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彙整: 未分類

Re: [問題] 要怎麼投訴垃圾市議員遊街的噪音問題?

* 備份 ptt 回應,原文討論 https://www.ptt.cc/bbs/Tainan/M.1524644375.A.E99.html

※ 引述《topic21000 (topic21000)》之銘言:
: 如題,小弟是新手奶爸,自從市長民調後,這幾天又是dpp市議員調查的高峰期。
: 每天下午哄睡寶貝,路邊常常經過又吵又大聲的支持XXX,吵到小孩驚醒,好不容易哄睡
: 後,過幾分鐘,他媽的又回馬槍經過支持XXX……又吵醒一次…..。
: 我個人是絕對不會支持任何製造噪音的垃圾政客,可是對這種狀況好像又無解,等到時選
: 舉又要經歷一次。
: 請問有人知道這種問題要向那個政府單位,或者政黨投訴,要怎麼檢舉舉證嗎?
: 謝謝。

如果可以,試著錄影,然後透過網路宣傳或連署方式,因為目前還沒看過循檢舉機制成功阻止的案例,需要一點時間累積案例產生力量,網路宣傳會直接衝擊候選人在意的名聲,相對於公部門的冷處理應該會比較有幫助

目前有幾個臉書粉絲頁有類似訴求:
* https://www.facebook.com/NoElectionNoise/
* https://www.facebook.com/我討厭宣傳車-818459578216888/

也可以試著透過 join 平台號召連署
* https://join.gov.tw/

現有的政治宣傳型態擾民,但在相關數據的表現上還是有些正相關存在,如果期待這個情況改變,除了不投給這樣的候選人,還會需要拉高支持這樣訴求的民意,否則很難真的改變

我是不會派宣傳車的議員候選人,如果我能夠以這樣傻的方式進入議會,或許真的會改變一些文化吧 😉

跟著鄉民一起看空氣品質數據

 

ptt 鄉民字嗨丸在八卦板提到縣市PM2.5濃度與減量排名(*1),他用 2017Q1 與 2018Q1 兩季的平均數字進行對比來進行各縣市排行,總覺得這樣子比有點寂寞,所以我試著同樣在環保署環境資料庫(*2)下載了 2005Q1~2018Q1 的資料,繪製統計圖後依據鄉民評論去探討這些數據。繪製縣市平均圖時發現似乎有點不太對,因為個別縣市的測站並沒有在縣市的範圍內平均分佈,因此也把所有測站的季平均圖畫出來了。

測站季平均 – https://kiang.github.io/erdb/
縣市季平均 – https://kiang.github.io/erdb/city/

接下來跟著鄉民一起來看這些數字

推 jessek122: 幹 高雄正式墊底嗎== 04/08 21:12

事實上依據 PM2.5 數據,高雄墊底是一種常態,在 14 年的 Q1 資料中,就有 6 年的 Q1 數值是全國最高;如果用測站來看,除了 2015Q1 由南投縣竹山測站超越外,其他時間個別測站季平均數值最高的都在高雄。

推 chen740530: 等六月份西南季風再來比好嗎 04/08 21:22

如果只對比台中跟高雄的縣市平均, 2014 到 2017 的 Q2 與 Q3 數值的確都是高雄優於台中;只是如果從測站來看, 2017 的 Q2 與 Q3 一樣是高雄的測站數值較高。

→ Cishang: 中文不好 邏輯也不好? 台灣空汙一直以來就是那樣 沒有增 04/08 21:27
→ Cishang: 加多少 會增加的只有汕意 04/08 21:27

從 14 年以來的數據去看,其實整體而言是有改善的趨勢。

推 john668: 只比1年不太準,還有受天氣影響 04/08 21:34

如果用 14 年的呢?算了一下含標題有 665075 筆資料,加入天氣就會變得更複雜了。

推 lim1505: 南部也太糟糕了 真的要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耶 04/08 21:35

如果只看 PM2.5 ,整體是有改善的,只是 PM10 或臭氧的數據則是持平的狀態。

噓 ck960817: 一季的空汙指數是如何求得?每天平均嗎?這樣跟你爸媽 04/08 22:12
→ ck960817: 平均一顆睪丸有何差異? 04/08 22:12

目前環保署歷史資料公開每日平均值,我的作法是將同縣市的數值加總後計算平均,也有列出個別測站的平均數值;平均值有助於看出整體趨勢,當然這離即時感受會有明顯差距,只是目前沒有比這更完整的數據可供分析。

