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不用超級電腦,但需要維運

這兩天盧崑福議員在 10/26 的質詢內容引發了許多網路討論,當然討論過程大多集中在有疑慮的超級電腦定義,實際看質詢內容可以理解議員試著希望將研究資源留在台南成大,就這個出發點來說並不是那麼糟。

智慧城市的落實的確會需要大量的運算資源,因為布滿整個城市的各種感測器會產生大量資料,要想處理這些資料能夠有強大的電腦是有好處的;只是很多時候這些資料的分析並不需要立即產出結果,而且短期內不容易有固定的需求存在,面對偶發性的需求,善用現有的雲端服務資源即可,畢竟資訊設備買來卻使用率不高會有些可惜。

聊到智慧城市,許多人會聚焦在新的東西上面,事實上在既有的資訊架構上進行投資往往會有比較好的效果;像是在各種民眾需要申請的業務工作上,如果能夠落實各種不同資訊系統之間的串接,簡化表單填寫與業務流程,產生的效益可能會遠大於花大錢去投資新東西。

智慧城市的投資也不必然是大規模的預算,像是民間發起的空氣盒子計畫運用的設備就很便宜,如果能夠將這樣的感測設備放在固定路線的公車或公務車輛上,或是在布建無線上網熱點時一併納入,產生的數據就有機會提供給研究人員追蹤污染來源,或在偶發性污染發生時立即啟動反應機制而不是等待民眾通報,相信這樣的投資會更有意義。

而許多的投資在討論時都只考慮到建置成本,往往忽略了後續維運的重要性,像是上面聊到的空氣盒子設備,在民間廠商捐贈後市府相關單位並沒有立即的維運計畫銜接,導致許多設備慢慢故障或是中止服務(77/214);目前積極在布建的 Beacon 微定位裝置也是同樣問題,如果沒有後續維運計畫銜接,這些設備很可能在廠商計畫結束後一年內就陸續沒電,屆時已經發展的服務就會被迫中止,這樣子並不是好事。

我們希望科技的進展為生活帶來更多便利,但在那之前大家都需要充實自己的資訊素養,像是超級電腦,被濃縮的是處理時間,而不是把數千臺電腦濃縮成一台的概念。

評論

申請失業給付記錄

今天是失業的第一天,所以想要試試去申請這輩子第一次的失業給付,在拿到非自願離職證明書後就興沖沖的跑到台南就業服務中心,發現原來忘記帶很多東西。應該要準備下面東西:

  1. 非自願離職證明書
  2. 身份證
  3. 印章
  4. 戶口名簿(如果有扶養親屬)
  5. 銀行存摺

接著櫃台人員就拿給我一些表單填寫,包含下面幾個:

  1. 就業保險失業認定、失業給付申請書
  2. 失業認定服務檢視表
  3. 聲明書
  4. 失業認定離職原因訪談記錄表
  5. 求職登記表

櫃台人員表示,因為必須要證明有工作意願才能夠申請失業給付,所以除了非自願離職的認定外還得現場填寫求職登記。

接著櫃台人員依據我的求職登記找了一個適合的工作,他表示這個工作一定要去投遞履歷,然後在七天內繳回求職者介紹結果回覆卡;他幫我媒合的工作是財團法人樹谷文化基金會的執行長,所以我回家之後就把自己的履歷寄到他們信箱去。只是後來看了一下他們網站的介紹( http://www.tvf.org.tw/site_item_content_1.php?site_map_item_id=315 ),這個工作需要環境教育人員認證,應該會已讀不回吧?不過櫃台人員提到,只要投遞履歷後兩三天確認沒有回應,勾選 “等候雇主通知” 即可將求職者介紹結果回覆卡繳回。

最後就會拿到預約單、申請收執聯與一份就業保險給付的注意事項。櫃台人員表示,申請後 15 天內如果確認都沒有找到適合的工作,才會開始進行失業的認定,所以直接預約 12/15 回到就業服務中心;而通過失業認定後最快也要兩週時間才有辦法領取第一筆失業給付,很有可能下個月才有辦法領到第一次的失業給付。

失業給付是依據投保薪資,勞保的投保薪資上限為 45800 ,即使我過去的薪資比較高,也還是只能以這個數字為基礎;預設的給付比率為 60% ,扶養兩個以上可以加到 80% ,所以 36640 已經是一般情況下的最高值,最長給付六個月。

總之,今天開始要找新工作了,加油吧!

