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市里鄰編組及調整前後比較

網址: https://kiang.github.io/tainan_basecode/cunli/compare.html

台南市里鄰編組及調整已經在 4/30 正式上路,由 752 里調整為 649 里,實際受到影響的里有 307 個;由於調整的幅度大,因此光用條列的方式檢視一般人不容易理解異動的情況,因此我將調整前後的里界圖套在地圖上呈現,並且透過程式讓大家可以看到同一個位置的前後對照。

在地圖中看到紅色的區塊就是這次異動有受到影響的里,黃色則是沒有受到影響;地圖中如果出現藍色的小點,那個點標記的位置就是你所在位置,如果是透過手機瀏覽會比較接近所在位置,電腦瀏覽器看到的位置可能會差異比較遠。

在圖中點選一個里就會以這個里為中心放大畫面,同時當地圖放大到一定層級時才會顯示里名;兩個地圖只要有任何一個進行了操作,另外一個地圖就會跟著做同樣動作,方便比較同樣位置的異動前後情況。如果從地圖看不容易找到自己想要看的里,在右手邊功能列打開,可以從異動前或異動後的區里選單找到希望檢視的里,畫面就會切到適當位置。

過去其實有分別做調整前後的兩個地圖,因為網友反應這樣子不太直覺,因此嘗試把兩個地圖放在同一個畫面中;雖然網頁一樣可以透過手機開啟,但因為手機畫面的限制,要想看比較大範圍的畫面建議還是透過電腦開啟。

評論

台南狹小巷道火災搶救不易巷道地圖

網址: https://kiang.github.io/tainan_basecode/narrow_roads/

台南市政府消防局持續有公開一份狹小巷道清冊(*1),由各區消防分隊所整理,列在這份資料裡面的巷弄進一步區分為三種類型:

  • 紅區:指巷道消防搶救最困難的地區,不但道路寬度低於四公尺以下,且救災時必須利用此巷道進出,周邊建築物幾乎都會受影響
  • 黃區:指巷道消防搶救較困難的地區,道路寬度雖然大於四公尺,但因白天、夜間經常停放汽機車或其他障礙物,導致實際道路可用寬度小於四公尺
  • 藍區:道路寬度足夠救災之用,但該巷道未具備雲梯車操作的空間,無法從事高樓救災工作

我試著透過程式整理這份資料,然後在地圖上標記接近的位置,只是有 264 筆資料還沒辦法自動判讀,相對於原始的 1574 筆資料已經有些代表性,因此先將目前成果釋出讓大家參考。

這份資料其實會突顯了舊市區許多巷弄的消防疑慮,許多位於歷史街區的巷弄可能還面臨保留與否的衝突,如果思考保留這些有歷史價值的巷弄,是不是該有些積極的作為來避免意外發生時的人員傷亡?在日本京都基於保留歷史街區的巷弄樣貌,他們採取的作法是在狹小巷弄中增加設置消防栓,以及採購可以進入小型巷弄的消防車,這兩個方向都可以有具體的成效,非常值得台南作為借鏡。

如果有機會進入議會,我會希望針對狹小巷弄問題主動邀集相關局處進行協商,避免狹小巷弄中的居民持續面對可能的風險;我也希望這份狹小巷道清冊能夠有更完整的地理圖資建置,並且實際在這些位置安排消防演習。

*1. http://data.tainan.gov.tw/dataset/narrow-roads

評論

台南地圖產生器 初步上線

台南地圖產生器 – https://kiang.github.io/map_print/

對於許多已經熟悉網路的朋友來說,使用網路地圖已經是很直覺的事情,只是並不是所有人都是這樣,像是許多長輩還是習慣使用紙本地圖或是透過問路的方式,因此偶爾我們還是會有把地圖印出來的需求,不管是提供給長輩還是一些觀光客等。

最近台南剛進行了里鄰整併工作,很多里的界線都跟過去不太一樣,因此我把最新的里界線放進這個地圖產生器中作為基礎,方便大家幫忙印出來提供給長輩使用,或是用這個地圖去實際踏查一下新的里界線有什麼改變,去思考這樣的改變有什麼不合理的地方,然後將想法跟大家一起分享、討論。

右手邊的工具列可以直接切換到個別的里,透過地圖的放大或縮小可以調整印出來地圖的精細程度;地圖中同時還帶有公車站牌與垃圾車停留點的資訊,勾選後都會帶入地圖中,一併印出可以作為參考。