噓 wadeheat: 你怎麼會相信環保署給的數字… 04/08 22:15

目前也只有環保署有能力累積如此龐大的觀測資料,有興趣可以去驗證看看。

→ clifflue: DPP上台後數據都很漂亮,但人民感受都不是如此耶… 04/09 02:25
→ clifflue: 數據要美化,把測站地點移動到空氣相對好之處,就可以啦.. 04/09 02:27

其實只要在測站附近灑水就可以囉(*3)。

→ CindyLara: 如果pm2.5真的有減 但硫化物超標 這樣能算空氣變好嗎 04/09 20:09

硫化物看起來也是減少的趨勢。

其實需要感謝環保署的努力,過去要想下載這些資料很麻煩,現在則是可以透過整合式介面一次取得大量資料。

*1.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523193030.A.B3A.html
*2. https://erdb.epa.gov.tw/
*3. https://tw.appledaily.com/new/realtime/20180407/1330151/

市長信箱代理人的說明

台南市政府市長信箱 – https://cmsweb.tainan.gov.tw/

有網友問到什麼是市長信箱代理人,這個代理人簡單的說就是我自行建置一個類似市長信箱的表單系統,負責轉發民眾的需求進入市長信箱,為什麼要這麼做?因為官方操作介面的設計聚焦在訊息的處理者而不是真正使用的一般民眾,加上預算有限,經常有許多折衷或是多餘的設計,由民間自發設計相對的沒有太多包袱,可以盡可能聚焦在實際通報的民眾身上。

也因為目前市長信箱偏重了訊息的處理者,許多時候透過市長信箱通報的問題一旦被設定為解決,通報的民眾是沒辦法反駁的,如果覺得問題沒有被解決只能夠再次通報;再次通報除了讓民眾徒增額外的操作,多次往返的過程也會讓民眾對於市長信箱的失去信心,當民眾沒辦法透過理性的方式反應問題,除了讓問題繼續存在外,也可能衍生一些非理性的作法讓市政徒增風險。

當然,如果順利克服了民眾端的設計,也成功提高民眾使用的意願,接下來主管機關就可能面臨業務量增加或是民眾運用新系統進行大量通報等等問題;如果遇到不理性的案例,詳實記錄後未來檢討時並不會受到太多責難,只是眼前政府與民眾間缺乏更多良性的互動,不應該因為少數負面案例而限縮社會進步的可能。

回應關於禁行機車與兩段式左轉的想法

* 影片為台灣機車路權促進會( 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Motorcycle/ )在台南花園夜市所發起的待轉甜甜圈活動

PTT 文章 – https://www.ptt.cc/bbs/Tainan/M.1522596820.A.8EC.html

推 tpmstr111: https://goo.gl/CDqqs8 想知道你對於禁行機車與兩段式 04/03 00:48
→ tpmstr111: 左轉的想法 畢竟臺南過於壓縮機車路權了 04/03 00:48

簡單的說,我支持桃園市議員王浩宇的主張,車種分流應該要改為車速分流與車向分流。

長期以來我都是使用機車代步居多,過去發生過的幾次車禍都是因為車輛切換車道產生的衝突造成,計程車遇到招手的客人、公車突然發現站牌有人都會有無法預期的車道切換,受傷的往往是機車騎士。而在台南,因為違規取締頻率相對低,因此路邊違規停車的情況嚴重,經常會有併排停車的情況,機車經常被迫走在劃有禁行機車的車道上,除了違規停車的習慣需要改變外,也突顯了道路大量劃設禁行機車的不合理。

具體的想法有幾個:
1. 機車待轉區設置與車道存在衝突的區域,優先取消機車待轉區設置,並且加註機車得逕行左轉的標記,漸進方式朝全面取消機車待轉區域。
2. 單向車道小於三線車道,優先取消禁行機車,而車道大於三線的路段則是要求禁行機車區域不得超過一半,漸進方式朝一般道路全面取消禁行機車規定,並且要求中央主管機關逐步修正機車用路規範。
3. 要求警政單位加強取締佔用車道的違規情況,透過制度避免議會干涉警政單位依法取締工作

漸進方式是希望民眾可以逐步適應,也藉由過程中實際觀察的數據來作為政策調整的依據,長期來說希望各種政策的更動都可以有完整的數據基礎,也希望相關單位可以開放更完整的數據讓民眾有機會進行檢驗。

