作,至於其他的廣場、公園、學校、工業區,也很容易,由相關的負責單位來負責推動。

5、最重要的!這個!作戰計畫,理論上,可以不用去瞎猜孳生源在哪裡,只要持續增設撲殺源,到最後,成功率會是百分之百!

未來這個計畫,如果市府要採用的話,關鍵點,是在於50*50公尺作戰區的規劃!

每星期的重點工作,主要是在,根據媒蚊的誘捕樹量來,檢討設置點及設置數量!

1、誘捕液,應該有更好的,
或許,可以委託學校來做研發!
2、我目前,網路看到的是,鹼性水!
其他的殺孑孓液體,長期的效果,比較差!

其實類似想法過去在 g0v 就有人提到,取了一個有趣的名字 蚊子媽媽的恐怖厲嬰房 ( https://g0v.hackpad.com/8wypIVPLLAc ) ,我在 在台南登革熱疫情中,我們需要什麼樣的開放資料? 一文中也提到希望能夠廣泛使用吸入式補蚊燈來取代人工的病媒蚊指數調查,類似想法都聚焦在如何避免受限於人力與物力的拮据而讓防疫工作無法有效推行,這次網友提到的想法則是相對經濟些。

如果類似自動給水設備本體可以設計為黑色,改為以電池方式供電,進一步去計算電力與溶液可以維持的時間,就可以設計出一套系統去做配置,一般應該可以預期個別設備可以有比噴藥更持久的效果。

理想狀況是能夠定期回收這些設備進行統計與分析,記錄個別設置點能夠撲殺的病媒蚊數量,然後適時調整放置位置讓設備能夠發揮最大效果。假設一個設置點的捕捉範圍是 10 公尺,運用現有的地理資訊系統可以輕易看出設置點的涵蓋範圍,要讓設置點確實涵蓋整個疫區相較於噴藥是容易的。

補蚊燈是針對蚊子叮咬的習性去設計,所以將補蚊燈設置在人經常出入的地點效果就會打折,因為人的吸引力還是大一些;但這個網友提到的想法則是針對蚊子產卵的習慣,蚊子應該會有就近找尋產卵地點的特性,誘使蚊子產卵的設備理論上在人經常出入的位置也是有效的,但也許需要實際驗證。

如果能夠借用實驗室針對埃及斑紋進行密集的測試,找出更恰當的溶液調配方式,應該就可以大量進行配置。配置點則可以主動發送問卷調查給所有疫區的民眾,請民眾提供適合放置的地點(像是樓梯間、陽台等,理想上能夠透過網路直接回報),然後預約適合的時間進行放置與未來的回收,這樣一來就有機會讓設備深入家戶進行長期的防疫。

總之,雖然 WHO 也是建議透過噴藥來降低病媒蚊指數,但噴藥的效果經過雨水沖刷後就會明顯消失,如果能夠搭配一些能夠長時間有效降低病媒蚊指數的設備配置,應該會有助於整體防疫工作的進行。而系統化的進行可以避免仰賴第一線經驗存在的盲點,希望在中央參與了這次防疫工作後能夠帶來更多系統化的支援,畢竟從世界趨勢看來蚊子的問題應該是需要長期抗戰的。

為什麼台南的那些水靜下來了?

登革熱快篩

今天(9/15)是我生日,然後上天給我的一個驚喜就是,我老婆得到登革熱了;下午快篩得到的結果是兩條線,接下來就是等衛生局通知進一步的化驗結果,以及後續預期可能的消毒安排。得知之後我也開始懷疑自己這兩天的疲倦是不是同樣原因造成,所以就跟著跑去診所檢驗,醫師表示因為我沒有發燒症狀,所以就將檢體送到衛生所檢驗,需要等個幾天才知道結果。

這也許就是墨菲定律吧,你越擔心害怕的事情就越會發生。

好吧,在開始恐慌之前,我想要繼續探討,為什麼台南的那些水靜下來了?戶樞不蠹、流水不腐,病媒蚊想要產卵,一定要有靜止的水,而這靜止的水哪裡來的?

