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5/28)原則上會完成國會改革關鍵法案的三讀程序,立法院外乃至於全國各地都有出現抗議集會情況,其實能夠有這麼多人關心一個法案的制定過程在民主國家是件好事;只是想要問問,你真的知道自己在抗議什麼嗎?我初步歸納下面三個方向並且一一解釋。
抗議國會改革法案相關法條,像是藐視國會罪與聽證調查程序
抗議立法院程序粗暴,充滿黑箱
抗議這次國會改革民眾黨與國民黨合作推動
國會改革這件事,其實早在 1993, 2012, 2016 年民進黨就有提出過相關修法的草案,聽證調查程序並不是新的東西,過去的版本也有更嚴苛的懲罰條款存在;以 1993 年《立法院聽證調查法》草案為例,聽證會證人拒絕作證處 1 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新台幣 10 萬元以下罰鍰,如果發現有虛偽陳述則是處 7 年以下有期徒刑,對比現在完成 2 讀版本,在虛偽陳述的罰則是 20 萬元以下罰鍰,其實已經限縮非常多。
藐視國會罪是這次修法比較新的東西,主要原因是過去政府官員在立法院接受質詢時會有說謊、拒絕回應甚至反質詢的情況,現有法規顯然沒辦法有效約束被質詢官員,因此需要進一步提高立法院質詢的效力;而這樣的法規並非台灣獨創,英美法德日等國家都有相關法條,懲罰也比目前我們完成二讀版本嚴重。許多抗議現場會看到 “我藐視國會” 這樣的標語,事實上藐視國會罪清楚定義了只針對被質詢人,而也只有政府官員有被質詢義務,因此不會有隨便一個民眾就被定罪的情況發生。
許多抗議民眾聚焦在立法程序的黑箱問題,只是現在對比太陽花學運當時的情況已經進步很多,最大的差異就是立法院 IVOD 直播錄影系統的建置,任何人都可以即時或回顧委員會、黨團協商與院會的全程錄影,國會改革法案的討論歷經 2 次委員會、 3 次公聽會、 1 次委員會協商與 2 次院長協商,這些過程都可以找到完整錄影與文字記錄,光是各立法委員的發言時間就累積超過 7 小時,其中民進黨立委發言就佔了近 4 小時(*1)。
黨團協商沒有共識後一個月直接進入院會表決,如果認為這是黑箱,那麼過去 8 年早就該站出來反對,因為這個規則是民進黨在立院多數時訂下,也因為這個規則從第 9 屆立法院開始,大量朝野沒有共識的法案都完成三讀,依據 “我國立法院黨團協商的制度變遷與制度化” 這份研究,立法院沒有共識卻完成三讀的法案數量,從第 8 屆的 40 個成長到第 9 屆的 558 個,成長了近 14 倍(*2),而且國會改革法案在委員會期間並沒有發生全案保留直接送黨團協商的情形,顯然不該用黑箱來批評這次國會改革法案。
至於這次國會改革由民眾黨與國民黨合作推動,民主國家在野黨合作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只是過去往往出現弱弱相殘的情況而讓執政者得以逃避監督,眼前在野黨能夠攜手合作才能夠有效發揮制衡的效果,從民進黨用各種方式想要破壞這個合作關係看來這個制衡顯然發揮了效果;更不用說的是,民進黨 8 年完全執政期間,國會改革法案完全沒有進展,這可是民進黨在執政前的共同政見,這個政見不只跳票了,民進黨還從國會改革的擁護者變成了阻擋者,這樣 180 度的態度轉變才是應該要被譴責的。
我們的立法院離一般民主國家常態的確還有很大的差距,但是對比太陽花學運當時的情形,現在的透明度已經進步非常多,許多立法過程的疑問都可以找到對應的錄影與文字記錄,只是大部份站在抗議現場的民眾顯然沒有好好看完;糟糕的是,民進黨掌握了媒體與發言優勢,濫用了這樣的資訊落差,加上網路時代資訊傳播快速,透過錯誤的資訊驅動民眾站上街頭,加深了社會的對立氣氛,執政黨鼓勵民眾上街批判在野黨這不像是個民主國家會發生的事情。
*1. 2024國會改革發言懶人包 https://g0v.hackmd.io/@kiang/2024_parliament_reforms_clips
*2. 我國立法院黨團協商的制度變遷與制度化 https://politics.ntu.edu.tw/psr/?post_type=chinese&p=47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