回應如何處理台南的空污與交通違規問題

PTT 文章 – https://www.ptt.cc/bbs/Tainan/M.1522596820.A.8EC.html

推 hsienwei: 希望提出解決和取締空汙的具體方法 04/02 14:38
→ hsienwei: 還有嚴格取締交通違規的方法,若有我投你一票 04/02 14:40

台南空氣污染的部份,依據環保局的新聞稿( #1 ),他們在對比 96 年與 105 年數據時得到一個各種空氣污染的平均值都有降低的結論;新聞稿也提到污染的主要來源七成都不在台南市境內,要在台南市的範疇去談整體的控制其實不太容易。

不過如果縮小到個案的處理,過去探討過鹽水全利農工空氣污染事件( #2 ),我們可以發現某些個案的通報與後續處理確實存在著問題,如果有機會進入議會我會希望從內部去了解一些已知的個案在實際處理上的難題為何;目前可以預期的會是第一線稽查人力與資源的不足,這個面向我會希望有機會減少不必要的硬體建設工程去爭取預算給第一線稽查人力,同樣的問題與答案也可以套用在勞動檢查方面。

交通違規的部份就過去了解大多是議會在限縮警察取締頻率與形式,我會希望有機會解開這些限制,讓取締交通違規的業務可以正常進行,相信會有效改善交通違規情況;其次,我會希望就自治條例可能運作的範圍去研究,找到可以簡化第一線員警非必要工作的可能,讓他們可以有效率的為民眾服務。

而無論空污或交通違規問題,目前民眾大多是第一時間透過類似市長信箱的機制通報到行政機關進行處理,案件的開啟與關閉都由行政機關第一線處理人員決定,偶爾會有民眾覺得多次通報都沒有獲得處理而選擇放棄繼續通報的情況,我希望在既有流程中可以加入幾個機制,像是當案件被設定為關閉後可以寄發通知給通報人,當通報人覺得案件並未被處理時可以有自動化的管道直接將案件送入議會的陳情系統,由議會做例外情況的把關,也藉此了解可能的瓶頸,有機會時透過議會職權去排除問題。

#1. https://www.tainan.gov.tw/tainan/news.asp?id=87E51FFD-4620-41B9-99A5-420F373955A3
#2. http://k.olc.tw/2014/08/%e7%b4%b0%e8%ab%87%e9%b9%bd%e6%b0%b4%e5%85%a8%e5%88%a9%e8%be%b2%e5%b7%a5%e7%a9%ba%e6%b0%a3%e6%b1%a1%e6%9f%93%e4%ba%8b%e4%bb%b6/

回應關於徵求志工的疑問

有網友提到每個議題都很大,擔心參與後沒辦法實質協助,這裡需要做個澄清,許多議題提到的工作會被拆分成很小的工作,因此即使一週只有一到兩個小時的時間都可以參與,而且我這邊會嘗試讓許多工作可以透過網路遠端完成,並不是每件事情都會有複雜的處理過程,只要有這樣的餘裕都歡迎報名參與。

PTT 文章 – https://www.ptt.cc/bbs/Tainan/M.1522596820.A.8EC.html

噓 anderson01tw: 志工果然是連最低工資都不用付的徵人大法 04/02 09:37
→ mouxey: 沒錢的最貴,又沒有很強的理念得以支持,加油慢慢找吧 04/02 12:04
推 o760823: 有勞保嗎? 04/02 12:25
→ kerdaya: 要先顧好你的自己人,大家都要生活 儘量不要用志工名義 04/02 12:34

關於 PTT 網友提到我以志工名義尋求協助似乎有違過去強調的勞權主張,這個部份我承認是存在矛盾的,因此我在徵求志工的文章特別提到,我希望參與的志工並不是為我做事,而是在為台南做事,所有志工完成的成果我會希望以開放授權(CC-BY)釋出,任何人,包括我的競爭者,都可以運用,因此我才會強調,無論我在這次選舉成功與否,志工或我的參與都能夠為這個地方帶來些許改變。

當然,我的確沒有準備很多錢去籌組像樣的競選團隊,我能夠做的大概就是承諾,如果未來有機會在選舉過程募得更多的款項,在選舉保證金以及必要的會計事務支出外,會試著開出職缺讓正式工作人員協助志工做系統化的整理工作,符合勞基法只是基本前提,而政治獻金的明細也承諾在選前公開。

