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裁罰紀錄網站改版,資料也跟著更新了

兩個星期前剛整理好的幼兒園裁罰紀錄,陸續有幾位朋友發訊息表示資料跟網站上查詢的結果不一樣,花點時間看了一下,沒想到網站在這麼短的時間就改版了,舊有的連結全部失效,這樣積極的態度如果能夠用在其他地方就好了(嘆)。看了一下資料,過去是把多個裁罰寫在一起,改版之後資料被拆開來,同一天只要是不同的違規項目就會分開列出,程式修正後已經把資料更新了,歡迎關心的朋友試試

資料 – https://github.com/kiang/ap.ece/tree/master/data

這個情況也是寫爬蟲程式的宿命,只要來源網站改版很多程式就無法正常運作,理想上還是希望資料提供單位能夠以開放的格式釋出資料,省去彼此這樣子諜對諜的攻防過程;我是有透過政府資料開放平臺提出要求,但教育部國教署表示為確保公布資料之正確性不願意提供,這理由讓我覺得回到遠古時代的樣子。

政府資料開放平臺 – https://data.gov.tw/node/129201

評論

學甲農地爐渣案,我的建議

這個案子因為涉案的「明祥馨」公司負責人身份特殊而備受矚目,只是在學甲並不只有這樣一處,其他像高雄、屏東也有類似案件但乏人關注;不過這些被發現非法掩埋的場址都已經是個別事件的末端,我在關注這些資訊時思考的是,如何從更上游或甚至根源來避免同樣問題再次發生?

政府端的資訊沒有那麼落後,台灣從 10 多年前就開始運用衛星進行國土監測,隨著技術的進步,近幾年來已經可以自動分析各種土地的變異情況,每月提供縣市政府精確位置的報告,像是異常的土石堆積、新增的建物等等;只是縣市政府大多沒有足夠的能量確實清查,編列額外預算也可能因為議會有不同想法而遭到刪減,白白浪費了第一時間處理的機會。

我的建議是,指定中央主管機關建置系統追蹤變異點,開放資料讓在地組織能夠進行實質監督,把問題全部攤在陽光下,避免私相授受的情況發生。

其次在這個案件中出現比較大的爭議是有毒無毒的認定,現場的農民因為種植的玉米生長不佳才發現非法掩埋情況,但環保局檢測的結果宣稱無毒,陳椒華立委建議透過更嚴格的王水消化法檢驗,有些評論指出王水消化法的情況在自然界不易發生。

以常理來說,土壤下方掩埋事業廢棄物,上方種植的玉米無法順利生長,這樣的情況下大部分人都會認為玉米受到污染,進而避免食用,環保單位的檢測結果離一般民眾認知太遙遠;如果認為王水消化法過於嚴苛,環保單位應該提出國際慣例去建議修正方向,召開公聽會尋求共識。依據網友提供資訊,即使同樣的檢測方法在其他先進國家似乎有著比較嚴格的規範,像是溶出實驗進行的時間長度以及認定超標的數值等等,台南環保局長謝世傑在接受 TVBS 訪問時也認為有檢討的空間,眼前的氣氛正好適合推進這個標準。

在跟台南社大環境小組交流時他們提到,現有檢測方法存在其他缺口,像是玻璃纖維等等事業廢棄物明顯不會有重金屬溶出可能,但這類廢棄物裸露風化後會對鄰近居民產生重大傷害,環保單位並未積極修補這類漏洞。

再來比較耐人尋味的是清運計畫,過去許多案例環保單位都宣稱有收到非法掩埋場址的清運計畫與設定清運期限,但能夠確實執行計畫的情況卻是少數;清運計畫內容也應該成為開放資料,讓關心的民眾可以清楚作業內容進行監督,同時應該有更清楚的規範定義政府介入的時間點,畢竟有些案例關係人早已脫產,或是根本只是人頭負責人,最終讓污染情況隨著時間累積而擴大。