評論

從台南的資訊安全聊到數位治理

剛透過市長信箱通報了一個臺南市政府工務局的系統個資外洩問題,雖然回應表示這是系統安全漏洞也已經完成改善,但實際上這只是經手人員缺乏足夠資訊素養,並不是什麼系統安全漏洞;過去在處理登革熱地圖時也有遇到類似情況,經辦人員以為把試算表欄位隱藏就可以不被看到,就這樣流出了帶有病患個人資料的檔案。這兩次的事件不確定是否都只有我發現,但這些個人資料一旦流入了惡意使用者手裡,問題大概就會變得很棘手了。

在過去,資訊系統的出現主要是為了提高行政效率,因此資訊人員往往被定義為各種業務單位的輔助角色,很多時候就是業務單位人員兼任,加上業界給予專業資訊人員的待遇會比公務機關好,公務機關不容易留住專業的資訊人員,而這在過去封閉性資訊系統時代不會造成太大問題。

隨著網路的普及,現在許多公務機關的資訊系統頻繁的需要與網路世界互動,兼任或缺乏基本素養的資訊人員在這樣的環境中就變得異常危險,因為只要一個無心之過就會造成非常大的災難,像是民眾資料外流問題;而缺乏基礎知識會讓問題很難真的停損,因為補上了一個漏洞,隨時可能再開啟另外一個。

所以把網路線拔掉就好了嗎?現有資訊安全管理政策的確有這樣的味道,預設將所有連線關閉、發現異常情況直接中止設備存取網路等,這樣的作法的確降低了一些資訊安全問題,但也賠上了許多過去所累積的資訊系統資產,因為這些舊有資訊系統等不到資源去跟上資訊安全政策而選擇停擺,或是乾脆全部重新來過。

現在可以聽到的一些新名詞,像是大數據、人工智慧等等,其實很多的關鍵就在於資訊資產的累積,如果每次都需要重新來過,大概很難累積足夠的能量去發展這些東西;而資訊安全的問題,大多是因為經辦人員缺乏資訊素養,而非真的都可以歸咎於資訊系統開發廠商。

也因為網路的發達,過去政府資訊公開的作法已經不再能夠滿足這個時代的公民,所以衍生各種開放資料的政策,讓公民除了看到結論之外,更有機會追溯整個事件的細節;而也因為有能力接觸與處理細節資訊,公民不再像過去那樣被動接受政府的決策,而是希望政府將決策過程的資訊完整公開,然後用客觀的數據去檢驗決策甚至要求影響決策。

我們是一個剛從威權時代慢慢走向民主的國家,整個政府的體制還留有許多過去對於大政府的想像,這在網路時代勢必存在許多衝突;現有政治人物面對衝突的作法往往是倒退走,用過去的經驗要求人民必須聽信自己,即使這些人自己不懂也不會想要真的把它弄懂,因為權力的確還是掌握在這些人手上。

在這樣的情況下,去談論數位治理似乎就顯得有些尷尬,因為大部分的人還沒有這樣的概念與想像,許多政治人物做出了一個又一個數位治理的亮點,除了專有名詞沒有打錯之外,很多執行細節都跟客觀想像有著非常遠的差距。

我對於數位治理的想像在於一個小政府的樣態,政府的存在就是提供一個人民決策平台與維持各種決策的執行等,任何一個公民都可以在決策的任何一個時間點參與其中、並且深入細節,而資訊系統可以提供充分且可被驗證的資訊作為決策的參考,代議制度監督的功能遠大於決策,政策的可延續性會比亮點重要,我們不再需要選出一個偉人般的領導者,那些位置任何人坐了都不會改變這個國家最根本的基礎。

在這樣的想像中,政治人物應該釋出更多的權力讓人民參與決策,政府應該藉由各種方式強化人民的資訊與民主素養,而人民應該更大膽想像一個國家該有的樣貌並且去尋求最大共識。

我們當然還離這種想像太遙遠,眼前許多問題都是人民與政府之間缺乏互信,只是我們該努力的方向應該是不擇手段去奪取權力,還是應該持續找出一個共識然後期待當權者下放權力?不擇手段奪取權力之後我們還有辦法真的下放權力嗎?而當權者真的會因為人民的共識出現而交出自己的權力嗎?兩個方向之間應該還有更多可能存在,只是現實政治環境中已經出現了許多矛盾與衝突,不知道我們有沒有機會和平走到下一個里程碑。

但至少,個資外洩的漏洞又補上了一個,這算是有前進一小步吧?

