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工廠火警消防員傷亡,資訊面可以改進的地方

前天(9/22)發生在屏東的工廠大火,消防員第一時間逼近火場時遇到爆炸,導致消防員4人殉職與10人輕重傷,這個事件背後有許多可以探討的地方,我就自己擅長的資訊層面去切入探討。

台灣在工廠危險物品管理是有申報制度的,經濟部也有建置資訊系統提供廠商進行申報,只是其中的配置圖都還是以手繪圖檔為主,現在的資訊技術已經不難做到精確標記;在向量工廠平面圖中產製精準定位,這個資訊可以在救災需求發生時,透過電腦快速計算出具有風險的範圍,讓消防員不再需要看著平面圖猜想。

但其實,目前縣市政府的資訊落差頗大,在台北已經可以在前往救災現場過程透過手中平板電腦取得災害現場的各項資訊,目前並不清楚屏東消防單位是否有這樣的資訊整合能力,如果連基本的平面圖、危險品配置圖都沒辦法第一時間取得,大概還是沒辦法避免救災單位人員站在高風險區域。

即使存在通報機制,以目前普遍缺乏足額稽查人力的情況,業者抱者僥倖心態便宜行事似乎不難預期,要在既有的結構尋求突破就需要仰賴吹哨者;吹哨者除了制度的保護,更進一步的要擴大吹哨者的基數,也就是工廠危險物品申報資訊應該盡可能公開,這樣一來出入工廠的每個人都有機會協助監督申報資料是否正確與即時,畢竟這些人本來就有強烈動機去關心自己安危。

網路討論也有更多關於事發地點的負面資訊,如果資訊屬實,該工廠原本就缺乏合理的勞動環境,行政裁罰並沒有發揮嚇阻的效果;雖然在法規設計本來就提供了足夠的力道,但實際執行往往存在各種非預期的干擾,這樣的干擾也跟危險品通報一樣,更透明的資訊才能避免干擾持續存在,除了裁罰資訊外,進一步公開工廠稽查場次等細節,有助於透過吹哨機制產生更大的約束能力,但根本的稽查人力短缺還是需要想辦法解決。

這個事件還可以看到勞資不對等的情況,無論是工廠員工或是消防員,台灣一直缺乏強而有力的工會機制去平衡,除了鼓勵工廠員工加入工會,也應該要讓消防員乃至於各級公務人員組成工會,讓法規的灰色地帶得以在平衡的基礎上進行協調,進而避免勞動環境持續惡化產生的苦果。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