這個地圖只是初步完成,如果覺得地圖裡面可以加入什麼樣的內容歡迎留言或是傳訊息給我,未來也會持續依據大家的意見去調整這個程式。母親節要到了,也許印出來的地圖可以提供給媽媽使用,讓媽媽也體驗一下科技所帶來的好處。

未來我還會有更多的嘗試,而這些嘗試都會需要你的支持,希望你能夠幫忙將這個資訊分享出去;或是如果能夠,我會需要你的捐助來參與這次議員選舉,我的選舉不會有宣傳車、不會有看板,就希望以科技實際深入你我生活,希望你能夠支持!

評論

台南市公立幼兒園新生入學概況 – 107學年度

整體來說,今年公立幼兒園的可招生名額 5681 ,希望登記入學的名額 7892 ,缺口為 2211 ,佔登記比例約為 28% ;不過幼兒園的登記有地緣關係,一般家長不太可能帶著孩子到遠離住家或工作地點的幼兒園就讀,因此下面針對區域性數字進行統計與探討。

以行政區劃分,永康區的缺額為 466 人最多,其次為東區 323 、北區 298 、安南區 248 與安平區 226 ,如果看缺額佔登記的比例,安平區 58% 最高,其次為永康區與東區 49% 、新化區 46% 、北區、仁德區與西港區的 42% ,換句話說,永康區的缺口最大,而安平區的中籤率最低。

進一步的取得 3 月滿 3-4 歲的人口數,去看登記佔人口比例,最高的是麻豆區與大內區的 41% ,其次新市區與鹽水區的 38% 、中西區 36% 以及將軍區的 35% ,這個數字反應了該區域家長對於公立幼兒園倚賴的程度,裡面比較特別的是中西區,也許是中西區的公立幼兒園辦學口碑好提高家長登記意願。

如果以整個台南市來看,其實還有 395 個名額可供登記,只是大多位於相對偏遠的區域,如果能夠爭取補助交通車費用,讓個別幼兒園可以進一步招攬 30 分鐘車程內的幼兒入學,對比增班所需的費用,這樣子做其實可以有效率的運用既有名額;以七股第六幼兒園-四草分校為例,一位家長在網路上分享的心得其實吸引了很多人(*1),但對於一般家庭來說不太容易每天將孩子接送到那麼遠的地方,如果透過交通費用的補助就可以讓安平區等地的需求缺口有些紓解的可能,也促進了跨區的交流。

台南人口老化嚴重,某些程度上也反應了對年輕家庭的不友善,工作機會不多是主要關鍵,欠缺幼兒福利措施的情況對比起來更加嚴峻,而現有的政治人物基於選票考量往往將福利資源提供給長者而排擠了幼兒,更讓人口老化問題進入了惡性循環;我是兩個孩子的爸爸,一個已經在幼兒園就讀中,另一個剛滿三歲的小朋友一樣在公立幼兒園的候補名單中,我可以清楚感受到這個城市缺乏養育孩子需要的環境。

因此,我希望能夠藉由自身的經驗,進入議會改變這個現況,讓更多帶著孩子的家庭能夠在台南市定居。

相關連結:
*1. 完整清單 – https://github.com/kiang/kid.tn.edu.tw/blob/master/calc.csv
*2. 七股第六幼兒園-四草分校家長心得分享 –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280092935413904/permalink/1749855391770977/

評論

107年政治獻金專戶已經啟用

這次政治獻金專戶開設郵局劃撥帳號,上圖下載後印出、裁剪即可到郵局進行捐款,歡迎實驗 (?)

劃撥帳號: 31639415
收款戶名: 107年臺南市議員擬參選人江明宗政治獻金專戶

選用郵局的原因

  1. 營業時間到下午五點,部份郵局有夜間營業櫃台
  2. 劃撥單就可以載明捐款人資訊,方便後續寄發收據

當然,這次一樣遇到櫃台沒辦過政治獻金專戶問題,因此在櫃台等了很長一段時間;基本上政治獻金專戶在郵局只能夠以劃撥帳號形式存在,因為郵局系統沒辦法為一個人開設多個儲蓄帳戶,這點銀行就好一點。