評論

台南市優先拆除違建地圖上線

台南市優先拆除違建地圖網址: https://kiang.github.io/tainan_basecode/house/

2015 年,在台北因為違建衍生死亡事故後積極取締,台南在當時也宣佈跟進(*1),公佈了 263 筆的優先拆除違建資料;不過當天就在各方壓力下將已經公開的檔案移除,替換成 “已完成改善名單” ,裡面只有 25 筆資料(*2)。

因為新聞很大,所以當天公開的資料有網友備份後公開 (*3),當下有製作一個簡單的地圖呈現這些資料,只是後續沒有任何官方的更新,所以就沒有進一步處理。

2017-11-22 中和一所公寓因為遭人縱火而有 9 人死亡,這個公寓是頂樓加蓋且大量使用木造隔間後作為出租套房,台北一樣第一時間表示要更積極拆除管轄範圍內的頂樓違建(*4),但這次台南就沒有再次跟進了。

網友提醒我這個地圖裡的某一個違建根本沒有改善(*5),所以興起了整理這份資料的念頭。這份 263 筆的資料,經過整理後其實有 280 個門牌、地號,透過程式檢索後找到接近的點位標記在地圖上;這個地圖透過手機開啟時會標記目前所在位置(藍色圓點),可以藉此走訪鄰近的違建位置,了解看看目前是否已經改善。

違建問題其實一直很難有效解決,導致新增違建還是持續出現;一旦違建發生了傷亡事故,人們才會驚覺它存在的風險。只是即使台南市政府有意願著手解決這個問題,議員卻又透過各種理由進行施壓,刪除了大部分的預算讓拆除工作沒辦法順利進行,有時候想想,下一次發生在台南的違建傷亡事故,要算是誰的責任?還要犧牲多少生命,台南才有辦法給所有市民一個安心居住的環境?

*1. 台南新違建 第一波拆263件
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50105004248-260402
*2. 104年度第一波優先拆除違建(已完成改善名單)
http://data.tainan.gov.tw/dataset/illegal-structure
*3. 台南新違建 第一波拆263件!名單公佈了 趕快來搜尋一下
http://housebaba.tw/archives/4098
*4. 中和大火釀9死掀拆違建議題 柯文哲:頂樓加蓋一律拆除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71124/1058990.htm
*5. 最近經過其中某一個違建,它根本沒改善啊,而且看起來像是跟新聞一樣是屋頂加蓋+出租套房
https://www.ptt.cc/bbs/Tainan/M.1511722294.A.835.html

評論

我在時代力量的工作暫時告一個段落了

我已經離開時代力量的工作,現在開始時代力量台南黨部執行長的工作已經暫停,希望透過我陳情的朋友建議直接透過黨部聯絡方式,我的所有言行也不再代表時代力量,預計這個月底前會將所有交接工作完成。

我參與時代力量工作的確希望爭取參與 2018 的選舉,只是我希望成為一個自己能夠認同的候選人,而不是為了滿足大家對於一個候選人的期待去做各種事情;我努力的方向是讓關心的議題能夠有更好的發展,不過人們期待我能夠努力讓自己更像個候選人,這大概就是離開的關鍵吧。

我仍然支持時代力量的許多議題,只是不再以第一線的身份參與其中。

附圖是我女兒畫的,記得她第一次接觸畫畫這件事情時很害怕犯錯,所以一直央求我能夠幫她畫出各種圖案,但我大部分情況下拒絕了她,因為我希望她能夠自己找到畫畫的樂趣,而不是被我的想法所侷限;現在她已經能夠自己畫出接近自己想像的圖案,可能比我自己畫的都好,這樣子的成果大概就值得我驕傲了吧。

我所熟悉的是各種資訊工具的應用,接下來我依舊會用這些去關心各種議題;只是因為我並不是衣食無虞的背景,大概沒辦法再用所有的時間去做,就期待有更多人願意站出來關心腳下這塊土地上的各種問題吧。

評論

由人定義政治,還是由政治定義人

在短暫走到第一線參與政治工作後,這個問題就經常浮現在腦海中,因為每當說出自己對政治的想像時,總不難聽到人們基於政治現實的各種觀點;當你說著政治人物應該擁有正常的生活時,人們會告訴你,眼前的政治人物都為了工作犧牲了自己的生活,你這樣怎麼跟他們比?

