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電共生算算看

這兩天很流行算算術,不過我們換個題目,算算看經濟部自豪的漁電共生數字;依據經濟部臉書宣傳,在台南的日運漁電共生案場,最近收成的數字有近萬尾烏魚產出超過三千斤的烏魚子,照片拍的蠻好看的。

不過日運案場佔地 57 公頃,一般為取烏魚子放養每公頃 2,000~3,000 尾,所以如果這片土地作為完整的烏魚養殖場可以收成 57 * 2000 = 114,000 ,萬尾只是預估收成的 9% 左右;依法漁電共生應該要維持七成的產量,但是單就 9% 這個數字是遠不及法規要求的。

當然,日運案場不會只有這樣一個的收成數字,只是我們很難從其他公開資料得知個別案場是依據什麼法規設置、對應的承諾事項等等,自然很難檢驗漁獲數字是否符合法規要求;更嚴重的地方是,很多台南的案場是以地層下陷區法規,完全沒有漁獲的要求,也就衍生很多時候我們到一個魚塭轉為太陽光電的案場卻看不到任何養魚的跡象。

經濟部或台南市政府經常拿漁電共生來美化光電政策,但其實有更多案場實際上只有種電沒有繼續養魚,甚至申報的漁獲數字都跟實際有明顯出入;如果資料都能夠公開,相信在地居民可以輕易點出數字中的問題,可惜的是資訊公開或開放資料政策遇到這種敏感情況就會轉彎,這也是為什麼這麼多的人都期待政黨輪替發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