選後如果幸運進入議會,議員助理的職缺會以三萬塊作為起薪基準,而且按季公開所有以議員身份取得與花用的各種費用明細,希望藉由薪資的公開可以改善政治工作助理待遇長期不合理的情況。

我過去製作過違反勞基法事業單位地圖( https://kiang.github.io/tainan_basecode/labor/ ),關於勞動權益的提醒我會謹記在心,只是現在我並不是資源的分配者,所能夠做的大概就是上述承諾,我也會避免熱心協助的志工面臨工作量負擔過重等不合理情況發生,我也希望在意勞權的朋友們可以持續監督我的作為有沒有違反自己的承諾。

如果這樣可以回答到你的疑問,隨時歡迎線上填寫志工表單 – https://goo.gl/forms/6YBhglH5LMeqneCr2

今天愚人節,我想找願意協助投入 2018 議員選舉的志工

線上填寫志工表單 – https://goo.gl/forms/6YBhglH5LMeqneCr2

從 2014 以來我都是用很笨的作法在參與政治工作,進入台南市政府、經濟部乃至於去年底離開的時代力量,我在這些過程大多環繞著自己所熟悉的科技、技術去投入其中,期間有太多人告誡了說政治不是我想的那樣,不過有趣的是,我選擇參與政治的出發點也就是我希望政治可以變成我想的那樣;而如果我的選擇是順水推舟先想盡辦法拿到門票,那麼即使拿到了門票,我也就不再是 2014 那個我吧。

也因此愚人節或許就是最好的開始,我會參與 2018 的議員選舉,只是我的參與不是窮盡一切努力讓自己當選,而是希望無論成功與否,我的參與都能夠為這個地方帶來些許改變,我也希望願意協助的朋友每一分時間或資源的投入都是為這個地方帶來改變,而不是只為了讓我的名字被更多人記得。

我所做的準備也就是在年底前這段時間會空出來,跟銀行借了點錢確認在年底前自己的四口之家不會有斷炊的疑慮,預計四月底開啟政治獻金帳戶,九月累積政治獻金達到 20 萬就會實際登記參選,直到大選結束;而如果九月登記結束前沒辦法獲得足夠的支持,還是會跟 2014 一樣結清帳戶後透過適當方式將結餘交付給開放文化基金會( https://ocf.tw/ ),這個選擇很單純只是因為我相信這個基金會背後的概念會是我所期待的未來樣貌吧,基本上我還蠻窮的,所以不會需要有各種形式的小金庫藏錢 (?)。

我住在台南北區,預期參與的選區就是這次的北中西議員選區(第08選區),不過招募志工的對象會是任何期待台南有實質改變的朋友,即使你人在海外,只要網路連線方便都歡迎一起參與。

我想要做些不一樣的競選工作,下面是一些現階段的發想,未來再視共識進行調整。

1. 視覺化呈現政見

我在議員投票指南有放了一些初步政見( https://councils.g0v.tw/candidates/intent_detail/5dfb43a7-5eaf-433f-baff-153d5c09ea5b/ ,記得幫忙按個讚!),這些政見目前還缺乏具體的數據與友善的呈現方式,會需要更多人參與討論、蒐集資料以及討論適合的呈現方式。

2. 廟會路線繪製

過去只有做過一次嘗試( https://beta.hackfoldr.org/npp-tainan-6001-result/ ),這個方向需要累積更多的資料以及實際與主辦單位乃至於主管機關的需求結合,或甚至開發適合的程式來簡化產出過程,長期來說還是希望未來各種封街活動可以有更具智慧的方式來讓民眾知道。

3. 選舉黃頁的補完

我所製作的選舉黃頁( http://k.olc.tw/elections/ )目前都只靠少數志工協助補完資料,希望可以找到更多人協助或是更合適的方式引導大眾參與資料編輯,特別是台南市的資料。

4. 市長信箱代理人

目前透過台南的市長信箱( https://cmsweb.tainan.gov.tw/ )發送需求仍然偶爾會有得到罐頭回應或是案件並未確實被處理的情況,也許會嘗試建置一個代理人的機制讓案件可以有進一步追蹤或記錄的可能,而不是只有單向等待回應。

