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幼兒園地圖上線

在全國教保資訊網可以找到最新的幼兒園資訊,但都是文字資料,所以嘗試下載所有資料轉換成地圖;網站上有 6807 個幼兒園資訊,運用 TGOS API 只能夠找到 6451 個住址的位置,有興趣幫忙補齊的朋友可以跟我聯絡。

透過瀏覽器開啟後一般會跳出提示,如果願意授權使用設備的位置,網頁會自動定位到行動裝置提供的地理點位,同時在地圖會以藍色圓點標記所在位置;地圖中看到的三角形圖示就是代表個別幼兒園所在地,用不同的顏色區分公立、私立、準公共化與非營利等類型,點選個別圖示後會顯示該地點的詳細資料,資訊下方則是導航連結,點選後如果手機有安裝對應的軟體就可以直接進行導航。

全國教保資訊網的資訊很豐富,但大部分的資料在開放資料平台上是看不到的,而且網站花了很多心思在避免資料被程式下載,如果這些心思可以用在其他地方就好了。

評論

台南市公立幼兒園需求下滑 28% ,但人口只有減少 6%

今年台南市公立幼兒園的登記情況有點驚人,可招生名額 5635 ,希望登記入學的名額 5660 ,供需比例超過 99% ,這些數字在 2018 分別為 5681 、 7892 與 72% , 3-4 歲人口只有減少 6% ,但登記需求整整下滑了超過 28% ,也許是 Covid-19 持續超過一年的疫情改變了家長們育兒的選擇,只是這樣劇烈的改變會讓公共資源配置跟不上腳步,如果因為短時間變化刪減預算,疫苗普及之後需求回升可能出現更嚴重的供需失衡!

用行政區去看,登記缺口最大的還是永康的 172 人,其次是東區的 125 人與安南區的 105 人,供過於求的情況則是新營最多,可登記名額比實際登記人數多了 93 人,其次是南化的 82 人與鹽水的 80 人,有 22 個行政區不需要抽籤就可以把孩子送進公幼;人口變化比率部份,左鎮 3-4 歲人口減少了 52% ,其次是龍崎的 48% 與楠西的 24% ,北區減少 24% 則是都會區最嚴重的情況,增加的部份則是安定最明顯, 3-4 歲孩子增加了近 10% ,其次是山上、柳營與善化的 5% 。

我計算的數字是從 “公立幼兒園新生入園管理系統”(1) 設計程式下載所有資料計算,只是試算的結果跟市府發布新聞稿(2)不太一樣,像是提供登記名額與實際登記人數從資料計算是 5635/5660 人,但新聞稿提到的卻是 6089/6114 ,不確定數字的差異問題出在哪裡,不過我的計算都有提供原始資料(*3),歡迎進一步檢驗。

因為數字的變化明顯,已經有議員開始呼籲討論公幼退場機制(*4),但這個變化究竟是疫情帶來的一時現象還是未來會成為台南的新常態還無法定論,因為孩子的數量並沒有這麼劇烈的改變,希望相關單位能夠深入數字改變的原因進行研究探討,而不是只用片面的統計數字來決定影響台南的重大決策。

*1. 臺南市110學年度公立幼兒園新生入園管理系統 – https://kid.tn.edu.tw/KidAdm/Public/Reg1Stat.aspx
*2. 臺南市公幼首度統一電腦抽籤全程直播 抽籤結果e鍵即查 – https://www.tainan.gov.tw/News_Content.aspx?n=13371&s=7760688
*3. https://github.com/kiang/kid.tn.edu.tw/tree/master/data/2021
*4. 南市議員籲公幼退場 避免教保員未來恐失業 –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3516043

評論

台南市政府應該慎選合作夥伴,談全球柑仔店問題

台南,一個 188 萬人的城市;南瀛農產國際行銷, 2004 設立,實收資本額 5000 萬,由台南市政府與多個農會出資成立的公司,算是有點規模;全球柑仔店,實收資本額 20 萬,在 2020 年底才成立,財政部資料顯示主要業務是 “電腦設備管理及資訊技術諮詢” 。然後昨天三個單位在市府舉行記者會,新聞稿提到(*1),全球柑仔店公司會協助南瀛農產行銷公司把當季鮮果、農漁特產賣到全世界,看到這裡想必會覺得這間公司一定有過人之處,所以試著了解一下。