劃撥帳號沒有存摺,而開設政治獻金專戶需要的零存款證明隔天才能夠取得,當天只能夠拿到存款收據。

隔天再次去申請才能夠取得零元存款證明

接著就是準備身份證正反面電子檔與自然人憑證,進入監察院政治獻金網路申報網站(   https://ards.cy.gov.tw/ )即可線上完成申請;需要注意的是在還沒獲得監察院核准時是不能夠收受政治獻金的,雖然公文看起來會追溯到帳戶啟用時間,但還是建議先等收取公文後再處理捐款。

過幾天就收到來自監察院的掛號信

取得公文後就可以開始收受政治獻金捐款,接著就看能否在 8 月登記前募集超過 20 萬的捐款。

評論

回應關於為什麼我不從里長開始選?

PTT 網友提到

推 changll1108: 要深耕地方了解人民所苦,里長更能體會,議員離人民 04/25 18:12
→ changll1108: 還是有段距離 04/25 18:12

這可以從幾個層面去探討這個問題,首先我住在北區勝安里,從村里儀表板( #1 )可以看出這個里人口是逐漸老化的情況,進一步找出原始資料, 20-40 歲的人口 359 位,有投票權的人總數是 1089  位, 2014 里長是同額競選(只有一位參選, 參考選舉黃頁 #2 ),得票 562 ,也就是說即使不用投票里長也會順利連任的情況下,現任里長的得票數還是過半的,即使我參與了里長選舉、吸引了 20-40 歲的所有目標族群,我還是不可能當選,這就是里長選舉困難的地方,因為只會有一個人當選。

如果是議員選舉,北區、中西區兩個區域的投票人口約為 17 萬,參考 2014 的資料最低當選的得票門檻為 10436 ,也就是說只要能夠爭取 6~6.5% 的支持率就有機會當選,對比里長的 52% 支持率,從比例上來看議員選舉會比里長容易些。這也意味著,爭取成為議員我可以聚焦在相對小眾的一群人去努力經營,但是想要成為一個里長我必須滿足大部分人的期待,當我希望以專業為訴求時,走里長路線不會有太多的機會。

再來回到個人特質部份,我在一般生活中其實是個相對冷漠的人,因為許多時候我會希望就事論事而不是訴諸於情感,這是基於一個工程師背景習以為常的型態,但這樣子不會成為一個討喜的人,傳統的民意代表路線大概都不會是我這輩子的生涯規劃;只是我選擇參與政治就是希望改變一些結構性問題,眼前的政治環境也大多在情感的糖衣下隱藏了許多非理性的決策,我期待能夠找出這個社會期待改變、相對小眾的一群人,藉由無論是我自身的專業或是有機會進入議會所帶來的影響力,加強這個相對微弱的力量去驅動社會改變,簡單的說,我想做的就是還權於民,而不是成為一個持續活躍的政治人物。

里長職權在現有的台灣政治中是相對虛弱的,而且當個里長必須要面面俱到、無法去聚焦在特定細節,我想要做的事情從議員作為起點是比較合理的。

可能有人覺得我這樣子想不太務實,這個批評其實還蠻有道理的,因為對於一個從社會底層努力往上爬的人來說,最務實的就是想辦法讓自己跟家人過更好的生活,只是我選擇了參與政治,放棄許多收入相對優渥的機會,這樣子看來我這個人還真的沒有務實的天份;只是有時候想想,人活在這個世界上的目標真的只剩下錢了嗎?當我捫心自問時,相對於過去的窮日子我其實已經過得很舒適了,那種高貴優雅的生活好像不太能夠吸引我這樣窮習慣的人,而那些人們說不可能改變的事情,好像反而有趣些。

當然,我還是有務實的一面,不會覺得明天開始就世界和平,只是對於這個社會有些期待,而我為自己的期待付出能力所及的行動,然後看看有沒有機會推進一點;里長也好、議員也好,無論選擇是什麼,要想再往前多走一步,我都會需要更多人的支持,我會需要你來告訴我,你支持的是什麼樣的候選人?

#1. 村里儀表板 https://kiang.github.io/cunli_dashboard/#/cunli/67000340-003
#2. 選舉黃頁 http://elections.olc.tw/candidates/view/53c0274a-ce9c-45fb-83a0-5dffacb5b862

評論

Re: [問題] 要怎麼投訴垃圾市議員遊街的噪音問題?

