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份彙整: 2021 年 1 月

天網、電子圍籬,當然侵犯隱私,而且對象是所有人

行政院長蘇貞昌在媒體前表示政府不會侵害個人隱私,但電子圍籬運用的資料從來就不是為了這個用途,當然是一種隱私的侵犯;只是基於防疫法規的授權,衛福部跳脫了各種隱私保護限制,這個行動因為效果良好而沒有受到太多輿論檢討壓力,並不代表這件事情合理。我擔憂的是監管機制仍然沒有出現,而行政單位持續擴張資料的運用範圍,只要一個環節出了差錯,引發的後果不會只是道歉能夠解決。

衛福部長陳時中提到,監控的範圍只針對特定對象,這個說法只是欺騙不懂的人,因為電子圍籬使用的資料是各大電信業者為了提供通話服務所記錄的資訊,原始資料是任何一個使用手機通信的人都會被清楚記錄,保留的時間也遠超過部長提到的 28 天,甚至早在防疫需求之前就被用在像是交通流量分析等違反蒐集目的的地方,也就因為長時間累積的經驗,才能夠在防疫工作初期就立即派上用場。

過去這樣的監控只能夠在刑責嚴重的嫌犯身上使用,而且需要經過法院針對個案授權;但眼前因為防疫法規授權,政府可以任意定義監控範圍,從原本只針對居家隔離、檢疫的民眾,「電子圍籬2.0」進一步擴張到包含自主健康管理者,不需要個案授權、範圍的變更也不需要立法院同意,為了防疫我們一直在放棄民主國家應有的程序,儘管眼前國際上早已出現不需要侵犯隱私的作法、儘管國內疫情還沒有進入緊急情況,政府就像脫韁野馬一樣繼續擴張自己權力,該有人把韁繩拉好了!

這些資料不是不能用,監控範圍的定義應該要有外部監管機制全程介入,立法院不該像個局外人一樣放任行政單位自行決定;立法院應該尋求專家學者協助建立監管委員會,系統的建立與變更需要通過委員會審查才開始進行,系統的程式碼應該經過委員會委託的資安專家審視,透過交互監管的機制來確保隱私資料安全與資料運用的合理等,這些過去偷跑所跳過的程序,現在應該一個一個補上,而不是沈浸在防疫成功的優越感中。

不需要侵犯隱私的作法已經問世,政府應該積極推廣這個作法,直到新方法普及到相關研究可以支持的程度時,侵犯隱私的機制就該開始討論退場,讓台灣最終可以回到一個不受傳染病威脅又能兼顧隱私的國家。

另外,電信業者 “超前部署” 的作法雖然意外成為這次防疫成功的關鍵之一,但偷跑的行為應該要被檢討,蒐集的資料可以保留多久、可以怎麼用應該也要有完整的監管機制!

2021 展望,繼續爬政治這棵樹

前不久參與 台灣民眾黨-台南總服務處 的送愛到龍崎活動,活動中除了代表台灣民眾黨捐贈物資給學校之外,也體驗了學校比較特別的爬樹課程活動;在老師引導下,我們學著運用繩索攀爬到樹頂上。剛開始抓不太到感覺,所以即使花了很多力氣攀爬進度還是相當緩慢,在老師指正與慢慢進入狀況後,才發現自己把力氣放在很多錯的地方,持續修正後就可以比較輕鬆的往上攀爬,直到碰觸繩索頂端的樹幹,也進而可以跟夥伴分享攀爬的要訣。

這個爬樹的過程有點像是我參與政治 6 年多來的縮影,記得 2014 開始參選議員時,總覺得憑著一股傻勁可以做到些什麼,只是過程中許多嘗試都碰的一鼻子灰,所以並沒有順利走到登記之後的過程。不過當時的努力還是有被注意到,輾轉得知台南市政府有些職缺可以嘗試,於是逐步放下原本經營的事業走進政府機關中,開始探索政治現況與認知的差異。