政治環境改變是一條漫長的路,許多人以為短暫的犧牲可以換取長遠的進展,但實際上往往是大部分的犧牲只有少部份人有機會往前一小步,然後這些前進的人繼續為了往前而繼續犧牲更多,最後除了政治工作變得一無所有,為了不犧牲自己的政治地位,犧牲的就是自己的初衷,這也就是我們看到的目前民主進步黨對外表現的樣態。

人們對於政治工作者的期待,以及政治工作者最終偏離人們的期待,這些都是人性使然,如果期待改變這樣的惡性循環,最理想的作法大概是讓一般民眾也能夠意識到,自己才是政治的主體,基於這個主體該做的事情不是把期望託付出去就不去關心,很多時候甚至必須參與到其中,才有辦法確保期望的目標有機會達到。

在 318 是我第一次比較深入參與政治性活動,當時的群情激憤讓我覺得自己該做些什麼,做著做著也就做到了現在,對我而言最大的犧牲大概就是機會成本吧,如果沒有跳進這個圈子,我應該還是可以過著相對舒適的生活,偶爾出國去讓自己放空一下;只是在回顧自己參與的過程時,我自己歸納是為了這個家庭去參與政治,因此維持家庭生活是我參與政治工作的底限,一旦犧牲了家庭生活我也就沒有參與政治工作的原動力,這樣的堅持大概是人們最難以理解的地方。

我不是長期從事政治工作的人,政治學的書大概也沒翻過幾本,對於各種事物的判斷往往基於過去工作的經驗;我當過倉庫搬運工人、當過業務、當過技術主管也當過公司負責人,幸運的有機會體驗各種不同的人生,能夠走到今天也就是因為認為自己是生命的主體,所以脫離舒適圈對於我而言並不是很大的門檻,最大的門檻大概就是迎合大多數人的期待。

走到你的眼前,做出你期待的動作,說出你期待的話語,這是現有政治的樣態;我對於政治人物的期待是,你不需要走到我的眼前,不需要說出滿嘴的好聽話,你只要做好你該做的事情我就會支持,而我也會持續看著你做的。

也就基於自己的期待,我在政治工作進行的方式就是關心以及參與各種議題的發展,是否成為一個受歡迎的人就不是我努力的目標,這大概是很多人不滿的地方。我的人生是從泥沼爬出來的過程,許多的激情早已經在過程中消磨殆盡,對於生命的期待也就顯得單純許多;也因為期待的不多,所以對於少數的期待有著異於常人的堅持,對比其他外在的表現會有很大的落差,這大概是另外一個問題點。

政治工作一段接著一段,我在意的還是那些具體的議題;至於什麼時候可以有著自己定義的政治環境,也許真的得花上一輩子吧。

評論

在台南,我所想要實現的改變

剛剛吃早餐時,女兒因為鬧脾氣在哭,我拿一篇網路翻到的新聞給她
“你看,後火車站有超大的扭蛋車耶,你最愛的扭蛋耶”

就如同一般小孩一樣,因為被有趣的東西吸引,她不再哭了,轉而央求我們帶她去。
“爸爸今天要上班,妳趕快吃早餐,晚點媽媽就可以帶你們去”

在時代力量台南黨部,我們為了接觸更多平常上班的人,所以星期六必須上班。不過不太一樣的地方是,我們一樣遵循了勞基法施行週休二日,我們固定日與一休息,以目前所知的資訊,大概整個台南只有我們堅持照著勞基法規定走,聽聞過許多台南參與政治工作的朋友因此排擠了家庭與生活,最後在取捨之間選擇了政治工作而讓家庭慢慢出現了問題。

最近立法院又開始討論一例一休的修法,在林淑芬委員(*1)的發言中,她提到自己參與政治的生活是這樣

“我禮拜一到禮拜五在這裡開會,禮拜一到禮拜五的晚上跑攤。我沒有辦法去給我的小孩子關心他的學業、課業,我從來沒有給他簽過字啦!老實說! 禮拜六、禮拜日我還要去跑攤。”

