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篩陽就給藥」背後的認知作戰

柯文哲市長先是公開提出建議,希望指揮中心調整認定確診的方式,用快篩陽性結果取代 PCR ,讓病患可以第一時間獲得需要的藥物,因為 PCR 檢驗工作已經出現塞車的現象,病患等待檢驗結果判定確診的時間太長,容易錯過抗病毒藥物的最佳投藥時間;不過陳時中跳過了中間的脈絡,用 7-15% 偽陽性病患可能承擔副作用風險否定這項提議,隨後側翼網軍更直接曲解成柯文哲市長的意見是不經醫師診斷給藥,各種匿名帳號就開始散播斷章取義、張冠李戴的言論。

陳時中說 PCR 最大量能是 22 萬,目前 6.5 萬確診並不是極限,這個說法跟昨日基隆 2 歲男童染疫不治後強調床位足夠一樣,無視實際工作人員因為確診等各種情況的影響,拿承平時期的數字來回應眼前醫療緊張的情況,這根本是睜眼說瞎話!許多快篩得到陽性結果的民眾求助,花費大量時間排隊與等待就為了 PCR 檢驗,加上各種服務電話一直打不通,行政程序很明顯就是眼前最大瓶頸。

「快篩陽就給藥」目的一直是讓快篩結果的法律位階取代 PCR 檢驗,其他應有的醫療程序與判斷完全相同,只要這樣一個改變就可以讓醫療資源及時投入到需要的病患身上,有效減少重症情況,進而讓第一線醫療的緊繃情況獲得紓解。這個建議不難理解,難的一直是各種為了政治目的進行的認知作戰,因為對這些帶風向的人來說,似乎犧牲再多的人命也比不上選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