5. 中西區步行城市具體規劃

這個想法一直存在( http://k.olc.tw/2017/09/%e4%ba%94%e5%b9%b4%e5%be%8c%e7%9a%84%e4%b8%ad%e8%a5%bf%e5%8d%80%ef%bc%8c%e5%8f%b0%e7%81%a3%e7%ac%ac%e4%b8%80%e5%80%8b%e6%ad%a5%e8%a1%8c%e5%9f%8e%e5%b8%82/ ),只是光靠我一個人的力量很難讓想法具體化,因此需要都市規劃方面的技術或在地民眾實際討論參與才能夠讓這個想法進一步成為具體規劃,基本上希望 BBW (Bus 公車, Bike 腳踏車, Walk 步行) 三種交通方式能夠優先於其他形式並且獲得應有的重視。

6. 台南也要特色公園

台南也要特色公園是一個網路群組(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338842459919289/ ),我是其中一個參與者,參與期間簡單開發了一個雛型( https://parks.olc.tw/ )去蒐集與整理資料,會需要更多的志工幫忙更新其中的資料,或是共同找出更好的方式去呈現,希望真的能夠促成更多具有特色的公共兒童遊戲空間。

7. 直接跟農夫買

台南在地有許多農漁牧產品存在,會想要試著結合網路的力量促成更多在地產銷發生,除了減少碳足跡,也能夠透過直接與農夫的購買過程的交流達到食農教育的目標。也許可以製作一個資訊系統進行媒合,除了技術端需要更多協助外,在消費者與生產者端都會需要人力協助。

8. 其他

我當工程師習慣了,所以喜歡聚焦在解決具體問題,如果你覺得在台南或甚至是北區、中西區有什麼樣的問題可以帶入數位科技做些嘗試,而你也已經或願意參與其中,歡迎一起來聊看看。

線上填寫志工表單 – https://goo.gl/forms/6YBhglH5LMeqneCr2

愚人節快樂,畢竟看完整篇應該沒有人覺得像是一個議員參選人在做的事情,是吧? 😉

#拜託幫忙分享

台南智慧城市,我看到的問題

目前台南智慧城市的成果基本上都環繞著經濟部工業局推動4G智慧寬頻運用程式補助計劃產出,依據 2017/08/31 的新聞稿(*1)有城市營運、水利、交通、教育、健康、觀光等六大面向,下面就聊聊可以看到的問題。

目前在整個城市布建了超過 2 萬個 beacon 微定位裝置,在市區許多道路都可以看到這些裝置被綁在路燈桿或電線桿上,透過這些裝置可以提供鄰近區域精準的定位服務;只是目前這些裝置還看不到未來的維運計畫,當裝置的電力耗盡或故障,應該要由誰去更換?如果運用公務預算進行維運,需要考量的是有什麼樣的關鍵基礎設施建構在這些裝置之上,但目前看起來只有許多實驗性的服務,並沒有長期的展望。

而這些裝置擺放的位置大多在無遮蔽的道路,事實上在無遮蔽的區域透過衛星訊號進行定位已經堪用, beacon 的存在就會有些多餘;如果能夠放在有遮蔽的區域或甚至是室內,才有辦法發揮 beacon 裝置的價值。這也突顯了 beacon 的布建並沒有策略性的思考,而是聚焦在追求裝置量的指標。

運用 4G 寬頻建置的社區健康小站,其實這些固定位置運用有線網路即可,如果希望善用 4G 的特色,應該是讓健康小站能夠行動化,提供到府或是衛星點的服務,嘉惠更多民眾;而在這個計畫之前,其實已經有多個國家型計畫或實驗做類似的事情,每個計畫帶來了一組設備做同樣的事情,卻沒看到這些產出的資料標準化,民眾進到活動中心看到三到五組類似的設備,第一個觀感大概就是浪費吧。

新聞稿提到 雲遊學(*2) 可以降低城鄉落差,只是以目前在網站上看到的內容,看起來變成了一個學生學習活動的影音分享站,這樣的影音分享運用既有的 Youtube 或 Facebook 即可做到,看不出來另外投入資源建置另一個網站的必要性,也看不到它如何能夠降低城鄉落差,因為偏遠地區本來就缺乏聯網的基礎設施,更多的雲端服務只是突顯城鄉差距而已。

在站牌及公車上能夠運用 4G 取得網路連線是一個比較有感的服務,只是以目前 4G 用戶普及率已經超過 83.02% 的情況下,在公車上提供網路連線服務已經不再具有特色;相反的,既然有寬頻網路連線,是不是應該讓公車上傳更多的資料,像是公車駕駛儀表板數據、行車記錄器影像、胎壓等等,如果能夠運用網路串連並且上傳記錄到伺服器,就有機會做後續的分析與應用,甚至是裝入更多感測器去量測像是車內空氣組成、行經道路空氣品質或甚至記錄行經道路影像作為後續道路品質分析等,可惜目前只有 120 台公車有搭載即時影像,應該也還沒有後續的影像分析應用。