其實有在接觸政治工作的朋友大概對於這樣的行程安排都覺得很正常,因為跑更勤的人不在少數;而問題也就在於,當你覺得政治人物這樣子安排行程正常,那麼你就很難期待他們能夠維護正常的勞動權益法規,因為對他們來說,勞基法再怎麼規定他們的生活也還是不會改變,他們很難體會一個正常家庭對於勞動權益的需求為何,自然就會提出一個又一個令大家感到驚恐的勞基法修正案。

“林委員,回家陪陪孩子吧,即使你沒有出現在我們的面前,我們一樣會關注且支持你所做的”

這句話,如果有機會從林委員選區的選民口中講出來,那麼我們的政治文化才有機會改變,而我們期待的改變也才有機會落實在各種法規中。

同樣的在台南,在我們關心一般民眾的勞動權益同時,我也希望我們自身的勞動權益可以獲得重視;也希望更多民眾了解,當從事政治工作的人們處於合理的工作環境中,這些人才有辦法和民眾站在一起去維護合理的勞動權益,或是推出其他各種民眾期待的政策。

進一步的,我希望台南的朋友願意跟我們一起學著使用新的方式交流彼此資訊,像是透過網路上的服務告訴我們你所在區域的各種大小事,讓我們可以透過有效率的方式去安排人力與資源,這樣一來我們才不會像傳統政治人物那樣必須安排時間在固定地點等待民眾上門陳情,我們就可以服務更多的朋友。

我們也希望政治工作不再是單向的,除了期待更多民眾有空多關心生活周遭之外,一些平常零碎的時間我們也希望大家願意拿來幫助在地發展,就像是即將在今天下午進行的小松活動(*2),其實廟會路線繪製是個很簡單的工作,已經熟悉使用電腦的人可能不需要十分鐘就可以完成一個路線繪製工作,但如果我們有機會找來一百個朋友,每個人幫忙畫出十條路線,那麼台南整個年度的廟會路線就可以被數位化,接著更多人就不再需要盲目的安排自己行程,而因為廟會衍生的問題就有機會獲得些許改善。

近來因為民進黨市長候選人初選,各個候選人極盡所能的提出各種牛肉政見,只是除了那些光鮮亮麗的數字,很少有人去探討這些政見背後的資源怎麼來?執行這些政見會排擠哪些已經在進行中的政策或是福利?即使是目前議會的大部分議員,對於市府的政策也很少有深入的研究與批評,這也是我想要改變的地方。

我想要做的也很簡單,就延續過去賴市長任內提過的開放政府、開放決策與開放資料,只是跟過去不一樣的是,我想要有機會扎實的做,而不是只有亮點。

台南市議會截至目前為止公開的議案資訊都沒有完整的附件與參考資料、各種在議會中進行的市府施政報告資料也是選擇性公開,我希望這些資訊全部放上網路作為開放政府的第一步。

台南市政府過去針對市政中心進行審議產出三個選項,我認為市府應該先準備充分的資訊去說服各地區人民,為什麼我們需要一個新的市政中心?我過去就提過了,新市政中心蓋在網路最好(*3)。

目前台南開放資料已經有些成果,只是希望有機會趕上台中的腳步(*4),將民眾需要且關鍵的資料轉為開放資料,像是都市計畫圖、地籍圖或住址座標等,過去討論這些資料經常卡在規費法與議會,希望我們有機會進去把這個枷鎖打開。

我所想要實現的改變,是不是你所期待的改變?接下來我們希望有更多機會去傾聽,你所期待的改變是什麼?而為了讓改變發生,我走出了自己的舒適圈正式參與時代力量的運作,而你是否願意運用一點零碎的時間,不管是跟我們一起走上街頭,或是運用資訊工具關心在地,讓台南的改變成真!

*1. 林淑芬委員發言逐字稿 –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509709419.A.BC6.html
*2. 時代力量台南小松 01 –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351510875301727/
*3. 台南新市政中心蓋在哪裡好?我覺得蓋在網路最好 – http://k.olc.tw/2015/05/台南新市政中心蓋在哪裡好?我覺得蓋在網路最好/
*4. 台中市政府數位地圖館 – http://gishub.taichung.gov.tw/

評論

台南公車行駛記錄觀察

在 10/09 與 10/14 分別於新營、永康發生了兩起公車因為司機身體狀態不佳衍生的事故,在跟同事聊到這個議題後我就試著撰寫程式蒐集台南公車的即時動態資料,想要藉此觀察公車的勤務狀況。目前初步蒐集了 10/17 ~ 11/01 的資料,並且做了一些簡單的統計與觀察。