* 備份 ptt 回應,原文討論 https://www.ptt.cc/bbs/Tainan/M.1524644375.A.E99.html

※ 引述《topic21000 (topic21000)》之銘言:
: 如題,小弟是新手奶爸,自從市長民調後,這幾天又是dpp市議員調查的高峰期。
: 每天下午哄睡寶貝,路邊常常經過又吵又大聲的支持XXX,吵到小孩驚醒,好不容易哄睡
: 後,過幾分鐘,他媽的又回馬槍經過支持XXX……又吵醒一次…..。
: 我個人是絕對不會支持任何製造噪音的垃圾政客,可是對這種狀況好像又無解,等到時選
: 舉又要經歷一次。
: 請問有人知道這種問題要向那個政府單位,或者政黨投訴,要怎麼檢舉舉證嗎?
: 謝謝。

如果可以,試著錄影,然後透過網路宣傳或連署方式,因為目前還沒看過循檢舉機制成功阻止的案例,需要一點時間累積案例產生力量,網路宣傳會直接衝擊候選人在意的名聲,相對於公部門的冷處理應該會比較有幫助

目前有幾個臉書粉絲頁有類似訴求:
* https://www.facebook.com/NoElectionNoise/
* https://www.facebook.com/我討厭宣傳車-818459578216888/

也可以試著透過 join 平台號召連署
* https://join.gov.tw/

現有的政治宣傳型態擾民,但在相關數據的表現上還是有些正相關存在,如果期待這個情況改變,除了不投給這樣的候選人,還會需要拉高支持這樣訴求的民意,否則很難真的改變

我是不會派宣傳車的議員候選人,如果我能夠以這樣傻的方式進入議會,或許真的會改變一些文化吧 😉

評論

跟著鄉民一起看空氣品質數據

 

ptt 鄉民字嗨丸在八卦板提到縣市PM2.5濃度與減量排名(*1),他用 2017Q1 與 2018Q1 兩季的平均數字進行對比來進行各縣市排行,總覺得這樣子比有點寂寞,所以我試著同樣在環保署環境資料庫(*2)下載了 2005Q1~2018Q1 的資料,繪製統計圖後依據鄉民評論去探討這些數據。繪製縣市平均圖時發現似乎有點不太對,因為個別縣市的測站並沒有在縣市的範圍內平均分佈,因此也把所有測站的季平均圖畫出來了。

測站季平均 – https://kiang.github.io/erdb/
縣市季平均 – https://kiang.github.io/erdb/city/

接下來跟著鄉民一起來看這些數字

推 jessek122: 幹 高雄正式墊底嗎== 04/08 21:12

事實上依據 PM2.5 數據,高雄墊底是一種常態,在 14 年的 Q1 資料中,就有 6 年的 Q1 數值是全國最高;如果用測站來看,除了 2015Q1 由南投縣竹山測站超越外,其他時間個別測站季平均數值最高的都在高雄。

推 chen740530: 等六月份西南季風再來比好嗎 04/08 21:22

如果只對比台中跟高雄的縣市平均, 2014 到 2017 的 Q2 與 Q3 數值的確都是高雄優於台中;只是如果從測站來看, 2017 的 Q2 與 Q3 一樣是高雄的測站數值較高。

→ Cishang: 中文不好 邏輯也不好? 台灣空汙一直以來就是那樣 沒有增 04/08 21:27
→ Cishang: 加多少 會增加的只有汕意 04/08 21:27

從 14 年以來的數據去看,其實整體而言是有改善的趨勢。

推 john668: 只比1年不太準,還有受天氣影響 04/08 21:34

如果用 14 年的呢?算了一下含標題有 665075 筆資料,加入天氣就會變得更複雜了。

推 lim1505: 南部也太糟糕了 真的要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耶 04/08 21:35

如果只看 PM2.5 ,整體是有改善的,只是 PM10 或臭氧的數據則是持平的狀態。

噓 ck960817: 一季的空汙指數是如何求得?每天平均嗎?這樣跟你爸媽 04/08 22:12
→ ck960817: 平均一顆睪丸有何差異? 04/08 22:12

目前環保署歷史資料公開每日平均值,我的作法是將同縣市的數值加總後計算平均,也有列出個別測站的平均數值;平均值有助於看出整體趨勢,當然這離即時感受會有明顯差距,只是目前沒有比這更完整的數據可供分析。