水情即時通過去其實就已經運用 2G/3G 的網路完成建置,使用 4G 其實並沒有帶來很明顯的差異,有感的大概是每年網路連線費用的提高。這個部份其實可以自行建置 LPWAN 的站點,在基地台可以涵蓋的範圍內建置更多的測站,這樣一來能夠帶來的效益應該會更大些。

這個號稱投入 10 億元的計畫,產出的成果大多沒有切入民眾真實需求,而且長期維運也存在疑慮,主要的問題在於台南並沒有完整的資訊基礎建設,許多跨局處之間的資訊介接就存在問題,自然無法善用 4G 寬頻所帶來的效益。

因此如果台南要發展智慧城市,首要解決的就是提昇資訊單位層級,目前雖然從資訊中心升級為智慧發展中心,編制與資訊局還是有明顯的差異;其次是擴充資訊基礎建設,讓跨單位之間的資訊流能夠順利流通與標準化,這個部份最簡單的指標就是民眾進入市府各個窗口申辦資料,需要跑幾個窗口、需要填幾個申請表單?資訊流一旦能夠順利串接,任何單一窗口都能夠完成大部分業務,甚至許多需要在市府申辦的業務未來只要在區公所即可完成,自然能夠嘉惠更多民眾,這個智慧也才能夠獲得民眾認同。

其次就是各種公共設施的智慧化,像是門牌搭載 QRCode 或 NFC 功能讓民眾不需要人工輸入、紅綠燈透過無線訊號進行廣播或甚至主動依據車流調節、各種公共環境的設施的故障能夠直接連結通報系統、各種熱門街區的人流分析與廣播等,智慧城市議題存在著許多已經能夠運作的應用,缺乏的只是基礎設施與有效的決策。

4G 智慧城市計畫即將進入尾聲,我們得到了一個難得的機會去實驗,只是在這樣的計畫結束後才是考驗的開始,相關單位如何檢討與改進才是邁向下一個里程碑的關鍵,期待台南智慧城市未來能夠更上一層樓。

1. https://www.tainan.gov.tw/tainan/news.asp?id=B18AE86E-BF13-4E6A-829C-1EDE828F2199
2. https://edu.cloudplay.tw/

2018台南市長民進黨初選,我感興趣的政見

感謝台南新芽的整理( https://tainansprout.wordpress.com/2018/02/23/1240/ ),依據這篇內容,我想談一些自己注意到或感興趣的政見。

勞動政見部份,黃偉哲提到要設置勞檢處,這才是符合民眾期待的,因為目前六都只有台南沒有設置勞動檢查處,雖然106年1月1日成立了勞動檢查中心,但行政機構的層級不如勞動檢查處,這表示勞檢人力與所需資源並沒有辦法跟上其他五都,這一點應該要跟上才是。

文化政見部份,陳亭妃提到要推動中西區假日步行區,我之前也提過 五年後的中西區,台灣第一個步行城市 ( http://k.olc.tw/2017/09/五年後的中西區,台灣第一個步行城市 ) ,比較可惜的是目前只有大方向,沒有細節;我自己是期待文化局劃設的歷史街區大部分區域能夠維持步行暢通,環繞著這個基礎再產生其他配套,現況來說步行障礙是多到罄竹難書。

社會政見部份,陳亭妃提到要解決新住民隔代教養的問題,以及偏鄉地區母語師資不足的困境,目前台南的行政環境相信對於新住民並不夠友善,或許可以進一步具體要求,每個區域或每個議員選區都至少該有一位新住民母語師資,只要來自特定國家的新住民達到一定比例。

教育政見部份,黃偉哲提到讓教師回歸教學專業,陳亭妃提到要解決學校行政人力不足問題,現況個別學校人力是固定的,如果有機會做到跨校共用行政人力不知道有沒有機會讓更多老師回歸自身專業?

幼托政見部份,李俊毅、黃偉哲與陳亭妃都提到普設公立幼兒園,這個方向會好過折衷的非營利幼兒園或私幼公共化,因為目前唯有公立幼兒園才有辦法長期且穩定的提供孩子需要的環境,其他折衷方式都是基於政府財政不足所衍生的,也許應該檢討的是公共財政的分配為什麼會吝於給予孩子資源?