蒐集資料存放位置: https://github.com/kiang/TainanBus

report.csv

初步發現了一些不合理的地方:

  • 0右 公車單趟出勤的時間會高達 12~17 小時,這個情況研判是公車並未在單趟路線結束時切換系統,因為就公車路線看來並沒有這麼長的距離
  • 公車單趟行駛超過 4 小時的情況很多,更甚者有許多超過 8 小時的情況,以目前所知台南公車並沒有途中切換司機的制度,因此有不少司機經常處於過度勞動的情況下
  • 許多路線的行駛距離很長,而且不一定只出現在幹線公車上,行駛距離長衍生的問題除了值勤時間長之外,也許需要思考對應的效益問題,或是參考台中的作法在部份班次採取跳蛙式安排

因為沒有實際的司機班表可以參考,所以我進一步依據車牌去整理個別車牌的每日出勤時間。

report03.csv

如果每台公車在當天的司機是固定的,那麼除了上述行駛時間過長的問題外,還有出勤時間的問題存在,這樣的假設希望是錯誤的。

公車行駛在市區道路中,如果司機的精神狀態不佳,其實很容易衍生公共安全;我們在期待公車路線涵蓋率提高的同時,應該要關心司機是否有過度勞動的情況,安全應該優先於方便才是。

在兩次事故後,並未看到市府針對司機的勞動環境提出檢討,只要求司機必須進行健康檢查與增加保險,而議會也只有聽聞議員要求公車路線不能夠減班,所以只有我覺得台南公車司機的勞動環境不合理嗎?

月底再次發生了一個類似的公車事故,雖然發生在新北市,但這樣一再發生的事故應該要有更全面的檢討才是,而不是將市民的便利建構在壓迫的工作環境之上;繼續下去只怕事故衍生的傷亡會越來越多,我們還要犧牲多少生命才能夠重視勞動環境的合理性?

相關報導:

  • “台南新營區今天發生一起公車撞證券行車禍,李姓司機(41歲)當場無呼吸心跳,送醫搶救,6名乘客皆輕傷。”
    https://tw.appledaily.com/new/realtime/20171009/1219192/
  • “蘇姓司機中午駕駛公車,行經中正北路,轉進新行街後,因身體不適減慢車速,整個人趴在方向盤上,擦撞停在路旁兩輛小客車,幸好車上無乘客,小客車車主見狀趕緊報案,蘇姓司機被送往永康奇美醫院後,下午二點多仍宣告不治身亡。”
    http://news.ltn.com.tw/news/society/breakingnews/2222662
  • “台南地區本月傳出2起公車司機因身體不適肇事,南市交通局表示,現已開始研議辦法,明年將要求客運業者將高危險族群駕駛列冊,並一律強制司機每年做1次健康檢查,業者也需加保第三體傷財損和乘客體傷險。”
    https://udn.com/news/story/7326/2788515
  • “今天上午5時許發生在新北市新莊區的617路公車衝撞大樓起火燃燒案,警方初步調查研判是因為41歲何姓駕駛健康因素,身體突發不適造成的意外,幸好才剛開出總站沒多久,且一大清早沒有乘客,只有司機1人受傷。”
    https://udn.com/news/story/7315/2788446
評論

2018民進黨台南市長參選人電視辯論會 摘要記錄

記錄影片: https://www.facebook.com/ftvnews53/videos/10155547376025901/

個人摘要記錄

申論

陳亭妃
* 解決邊緣化問題,提出行動政府方案
* 五大觀光軸線
* 科技三軸 – 後壁、南科、綠色能源專區

黃偉哲
* 幸福城市
– 子女有能力孝順父母
– 長輩可以得到照顧
– 年輕人有勞動條件保障
– 創業者有新創的空間、創業基金的貸款
– 農民不需要擔心產銷問題

顏純左
* 完成賴清德市長尚未完成的建設
* 毒品趕出校園
* 老人照顧、托嬰補助
* 新營不要被邊緣化
* 台南植物園
* 新營建立道教學校

李俊毅
* 解決停車位問題,給我停車場不要拖吊場

王定宇
* 十年後我們要留下什麼樣的城市?