環保署應該透過提高污染來源的規費成立專門基金,即時協助地方政府安排事業廢棄物代清運工作,再轉而向不法處理廠商追討費用,避免廢棄物囤積時間拉長而產生環境污染風險。

最終我們仍然需要面臨事業廢棄物去化問題,由民間處理廠商經手的案子狀況百出,也許該思考由政府匯集事業廢棄物來源廠商的資金成立專門處理單位,運用國際認可作法進行事業廢棄物再利用處理,嚴格程序產出的再生產品優先投入公共工程,同時解決現有再生產品品質不佳以及不肖業者投機取巧問題,從源頭避免事業廢棄物到處流竄,我們才能夠擁有更好的生活環境。

評論

在安平運河邊終於有個適合獨木舟出入的下水坡道

感謝 臺南市政府工務局 的協助,安平運河雖然已經開放獨木舟下水划船,但一直沒有比較完整的設施,於是跟著台南獨木舟同好一起尋求市府的協助,第一個下水坡道即將在新臨安橋旁的「公97」生態水岸公園旁完工啟用, 9/18 上午 9 點如果時間允許,歡迎一起來試試!

台南有河有海,但過去安全為先的觀念讓親水活動變得困難重重,許多岸邊築起了長長的柵欄,我們擁有了安全卻也離這些水環境越來越遙遠;台灣畢竟是個海島國家,加上氣候變遷下我們很難避免各種淹水情況發生,親近水並且認識水就變得特別重要,你我都該學會如何與水共生,鄰近的水岸就是一個個寓教於樂的絕佳場所。

安平運河鄰近區域的污水下水道接管還沒全部完成,偶爾還是會有家庭廢水造成的惡臭,但在漲潮時或是多天大雨之後水質還不至於太糟;簡單的獨木舟加上救生衣等等配備,跟著夥伴一起下水划船,只要基本的觀念與良好的準備,自然可以避免意外的發生,不需要過度建置設施阻隔人與水的接觸。

親水的門檻下降,愛水的觀念才有機會普及,我期待未來台南可以有更多的親水活動能夠發生,然後有更多的市民朋友可以共同關心環境發展,進而讓這些水能夠因為你我的關心越來越清澈!

  • 照片由網友 安平王 提供
評論

台灣所得地圖 2018 資料上線

台灣所得地圖主要是以村里範圍呈現財政部公佈的所得統計資料, 2017 以來許多村里出現異動,所以花了比較多時間去整理資料,也決定把舊有資料封存後不再更新,未來就聚焦處理 2017 以後的新資料。

台灣所得地圖 – https://kiang.github.io/salary/map/
功能操作影片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U8mLmZ6Mc0
舊資料版本 – https://kiang.github.io/salary/map/old/

在 2018 的資料中,如果以中位數所得資料看,前 10 名如下,花蓮市民治里很有趣的是只有 1 戶納稅,導致數字有明顯偏差。

新竹市東區關新里 https://goo.gl/nz3N1T#2018/mid/10018010054
新竹縣竹北市東平里 https://goo.gl/nz3N1T#2018/mid/10004010003
新竹縣竹北市鹿場里 https://goo.gl/nz3N1T#2018/mid/10004010002
花蓮縣花蓮市民治里 https://goo.gl/nz3N1T#2018/mid/10015010011
新竹市東區龍山里 https://goo.gl/nz3N1T#2018/mid/10018010042
新竹縣竹北市中興里 https://goo.gl/nz3N1T#2018/mid/10004010004
新竹縣竹北市十興里 https://goo.gl/nz3N1T#2018/mid/10004010021
新竹市東區埔頂里 https://goo.gl/nz3N1T#2018/mid/10018010041
新竹市東區豐功里 https://goo.gl/nz3N1T#2018/mid/10018010024
臺南市善化區蓮潭里 https://goo.gl/nz3N1T#2018/mid/67000190024