黃偉哲進一步提到試辦夜間托育,以自身的例子其實會期待有一個 24 小時的公立托育機構,讓小家庭可以有喘息的空間,因為小家庭沒有長輩幫忙帶孩子,經常會累積各種生活壓力因而降低生育下一胎的意願。

國民教育政見部份顏純左與陳亭妃都有環繞著技職教育部份提出訴求,只是有點好奇就一個直轄市來說能夠對國家的教育政策有多大影響力,我比較期待可以有效裁撤招生不佳的私校,讓這些學校轉型為實際的技術訓練單位,協助民間公司進行技術人員的培訓,而不是過度著墨在學歷上面。

青年政見部份大部分候選人都聚焦在青年創業,事實上大部分青年在意的是就業機會與勞動環境,這個部份顏純左、李俊毅都有提到設置青年事務單位,而王定宇提出的則是相對弱化的委員會機構,我比較期待可以有青年事務發展局,投入資源具體解決青年返鄉遇到的問題,而不是一直期待青年人去創業。

農業政見部份顏純左有提到分析各地合適作物,其實這個分析很早就存在,但如果有機會希望市府可以引導資訊科技廠商投入建置實驗場域,讓農漁產業有機會藉此升級,甚至成為外銷技術之一,因為台灣屬於海島型國家並沒有充沛的土地資源,但因為處於亞熱帶而有多元的環境可以進行各種實驗,搭配科技升級也才能夠讓投入產業的年輕人看到前景而願意投入,延續舊有的形式只會繼續讓各種補助支撐著農業發展。

觀光旅遊政見部份李俊毅提到規劃濱海遊憩都市廊道,台南雖然靠海,但沿海的規劃大多環繞著一般經濟活動而不是生活休閒,所以在台南想要在海邊坐下來喝杯咖啡還得看天氣,因為下雨天那些流動攤販大概就不會出現,只能躲在車子裡面;海邊也很少有安全的玩水空間,大部分都標示著危險禁止戲水的牌子,但海島型國家卻少有水上活動是個有趣的矛盾。

交通政見部份,陳亭妃提到實踐低碳生活,卻又提到改善道路環境提升交通運能這樣彼此矛盾的政見,因為低碳生活就是降低對自有車輛的使用,過去賴市長任內雖然只有曇花一現提到的 BBW 應該才是適合的方向,也就是 大眾運輸、腳踏車與步行 ,這三個交通方式的發展應該要優先於自用車輛的方便性才有機會實現低碳生活。

民政政見部份,王定宇提到大公所小市府,跟我過去提到的 台南新市政中心蓋在哪裡好?我覺得蓋在網路最好 ( http://k.olc.tw/2015/05/台南新市政中心蓋在哪裡好?我覺得蓋在網路最好 ) 類似,只是我過去提到是以區公所為單位,而如果改以議員選區為基礎或許規模更適合些,我期待大家可以拋棄過去建立單一行政中心的作法,除了可以節省經費,運用科技工具串連各區域行政中心能夠讓更多市民受惠,而不是只有方便市長就近發號施令。

里鄰整編部份,葉宜津提到由各里民大會表決進行決議,這才是符合民主的趨勢,因為在地的議題應該由在地解決,而不是由少部份專家在未經溝通的情況下擅自決定行政區的調整,里鄰整編有太多趕鴨子上架的情況。

調漲房屋稅部份,顏純左提到贊同的原因是房屋稅多用於補助幼托,實際上我們的房屋稅核算基礎離實際交易價格還有很遠的差距,本該隨著趨勢調整,而如果調整後產生的收入可以運用在對於城市未來有幫助的地方,實在沒有反對的必要。

粗略摘要了一下,拋磚引玉,希望有更多市民願意花些時間看看,掛掉民調電話是一個選擇,從其中找到一個選項或許也可以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R: [問卦] 窮人跟資源不好的人都怎麼翻身的?