葉宜津
* 第一個要做的就是路平,城鄉透過交通網路共同發展,縮小城鄉差距
* 試辦民營公共托育,六歲以下一個人一個月三千塊育兒津貼
* 帶團隊向歐洲召商

專家提問:許忠信

平均每人每月可支配所得 23900 ,排名 14 ,澎湖、苗栗、花蓮都比我們高,很多天賦都沒有開發,一年預算 848 億,負債 1007 億,有限財源如何發展?

1. 台南兵工廠 20 公頃,荒廢 25 年,市政府規劃 2018 設立公園、圖書館與商業區,但是目前商業區已經不被看好,台南公園已經 15 甲地,真的需要另外一個公園嗎?市立圖書館也在旁邊,真的要拿來做圖書館?
2. 白河、六甲、大內、左鎮過去都靠風景區路過的觀光客,但各種新興道路開闢後觀光客不再路過這些地方,如何振興這些地方的經濟?
3. 安平魚光島沒有開發,七股魚塭、將軍七鯤鯓都遇到國有財產局認定國有,現在這些居民都只是租用土地無法開發、政府也沒有進一步安排開發,

黃偉哲
延伸問題,但沒有提到解法。

顏純左
針對 2. 回應
1. 溪北要有大學分校
2. 道教學校
3. 台南植物園
4. 農漁產品冷凍加工廠
5. 山區醫療資源希望中央比照日本時代,要求在山區設置診所
6. 玉井、佳里、麻豆要有一個藝文中心

李俊毅
需要有整個面的都更,地方要有魄力
山區發展問題出在法令限制,市政府應該要鬆綁
濱海地區財產權應該透過都市開發,市府介入重新分配給人民
魚光島應該作為第一個完全綠能的觀光島

王定宇
兵配廠適合作為文創基地
水保區要適度解編
四條東西向重要道路廊帶可以不必全然以觀光為基礎

葉宜津
反對兵配場設置商業區,但希望透過向歐洲招商解決在地缺乏產業與工作機會問題,兵配場應該作為大型展場

陳亭妃
兵配場哪一個是適合的,當選後一定會好好處理

專家提問:張復聚

關於教育,羅馬字教學問題,這關係到台灣的國際競爭力、英語學習的效率、台灣母語保存與發展,羅馬字也是拉丁字,可以拿來寫與學習全世界語言,目前教育部制定的拼音方案就是羅馬字,但學校都沒在教,羅馬字是提昇競爭力很重要的工具。中國漢語拼音就是羅馬字所以有相對優勢,我們一直用ㄅㄆㄇ只能拿來學漢字,比日本字還差。2014越南暴動台商有受傷,2012去考察台商提到不會羅馬字無法學習越南字,所以僱用中國人進行管理,陸續造成很多問題。以前唸書都學ㄅㄆㄇ,現在都直接教漢字,學習效果很差,我們母語 30 年內都會消失,因為家裡都沒在說,母語一旦消失就會讓文化消失。

是否贊成在國小編寫與教育台語、客語的羅馬拼音教材?

顏純左
1. 說台語需要普遍化,讓 30 歲以下家長願意在家裡講母語
2. 國小四年級開始可以用羅馬拼音學習文字
3. 先應該有台語文字出現

李俊毅
這件事我沒有研究,這不是單純一個城市能夠處理,我比較重視孩子的競爭力,也就是英語能力,希望國中小可以全面實施交換學生。幼兒教育公立化是另一個目標

王定宇
台語文教育不管用哪個系統,應該讓國小的母語必修延伸到國中,教審會應該召開專家會議研究統一的台語文系統。台南除了本土語言,更應該走向國際化,全英文教育相當重要,國際學校目前只有外國國籍的學生可以入學很荒謬應該改變

葉宜津
百分之百支持張社長想法,台灣作為基地吸引歐洲廠商共同投資東南亞,孩子應該一開始就學習羅馬拼音而不是ㄅㄆㄇ

陳亭妃
母語教育應該由 6 年延伸到 9 年

黃偉哲
幼兒園、小一學習ㄅㄆㄇ時同時可以學習羅馬拼音,台南過去有第二官方語言辦公室,羅馬拼音可以作為推廣第二官方語言很好的工具,落實方式跟專家共同推動

– 現場抽籤回應 –

李俊毅 – 2
強化台南市招商、促進工商發展,有哪些具體構想?
築巢迎鳥,停車場問題造成商圈萎縮,六心十箭

王定宇 – 5
台南自然增加率是負的,對改善人口結構有何主張?
1. 出生率偏低,幫助年輕人在台南市生兒育女,公立幼托比率偏低,希望普設公立幼兒園外,都市區找私立幼兒園合作讓政府補助公私立差額,提高所得稅抵免
2. 5+2產業在歸仁綠能園區的發展可以帶來就業機會
3. 偏鄉區域強化基礎設施

