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素材取自 http://design.iing.tw/
最近亞洲矽谷鬧的沸沸洋洋,因為又看到大量投資在硬體建設的 “亮點” ,但實際上台灣迫切需要的應該是軟體建設,像是法規、教育與網路基礎建設等,這些底層的東西只要能夠完備,硬體建設自然會有廠商投資,畢竟矽谷並不是靠政府力推產生的,自然也很難預期政府力推可以生出另外一個亞洲矽谷。
看了 Anita Huang 所翻譯的 “新加坡外交部長暨智慧國家專案主席 維文博士於創新科技展開幕式演講” 一文( https://www.facebook.com/10154255562328718 ),其中提到
“監管沙盒為創業家提供友善便利的環境,不必申請執照或許可證就能測試新想法。我們只會在各位的規模變得夠大、夠成功,在整個金融體系中扮演關鍵角色時才會開始介入。開放,將為創業家提供更寬廣的機會,到新加坡自由創業,各展實力攻佔市場。”
對比我們近來對 Uber, Airbnb 等新創服務的作法,感受就會有明顯的差異。縱使其中也許有些美化的成份存在,總覺得這才是一個政府該有的態度,而不是在追逐民眾能夠琅琅上口的 “亮點” 。
回到自己所熟悉的位置,聊聊自己從臺南市政府資訊中心角度看到的問題。
資訊中心正在進行明年度預算的先期審核,雖然看起來資訊中心掌管了大部分的資訊建設,但實際上並沒有足夠的人力去深入每個預算項目細節;許多預算項目其實可以集中進行採購或整併後共同開發來達到綜效,但目前是各局處自行規劃、自行採購,很多資源被浪費在冗長且重複的行政程序中。現有作法給予各單位很大的發揮空間,但資訊建設的重點在於後續長期的維運,很多專案就是因為後續維運預算遭到其他項目排擠,導致沒辦法隨著時間去累積資訊系統效益,但這問題其實在規劃階段就可以預見。
資訊中心參與的幾個 “亮點” 計畫包括開放政府、開放資料與智慧城市等,許多人誤以為這些新名詞都是電腦資訊相關就認為應該由資訊中心負責,但事實上這些計畫都是在考驗府內跨局處溝通與協調能力,重點應該是文化的塑造而非吹噓使用的資訊技術。
開放政府應該期待開放文化深植整個政府的程序,逐一檢視與民眾息息相關的業務項目,從頭去思考人民關注與參與的可能。以都市計畫為例,現在大多倚賴專業人員經手大部分流程,一般民眾或甚至受影響的民眾能夠表達意見的機會太少,導致爭議與抗爭不斷。事實上一個理想的都市計畫,專業人員應該是走入人群去塑造一種對都市未來的想像,以漸進的雛型去跟民眾溝通,進一步從民眾的角度去思考當公有建設影響私人資產時該如何解套。許多人會批評這樣會讓程序太過冗長,但事實上都市計畫的影響本來就是動輒數十年甚至上百年,而且溝通的默契一旦建立,並不是每個計畫都會經過冗長的程序,因為許多已經建立的共識是可以被沿用的。
許多人混淆了開放資料與政府資訊公開的意義,開放資料很多時候是希望達到機器對機器的公開,也就是說個別資料從源頭的蒐集開始就透過資訊系統進行,確認可以開放的範圍後運用自動化的程式定時釋出資料,而民眾也可以運用資訊技術接收這些資料進行自動化的處理,整個過程重複性高的部份都該交給資訊系統進行,而不是設定鬧鐘時間到了就提醒某個人整理資料。因此執行開放資料首要工作就是盤點已經建置的資訊系統,資訊中心也的確是這樣子在進行,只是盤點工作目前是由各局處自我盤點,許多時候礙於執行業務的人並不熟悉資訊技術,或是個別單位並沒有一個熟悉所有管轄業務範圍的資訊人員,導致這個盤點工作並不是很能夠達到預期效果。
智慧城市應該是善用智慧的城市,而不是把智慧兩個字侷限在看起來亮眼的新資訊名詞,因此跟開放資料一樣可以同時進行資訊系統的盤點工作,只是盤點的目標在於清楚知道已經擁有的資料,然後去思考隨著資訊技術進步能夠做什麼樣的延伸與連結。事實上大部分政府的資訊系統都缺乏連結,即使是業務高度相關的單位之間也很容易發現兩個單位幾乎是平行世界。以經手過的資料為例,地政局掌管了土地與建物的所有資料,而民政局則是負責建物門牌的發放,理論上這兩個單位所負責的資料應該可以輕易串連,但實際上卻是因為各種因素導致資料並未同步更新,取得資料希望應用時就會很容易發現衝突。
其實政府單位能夠關注趨勢不是壞事,但很多時候個別新名詞的出現背後都有相當內涵存在,並不是喊出口號就表示跟上時代;充實內涵這件事情經常需要長時間的累積,主導決策的人經常想要喊出新的口號、新的亮點,除了導致下面的人疲於奔命,無法落實個別口號的內涵也會讓用心經營的人灰心離去,慢慢的只會剩下跟著喊口號卻無法做事的人,這也就是前一陣子網路在流傳的死海效應吧。
點亮台灣,應該是以人為根本,這個人不只是一般民眾,更是身處於公務體系中的每一份子;如何讓這些人願意站出來讓自己發光照亮台灣才是應該思考的問題,而不是繼續像過去一樣讓政治淪為呼口號、搶鋒頭。如果政治人物繼續這樣子將光環拉到自己身上,大概可以預期接下來只會剩下那些隨時會熄滅的亮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