而最後 10 名則是如下,高雄市甲仙區寶隆里的所得中位數為 37.2 萬位居最末位

南投縣竹山鎮大鞍里 https://goo.gl/nz3N1T#2018/mid/10008040019
屏東縣車城鄉射寮村 https://goo.gl/nz3N1T#2018/mid/10013230010
花蓮縣壽豐鄉米棧村 https://goo.gl/nz3N1T#2018/mid/10015060012
臺東縣東河鄉尚德村 https://goo.gl/nz3N1T#2018/mid/10014070004
新北市瑞芳區碩仁里 https://goo.gl/nz3N1T#2018/mid/65000120017
南投縣埔里鎮福興里 https://goo.gl/nz3N1T#2018/mid/10008020025
新北市金山區兩湖里 https://goo.gl/nz3N1T#2018/mid/65000270008
嘉義縣東石鄉港口村 https://goo.gl/nz3N1T#2018/mid/10010090022
澎湖縣湖西鄉白坑村 https://goo.gl/nz3N1T#2018/mid/10016020004
高雄市甲仙區寶隆里 https://goo.gl/nz3N1T#2018/mid/64000330005

評論

臺灣淹水地圖上線

在政府的民生公共物聯網中,蒐集與整理全國超過 1200 個地點所佈置的淹水感測器資料,運用這份資料我製作了這個臺灣淹水地圖,可以看到最新的淹水情況。

網址: https://kiang.github.io/flooding/

透過瀏覽器開啟後一般會跳出提示,如果願意授權使用設備的位置,網頁會自動定位到行動裝置提供的地理點位,同時在地圖會以藍色圓點標記所在位置;地圖中的圓點代表個別感測器設置的位置,如果開始有淹水情形會標示為紅色,其他則是綠色。點選個別圖示可以看到進一步的細節,包括設置地點位置說明與管理單位等。網站上的資訊每 10 分鐘會自動更新,但因為個別偵測點網路情況不定,所以並不一定會即時更新,在觀測淹水點資訊時記得同時看一下該偵測點的更新時間。

有興趣製作類似地圖的朋友,也可以試試這個整理好的 geojson 格式資料
https://kiang.github.io/cit_water/docs/iot_water.json

評論

托嬰中心、幼兒園裁罰紀錄整理好了

感謝立法委員王婉諭的爭取,繼衛福部公佈托嬰中心的裁罰紀錄後,教育部也跟著公佈了幼兒園的裁罰資料

衛福部: https://cwisweb.sfaa.gov.tw/organtlist2.jsp
教育部: https://ap.ece.moe.edu.tw/webecems/punishSearch.aspx

我希望民間也能夠有機會系統化監督,所以試著整理了上述兩個網站的資料,感謝 好想工作室 Howard 的協助,目前有了初步成果

衛福部: https://github.com/kiang/cwisweb.sfaa.gov.tw/tree/master/data
教育部: https://github.com/kiang/ap.ece/tree/master/data

因為手邊還有其他工作,所以先停在這裡把資料釋出,讓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己試試;當然,期待政府部門可以主動把各種裁罰紀錄資料釋出成為開放資料,讓關心的民眾可以不用像無頭蒼蠅一樣花大量的時間找尋與整理資料。

評論

為台灣多種一棵樹,臺灣好植地獲選卓越團隊

前後兩位副總統陳建仁與賴清德今年都不約而同的種了一棵樹,對於首長級的官員來說要想為台灣多種一棵樹不難,因為各級公務人員會協助完成需要的安排;只是對於一般人來說可能就得花上不少時間研究,臺灣好植地想要做的也就是讓你我也可以更容易的為台灣多種一棵樹!

互動地圖: https://kiang.github.io/tree/
入口網站: http://tree-planting.tw

臺灣好植地運用衛星影像進行分析,找出超過 2300 筆的潛力用地,估算台灣除了既有的 270 萬棵樹之外,還能夠再種下另外 270 萬棵;再透過人工整理 100 多筆指標基地,以這些基地為基礎嘗試聯繫土地管理單位或地方政府進行意見交換,結合相關倡議團體希望共同推進種更多樹的目標。

前兩天臺灣好植地獲選為 2020 年總統盃黑客松 卓越團隊,雖然我因為工作參與度不高,但身為團隊的一員還是感到與有榮焉,帶著愧疚的心情這兩天才把團隊的成果放上互動地圖,讓更多朋友可以運用團隊成員整理出來的資料;當然,科技工具還是有所侷限,期待未來能夠結合政府機關與倡議團體的力量,深入包括樹種的選擇、樹林的配置與民間認養等等議題,不只是多種一棵樹,更期待種下的樹能夠長久改變你我的居住環境。