噓 wadeheat: 你怎麼會相信環保署給的數字… 04/08 22:15

目前也只有環保署有能力累積如此龐大的觀測資料,有興趣可以去驗證看看。

→ clifflue: DPP上台後數據都很漂亮,但人民感受都不是如此耶… 04/09 02:25
→ clifflue: 數據要美化,把測站地點移動到空氣相對好之處,就可以啦.. 04/09 02:27

其實只要在測站附近灑水就可以囉(*3)。

→ CindyLara: 如果pm2.5真的有減 但硫化物超標 這樣能算空氣變好嗎 04/09 20:09

硫化物看起來也是減少的趨勢。

其實需要感謝環保署的努力,過去要想下載這些資料很麻煩,現在則是可以透過整合式介面一次取得大量資料。

*1.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523193030.A.B3A.html
*2. https://erdb.epa.gov.tw/
*3. https://tw.appledaily.com/new/realtime/20180407/1330151/

評論

市長信箱代理人的說明

台南市政府市長信箱 – https://cmsweb.tainan.gov.tw/

有網友問到什麼是市長信箱代理人,這個代理人簡單的說就是我自行建置一個類似市長信箱的表單系統,負責轉發民眾的需求進入市長信箱,為什麼要這麼做?因為官方操作介面的設計聚焦在訊息的處理者而不是真正使用的一般民眾,加上預算有限,經常有許多折衷或是多餘的設計,由民間自發設計相對的沒有太多包袱,可以盡可能聚焦在實際通報的民眾身上。

也因為目前市長信箱偏重了訊息的處理者,許多時候透過市長信箱通報的問題一旦被設定為解決,通報的民眾是沒辦法反駁的,如果覺得問題沒有被解決只能夠再次通報;再次通報除了讓民眾徒增額外的操作,多次往返的過程也會讓民眾對於市長信箱的失去信心,當民眾沒辦法透過理性的方式反應問題,除了讓問題繼續存在外,也可能衍生一些非理性的作法讓市政徒增風險。

當然,如果順利克服了民眾端的設計,也成功提高民眾使用的意願,接下來主管機關就可能面臨業務量增加或是民眾運用新系統進行大量通報等等問題;如果遇到不理性的案例,詳實記錄後未來檢討時並不會受到太多責難,只是眼前政府與民眾間缺乏更多良性的互動,不應該因為少數負面案例而限縮社會進步的可能。

評論

回應關於禁行機車與兩段式左轉的想法

* 影片為台灣機車路權促進會( 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Motorcycle/ )在台南花園夜市所發起的待轉甜甜圈活動

PTT 文章 – https://www.ptt.cc/bbs/Tainan/M.1522596820.A.8EC.html

推 tpmstr111: https://goo.gl/CDqqs8 想知道你對於禁行機車與兩段式 04/03 00:48
→ tpmstr111: 左轉的想法 畢竟臺南過於壓縮機車路權了 04/03 00:48

簡單的說,我支持桃園市議員王浩宇的主張,車種分流應該要改為車速分流與車向分流。

長期以來我都是使用機車代步居多,過去發生過的幾次車禍都是因為車輛切換車道產生的衝突造成,計程車遇到招手的客人、公車突然發現站牌有人都會有無法預期的車道切換,受傷的往往是機車騎士。而在台南,因為違規取締頻率相對低,因此路邊違規停車的情況嚴重,經常會有併排停車的情況,機車經常被迫走在劃有禁行機車的車道上,除了違規停車的習慣需要改變外,也突顯了道路大量劃設禁行機車的不合理。

具體的想法有幾個:
1. 機車待轉區設置與車道存在衝突的區域,優先取消機車待轉區設置,並且加註機車得逕行左轉的標記,漸進方式朝全面取消機車待轉區域。
2. 單向車道小於三線車道,優先取消禁行機車,而車道大於三線的路段則是要求禁行機車區域不得超過一半,漸進方式朝一般道路全面取消禁行機車規定,並且要求中央主管機關逐步修正機車用路規範。
3. 要求警政單位加強取締佔用車道的違規情況,透過制度避免議會干涉警政單位依法取締工作

漸進方式是希望民眾可以逐步適應,也藉由過程中實際觀察的數據來作為政策調整的依據,長期來說希望各種政策的更動都可以有完整的數據基礎,也希望相關單位可以開放更完整的數據讓民眾有機會進行檢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