就先從定義開始,在國中老爸過世以前基本上家裡都是長期負債狀態,其實沒有很深入了解過,只知道很長一段時間都被教育著接到電話要找爸爸都得說不在家,也有一次看到他被債主帶出去談,回來身上多了一些傷,後來因為酗酒衍生的肝病、腎臟問題離開,靠著一些親友與社會的接濟我們才有機會從零開始,我想這樣應該可以算窮人吧(蓋章認證)。

在國中畢業以前就有在食品加工廠打工、各種家庭代工幫忙或是夜市攤販幫忙收碗筷、洗碗等等,畢業時順利考上了公立的高中,想說可以白天唸書、晚上打工,第一份有勞健保的工作就是在全家便利商店當工讀生;當時原本是單純的晚班,後來被店長凹週末排大夜,高中的課業又很繁重,很多時候老師在上課我已經在神遊了,在講微積分課程時我已經沒辦法讓頭跟桌子分離,完全失去意識。

高中唸了半學期之後已經可以明顯感受到自己跟不上進度,因此在下學期開始時我就選擇休學了;這個轉折我其實有點內疚,因為媽媽在我考上高中時特別買了一台新的腳踏車給我代步,這筆花費其實對當時的家裡是蠻大的開銷,但我辜負了她的期待,跟她一起進輔導室時我哭得很慘,不過我還是堅持休學去工作。

小時候經常往鄰居家裡跑,看著他們玩電腦遊戲非常羨慕(三國志不知道哪一代),加上後來學校偶爾有機會碰到電腦覺得很有趣,因此休學後就鎖定光華商場的工作,也很幸運的順利找到;在這段期間我才有機會得到人生的第一臺電腦,也學會了工具人必備的修電腦技能。

休學一年之後我重考夜間部高職,順利考上公立高職,只是當時夜間部並沒有電腦相關科別,只有商業經營科比較有機會碰到電腦(打字、會計),所以就選了女生比較多的商科,也因此有機會認識了現在躺在旁邊打呼的那位(人生勝利組第一關);而因為數學一直維持著打瞌睡的習慣,又進入了商科而非工科,所以沒辦法順利成為資工肥宅,後來的夜二專、夜二技就一直在資管系打滾。

夜二專開始有些程式設計的課程,只是資管系礙於大家數學普遍不好,加上又是夜間部,其實很難有扎實的訓練;我從這個時間點開始逼著自己學寫程式,跟老師凹了實驗室的電腦,利用工作之餘白天窩在實驗室裡面亂玩,在三年的時間裡從一個只會組裝電腦的肥宅升級成為會寫程式的肥宅,雖然離典型的資工肥宅在技術層次上有很大的落差,但在資管圈子裡面已經可以吃的開了,所以開始有機會接案子,也找到程式設計方面的工作,從那時候開始靠程式設計騙吃騙喝直到今天。

後來自己開了工作室接案子,期間存了一點錢能夠讓女友升級為老婆(人生勝利組第二關)、順利買了一間老房子(人生勝利組第三關)、岳父淘汰了一台老車給我們開(人生勝利組第四關),又不小心中鏢了兩次(人生勝利組第五關),現在算是五子登科了(大誤)。

回到定義,我覺得我這輩子應該有辦法擺脫貧窮循環,這是我所定義的翻身,當然這離比爾蓋茲還遠了點。

回顧自己的人生,我有機會擺脫貧窮的泥沼,也許來自下面幾個點:
* 父親早逝,很早就進入了職場,有時候想想如果唸高中就開始貸款不知道會是什麼樣的人生
* 選擇商科,程式設計的表現會相對突出,同樣的層次在工科可能會被無視吧
* 接觸程式設計,所以跟著趨勢提高自己價值,如果繼續修電腦大概沒辦法有太大改變
* 持續學習,我並沒有因為休學工作而放棄學習,如果因為工作不回到學校,也許這一切都不會發生,包括老婆(?)
* 習慣改變,對於窮人來說最難的也就是改變,不管是習慣還是各種面向,貧窮循環往往發生在害怕改變眼前的生活方式

當然,改變是有風險的,我也許只是一個比較幸運的例子,更多時候看到的是窮人為了賭一把而借錢投資讓自己陷的更深,所以要說每個人 “都” 能夠因為同樣的選擇翻身,那大概是天方夜譚吧。我只知道自己的經驗是這樣子,也有更多比我成功的例子,但窮人之所以是窮人,很多時候是因為已經習慣貧窮、已經在貧窮的環境中養成了各種不好的習慣(像是酗酒、吸毒),每一個翻身的例子都可能只是特例,即使我告訴你資工肥宅就是比較威,你會明天就開始把打電動的時間拿來學寫程式嗎?

在 ptt ,認真就輸了,只是在你的人生呢? 😉

* 這是備份自己在 ptt 的回文,原始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519497274.A.CB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