評論

從專業與民意的取捨聊竹溪整治工程

重現府城水文促進會 公開質疑為什麼有了汙水下水道接管工程還需要竹溪整治工程的水質淨化場,因為如果汙水下水道接管全部完成,一般溝渠只會有雨水,根本不會需要水質淨化場;這樣的質疑其實過去也發生在台中的綠川與柳川整治,因為這類親水景觀設施需要水質淨化的理由,在汙水下水道接管完成後就不再需要,從這個角度看的確有點多餘。

汙水下水道接管工程其實不是那麼容易進行,在道路與公有土地下方的幹管等設施只要預算到位就可以進行,但最後一哩路的住家接管經常面臨許多挑戰,最大的問題大概就是普遍存在的屋後違建,因為住家接管前必須先拆除這些違建埋設排水管,完工後基於未來的維護大概也很難讓違建蓋回去,這個過程經常讓施工單位面臨各種抱怨或甚至訴訟,過去在市長室服務期間也接過不少這類陳情電話。

以大同分區污水下水道系統建設為例,預計 115 年前完成 7128 戶的接管,而這個範圍裡粗估有 14439 戶,也就是進行 5 年只能夠讓這個區域接管率提昇 49% ,離 100% 還有相當差距;如果依照 重現府城水文促進會 的論點,把水質淨化場 7 億多的預算拿來加強污水下水道接管,或許就可以達成 100% 接管的目標。不過接管工程的難度並不是對等的,很多預估可以完成的都是比較新的住宅或大樓,本身就有污水排水設計,這樣的案例只要把污水管跟下水道銜接即可完成;比較棘手的大概會是老舊社區,除了需要拆除違建進行接管工作之外,很多老房子沒有污水管線設計,如果屋主沒有跟著更新管線,許多的生活污水還是會排入一般明溝,大概就很難在銜接的河川做到 “親水” 目標。

污水下水道接管工程需要更多民眾的支持,但一般民眾對於上述施工的困難很難體會,施工完成後的樣貌要經歷數十年才看得到,這裡存在相當大的認知落差,抗爭情況也經常越演越烈。

把親水放在優先順位的作法因此產生,選擇一段開放的溪流,在上游處設置水質淨化場,沿線所有排水溝渠進行截流把污水送到水質淨化場,然後從淨化場排放乾淨的水注入這段溪流,搭配景觀工程讓人們可以親近,營造出整治有成的氣氛,進而提昇民眾對於接管工程的支持,藉此推進污水下水道工程的最後一哩路。

不過這類工程是有爭議的,因為截流只是阻止一般情況下流入的污水,遇到大雨時這些污水仍然會從其他方式流入其中,這時候原本美侖美奐的景觀就會充滿污水,人們就會注意到原來污水整治並未完成;也因此,這類景觀工程需要更高的維護費用,持續在大雨過後清理現場,讓它恢復可以親水的狀態,隨著時間累積,也會慢慢出現無法根除的臭味。

有些人會批評這樣作法短視,但親水為先的作法似乎還是有點效果,景觀工程完成前後的抗爭氣氛明顯不同,對於整體污水下水道工程似乎還是有些幫助存在;台灣並沒有充裕的公共預算財源,台南在這方面更是一個嚴峻的挑戰,許多景觀工程都面臨浪費錢的批評,只是對比因為抗爭持續推延的公共工程進度,或許體驗優先的作法仍然值得思考與討論。

相關連結

  • 重現府城水文促進會討論 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1168400053523126&id=506239693072502
  • 水利局新聞 – https://wrb1.tainan.gov.tw/News_Content.aspx?n=5234&s=38494
評論