從台南市政府的基層員工開始,接連參與了經濟部、時代力量等政治工作,又跟著市長競選團隊再次回到台南市政府,現在是台灣民眾黨的一員,過程中接觸了許多人與事,慢慢對於政治的想像從理想拉到了具體的現實;過去總認為可以堅持理想來突破萬難,現在則是明白,政治工作的核心精神是一群人共同往前多跨一步,人與人之間透過溝通找到妥協、折衷與共識幾乎是這個工作的全部,個人的理想在這之中顯得渺小許多。

當然,理想仍然是支撐著自己參與其中的關鍵,只是過程中慢慢把其中的菱角磨成了圓滑,堅持的不再是定義,而是具體的共識與行動,希望自己的參與能夠發揮最大的影響力,跟大家一起促成社會的進步。

新的一年裡,政治這棵樹我還是會繼續爬,期待可以找到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把理想化為行動;科技是我的專長,過去跌跌撞撞也累積了一點經驗,有興趣一起做些具體的事就約個時間聊聊吧!

天網很夠力?手機訊號以外還有這些可能

我以為講出「天網很夠力」這種話語只會發生在集權國家,沒想到居然是台灣的疫情指揮中心,真的是夠了…

車牌辨識追蹤

另一個比較大規模的追蹤系統就是車牌,除了高速公路的 ETC 收費站之外,目前警政單位在全國各主要路口都有建置道路監視系統,這些系統搭配的車牌辨識能力已經成熟,過去大多是在司法案件認為有需要時授權警方進行調查,如果疫情指揮中心可以延伸應用這些資料,的確可以在沒有手機訊號的情況下找到人,只是這樣的空白授權繼續擴張下去真的會讓人冷汗直流。

卡片交易記錄

政府端會掌握的就是一般大眾運輸使用的電子支付卡片,特別是一些記名的部份,透過這些資料可以知道你在哪些地方搭公車或捷運等;進一步的就是銀行端所蒐集的消費記錄,在韓國疫情剛爆發時就出現過,政府要求銀行端提供消費記錄去追查患者過去的行蹤,這件事情因為資料被公開大家才知道,並且引發相當多的批評,希望台灣沒有做到這麼誇張的地步。

無線卡片監聽

現在很多卡片帶有感應功能,如果政府端取得了個別卡片代碼所代表的個人資料,有可能在許多公共場合裝設基地台監控路過的人,因為無線通訊的便利性,這些裝置不需要真的接觸到人或卡片就可以完成記錄工作,理論上政府還沒有這樣的能力,但如果跟銀行資料結合就存在一點機率;眼前正在爭論的電子身分證(eID)疑慮就在此,內政部刻意用卡片無法複製來搪塞人們的質疑,閉口不談可能引發的追蹤效果。

人臉辨識

理論上這個作法只發生在中國等集權國家,主要的是這個技術需要龐大的資源進行,大多只有在海關入出境時看到,希望不會突然發現台灣也已經做了同樣事情;不過因為疫情現在大部分人都會配戴口罩,增加了人臉辨識的難度,包括中國都因此遇到大量系統辨識困難的情況,應該是最難發生的。

以目前來說,要躲避這些追蹤的方式不難,不要帶手機出門,出門前把皮包裡面的卡片都抽出來,出門過程一律現金交易,避免進出需要脫下口罩的場所,基本上政府的「天網」就很難找到你的行蹤。我也希望疫情能夠有效控制,但是政府端一直在隱私侵犯的部份無限制擴張,立法院也幾乎無法有效監督這個過程,如果人們繼續默視這個問題,在猶太人身上發生過的悲劇就有可能在台灣重演。

你以為過程中取得的資料不會在某個人的電腦中保有備份嗎?你以為這些資料只會被用來管控疫情嗎?抱歉,我無法憑著政府一句「相信我」去相信政府,希望立法院能夠真的發揮監督能力,建立完整的稽核機制來亡羊補牢,避免情況繼續惡化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