葉宜津 – 4
對台南市債務減免,開源節流增加總預算有何想法?
台南閒置土地可以透過歐洲招商進行投資開發,善用新住民語言優勢向東南亞做生意
育兒津貼可以帶來人口紅利,應該支持

陳亭妃 – 1
對以市長身份訪中與親中愛台說法,有何主張?
絕對支持城市外交,全世界的城市都應該努力,包括中國。

黃偉哲 – 3
如何看待南鐵東移案?將怎樣推動台南市鐵路地下化?
對於公共建設主張資訊公開透明、社會充分溝通、尊重多數意見、傾聽少數意見。希望可以做更多的溝通,即使已經動工也還是持續溝通。安置方案、補償條件、工程工法是否能照顧大多數人、地下化騰出的土地如何運用等應該有更多討論。

顏純左 – 6
前瞻挹注台南,怎將前瞻基礎建設效益擴展至最大?
只有講前瞻建設的項目編列的理由與故事,沒有 “效益擴展”

結論

葉宜津
歐洲招商,讓孩子學羅馬拼音,兵配場規劃作為國際展場,六歲以下一個人三千

王定宇
大公所小市府化解邊緣化問題,改善整體交通後可以讓人口往第二圈移動

李俊毅
補助老人健保費,凍漲房屋稅,普設停車場,公立幼兒園

顏純左
用行動關心台南而非上電視用嘴巴

黃偉哲
跟賴清德很麻吉,當選市長會用人唯才

陳亭妃
市政顧問會找到各領域的專才協助,五大文化觀光軸,科技三軸,農業漁業產銷中心,市區公車捷運化、郊區運輸多元化,教育、長照

評論

五年後的中西區,台灣第一個步行城市

漫遊府城歡樂多

台南是個很早就存在的都會區,因此留存了許多早期的建築規劃,這些規劃從現在的觀點去看會少了很多都市的基本配備,像是寬敞的道路或充裕的停車空間等;但也因為它保留了許多早期的建物,文化成了這個地方吸引人的關鍵,也號稱因為文化得以進行縣市合併升格為直轄市,成為六都中唯一一個非以居住人口為首要條件的直轄市。只是隨著都市的發展,慢慢出現了許多新舊之間的衝突,最大的挑戰就是道路狹小所造成的交通問題。

在端傳媒的文章( 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160229-culture-column-ron/ )中,作者聊到日本京都在思考解決四条通的交通問題時做了不一樣的選擇,他們將原有的車道縮減一半用來擴大人行道,藉此讓有限的道路空間可以讓更多人使用。在 9/17 參與「五年後的中西區 大家出來講」願景工作坊( https://npptw.org/VC9llk )時,分組討論中跟組員發想的結果,希望有機會學習他們,讓中西區成為台灣第一個以步行為優先的城市。

當時組員共同以主辦單位提供的中西區地圖為底進行手繪,這兩天試著把手繪版本轉換成數位版本。

網址: https://kiang.github.io/tainan_basecode/wc_lines/

在地圖中,綠色實線就是依據當時手繪版本製作,紅色邊框的灰色區域是臺南市文化局所公告的歷史街區範圍,藍色線是公車路線,而黃色標記則是 Tbike 的租借站。

綠色線路的基本想法是人們從火車站出來之後就可以步行走訪大部分熱門景點,因此從火車站出來後沿中山路到圓環接中正路是主要的基礎,當時的討論甚至希望中正路末端的運河邊,有機會的話能夠建一個碼頭讓人們可以搭船從運河前往安平區景點,回味早期的水陸接駁過程。在這條線往兩邊延伸則是去連結各種傳統巷道,如果能夠,希望所有繪製路線都有機會拓寬人行空間,讓人們真的能夠漫步在文化古都中。

一個城市的發展最重要的就是核心價值,既然我們以文化為題升格為直轄市,我們理應將文化視為不可取代的中心去討論城市的發展。大量闢建步行空間後,舊城區無法拓寬的道路就可以容納更多人,沿途的商家隨著行人穿越也會直接受益,這才是值得我們去發展的方向。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