時代力量缺的是制度,不是明星

眼前時代力量所面臨的危機,或許可以證明了明星光環無法穩定維持一個政黨的存在,建立合理的制度才能長治久安。

我在離開時代力量時拿到的是一張資遣證明,原本想著會不會有一個類似委員會的制度,讓我有機會陳述這件事情的不合理,不過最後沒發生,幾乎是一個或少數人意志就直接請我走人;而我當時是台南黨部的執行長,我的來去在當時的時代力量並沒有嚴謹的制度規範,看起來現在也還沒有。我是否適任,是要靠誰說了算,這件事情大概就是最大的問題了。

當然,其他政黨沒什麼不同,但我當時就是期待時代力量不一樣才會參與;而答應簽下自願離職同意書,其實心裡想著的是,原來時代力量也就這樣。隨後我就正式提出退黨申請,然後真的去傳統政黨走過一輪,直到最近參與了台灣民眾黨,這些轉換對於許多朋友來說會覺得訝異,也不乏那種揶揄的批評,不過我並不是什麼柯粉,期待的只是一個能夠形成制度的政黨,眼前的停留就只是期待著柯文哲能夠運用明星光環樹立政黨需要的制度,這也是過去對時代力量的期待吧。

如同邱顯智所說,時代力量的規範密度遠遠不足,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容易發生爭議的地方就應該形成制度,而不是一再透過比拳頭大小的舊思維來處理問題;明星光環的存在有助於在短時間內凝聚共識去形成制度,可惜的是明星光環也往往會讓人習慣擁有特權而忘記制度的重要性,我想時代力量錯過了許多這樣的機會。明星光環終究會退去,你可以看到懷念明星光環的人會加強力道想要找回那個光環,但效果只會越來越糟;制度的價值就在這裡,隨著時間的推進,好的制度可以讓更多人才得以發揮,讓政黨不需要倚賴明星就站穩腳步持續發展下去。

這是我對時代力量的建議,也是對台灣民眾黨的期待;當然,在裡面的人還是可以繼續暢談自己的政治判斷,我期待的不會是個別政黨的發光發熱,而是希望台灣的政治能夠進步到相信科學數據、相信制度。

  • 圖片作者 KurodaNeko ,採用 CC BY-NC-SA 2.5 授權
評論

陳怡局長的去職會是台南人的損失

陳怡局長因為私領域的行為上了媒體版面,在壓力下請辭獲准,只是回顧過去與他共事期間,他在工作上盡心盡力,並沒有愧對市民的期待,從登革熱防疫到近期的武漢肺炎,他的專業與投入默默守護了你我的健康,我不認為應該用私領域的表現來否定他在公共事務的努力,如果能夠,我還是期待更多的挽留,讓他能夠繼續為你我服務。

陳局長是個要求很高的人,過去在登革熱防治會議上他會緊盯著各單位落實防疫工作,必要時直接安排前往第一現場勘查,讓防疫工作不會流於空談;我當時以智慧城市辦公室的代表人持續參與會議,陳局長不厭其煩的跟我探討了許多科技與防疫結合的可能,他說過自己也是來自業界,清楚衛生局與民間在資訊應用上的落差,希望任內有機會迎頭趕上。在他的支持下,我有機會跟衛生局內外多個單位進行結合科技方向的討論與實做,除了感念他的協助,過程中對於他的認真與開放有著深刻印象。

傳統的政治氣氛讓大家對於參與者的表現有著近乎完美的期待,但你我都不是聖人,很多像陳局長這樣願意為公共事務盡一分心力的人,圖的並不是背後的高官厚祿,事實上以陳局長經常超時工作的情況,對比他所獲得的待遇,我反而認為是台南市民虧欠了他;私領域的表現浮上檯面很多人都會覺得難堪,但私領域的表現如果沒有影響在公共事務上面的付出,甚至陳局長的努力也超過一般人的期待,我覺得應該要用更寬容的角度去看待它。法律是最後的底線,既然法律並未剝奪他服務眾人的機會,我真心希望他能夠繼續留任衛生局長,讓台南在公共衛生的發展上可以繼續前進。

陳怡局長以健康因素請辭,其實以平常工作緊湊的行程安排,任何人在那個位置上健康都很難不受到影響;還是那句如果能夠,他應該獲得一個假期好好沈澱,養足精神再回來為你我服務,這才是台南人的福氣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