臺南市北區天然災害潛勢地圖_600mm

科技部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有提供了一個 災害潛勢地圖網站( http://satis.ncdr.nat.gov.tw/Dmap/102Catalog-CountyTown.aspx ) ,打開這次登革熱疫情最嚴重的 台南市北區 ,當雨量超過 600 毫米時北區會有多個位置淹水深度達到 1~2 公尺,顯示這些區域地勢較低容易產生積水。

台南管線圖資

這些積水要匯流到低窪地區,除了河川之外就是透過地下管溝,特別是排水溝。雖然台南市在高雄氣爆後主動進行了地下管線透明化,也將管線的資料全部開放出來( http://data.tainan.gov.tw/dataset/pubpipe ),但嚴格來說這是自曝其短的動作,因為把資料實際畫出來顯得相當殘缺( http://kiang.github.io/TainanPipeline/ ),也不清楚個別管線的高低流向。值得欣慰的是,資料還在持續補齊當中

不確定有沒有這樣的設備,但如果可以有一種防水的衛星訊號紀錄設備,利用大雨時跟著水放流,透過記錄設備得到的資料也許可以跳脫現在這樣資料慢慢累積的進度。掌握水的流向就可以找出水流的瓶頸點,進一步去安排額外的排水工程或設備,提早避免積水發生。

楊宇帆在某篇新聞中的評論 ( http://www.peoplenews.tw/news/baaa9bf2-f99f-46e9-92f6-8d50b7dbd690 )

“台南登革熱的熱區在北區,這裡根本不是老舊市區,明明有很多新建物,原來北區本來就屬於低窪地區,早期有很多魚塭,後來魚塭被填起來蓋房子,建商貪快之下,根本沒做好排水導致廢水亂排,就容易在低窪處造成積水。”

263件違建

地底下的管線怎麼走驗證的確不太容易,但地面上的違建要想找出來就容易許多。違建在台南幾乎是司空見慣的東西,雖然早期的違建會有緩拆的規劃,但涉及公共安全的部份應該立即找出來檢驗,或是去檢討原始的排水設計是否能夠包容違建的存在,如果不行就應該責成相關單位或所有權人去改善。

在 2014 選舉過後,當許多縣市首長競相希望與台北市柯市長做類似的事情,台南也不例外。當柯市長說要拆違建的時候,台南也跟著想要拆,洋洋灑灑的列出 263 件違建 ( https://www.google.com/fusiontables/data?docid=1tucO7lq_3TOqkSlBNy_Jv2uDRwNtW-NGLK39rLHW#map:id=3 ),後來不知道什麼原因這份清單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清單只剩下 23 件( https://www.ptt.cc/bbs/Tainan/M.1421215667.A.409.html ),然後就沒有再看到後續執行的消息,所以大概遇到很大的難題吧。

台灣老人分佈地圖

再來就是人口結構問題,在 台灣老人分佈地圖 ( http://kiang.github.io/tw_population/ )中可以看到,這次登革熱疫情的熱區人口結構,大多都有著相當高比率的老年人口。許多的老人有著愛物惜物的習慣,所以家裡會堆一些明明已經用不到的東西,或是人家送的盆栽捨不得丟可以照顧的跟森林或菜園一樣,或是下雨的時候會用容器接下雨水進行家裡的清潔等等,這些習慣都有機會提供病媒蚊的溫床,目前能夠想到的解決方式大概只有開罰吧,因為這些老人最怕的就是被罰款。

除了因為人們習慣外,空地、空屋也都是可能造成積水的原因。空地的部份應該從地籍資料就可以取得,而空屋的部份內政部營建署有一份的低度使用(用電)住宅、新建餘屋(待售)住宅報告( http://pip.moi.gov.tw/V2/E/SCRE0104.aspx ),這份報告的原始資料應該值得作為防疫的參考。針對空地、空屋進行列管,適時的督促所有權人進行清理,應該可以減少一些病媒蚊的滋生。

最後就是各種管理工作缺乏系統化進行吧,不管是之前提到的 噴藥問題 還是眼前各種資料的產生,有許多頭痛醫頭的情況發生,讓許多人力物力無法被放在關鍵位置。系統的形成不會是眼前進行防疫工作的同時能夠產出,我其實悲觀的認為這次疫情的結束還是跟去年高雄一樣得仰賴氣溫的下降,但希望這段期間所做的努力能夠被完整的記錄與檢討,然後化為實質行動來避免下一次問題的發生。

至於老婆的病情,目前看起來還算輕微,從相關數據看起來我們應該不是產生重症的主要年齡層,加上應該沒有拖延就醫的情況,所以應該沒有那麼悲觀。不過病毒總是難以捉摸的,除了盡可能配合醫師進行治療外,我們已經試著加強個人的防疫工作,至少今天防蚊液又多買了幾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