全球柑仔店公司有個粉絲頁(2),今年 3/11 才建立,追蹤人數 114 人;粉絲頁有提到一個網站(3),直接在粉絲頁點開看不到任何東西,要把網址的 https 手動改成 http 才可以看到。這個網站看不到任何農產品資訊,然後網站最下方標示的是 “慧智深学(成都)科技有限公司” ,進一步看網址今年 3/10 才註冊,網站上的購物功能則是點了完全沒反應,這就是市府新聞提到的 “跨境電商” 。

台灣的電子商務發展算是相當先進,如果真的希望在農產銷售導入電子商務,相信一些上市公司都能夠提供協助;進一步的去思考跨境農產品電子商務,它的門檻不是只有架設一個網站這麼簡單,以台南市政府與南瀛農產國際行銷這樣規模的組合,應該可以找到許多具有規模與經驗豐富的公司協助,也許全球柑仔店公司真的有公開資訊所無法查證的跨境農產品電子商務能力,就期待開記者會的三方能夠進一步解答大家疑惑。

*1. https://www.tainan.gov.tw/News_Content.aspx?n=13370&s=7760604
*2. https://www.facebook.com/104282541738306/
*3. http://www.orange17buy.com/

評論

林奕含逝世滿 4 年,補習班房思琪條款執行情形

4 年前的 4/27 ,台南長大的作家林奕含選擇結束自己生命,她的著作《房思琪的初戀樂園》與背後故事引起社會大眾廣泛討論,因此立法院在同年度 5/26 通過「補習及進修教育法」第九條修正條文,加入許多監管措施來避免類似事件發生;其中一個條款是要求補習班必須揭露教職員工真實姓名,不確定法規要求揭露的資訊會出現在哪些地方,但「直轄市及各縣市短期補習班資訊管理系統」(*1)中個別補習班可以看到 “職員工名冊” 功能,所以嘗試透過這個功能檢驗執行情況。

透過程式把網站上 17442 個補習班資訊下載下來檢查,發現有 11368 個補習班並未在這個網站上登載職員工名冊,也就是說執行率不到 35% ;而網站上的違規紀錄公告區,裡面只能夠找到 4157 筆違規資料,跟教職員工資料有關的也只有近百筆,兩個數字存在明顯落差。進一步去看有登載職員工名冊的補習班,有 398 個補習班核准的班級數超過 10 個班,但登載的職員工卻只有 1 位,這樣的資料也有明顯問題需要查核。

跟勞檢與環檢狀況類似,我們空有法規卻沒有配置足夠的資源進行稽核,執法寬鬆讓業者無法認真看待法規要求;資料登錄與公開只是多個改善措施之一,其他項目大概就不容易從外部進行檢驗,只是初步看到資料的情況會很擔心其他監管措施的落實情況,希望不會真的印證網路上的嘲諷,「今天公祭,明天忘記」!

我的建議是,如果短期內無法配置對應稽核資源,應該考慮納入吹哨者獎勵措施,透過民眾檢舉產生的壓力讓業者能夠確實遵循法規;同時網站應該納入自動查核機制,針對明顯有問題的登錄資料發出通知要求業者改善,也提醒業者定時更新資料方便民眾查核。網站上雖然有違規紀錄公告,但下面卻備註表示違規情況一旦改正就會隱藏記錄,這樣的情況讓許多民眾難以得知補習班過往記錄,違規紀錄應該完整呈現。

房思琪事件的溫床是我們隱惡揚善的價值觀導致,長期會希望這樣的價值觀能夠扭轉,近一點看就是希望社會安全網可以更完整些,接住那些搖搖欲墜的房思琪們,讓悲劇別再發生。

*1. 直轄市及各縣市短期補習班資訊管理系統 – https://bsb.kh.edu.tw/

評論

台灣總生育率世界最低,台南粗生育率六都最低

總生育率是計算每個婦女一生會生育的小孩總數,這兩天新聞報導提到,美國 CIA 預估 2021 台灣的總生育率為 1.07 ,在 227 個國家是最後一名(1),不過在這個新聞之前國發會就有發布推估(2),數字是更悲觀的 1.02 ,只是當時並未跟全球資料對比;有了國家的資料,會想要進一步知道縣市的比較,找了一下似乎沒有縣市的總生育率資料,所以只能嘗試計算粗生育率,也就是每千人口一年會生育多少個小孩。

目前能夠取得的完整資料是 2015-2020 之間(*3),以當年度出生總數除以該年 6 月底人口數字,可以得到台灣 2020 粗出生率為 7.01 ,而台南則是更低的 5.74 ,為 6 都最低; 2015 台南其實還略高於高雄, 2017 開始出現交叉,然後就一路下滑。進一步用鄉鎮市區比較,台南的龍崎與左鎮分居倒數一、二名,數字是 2.09 與 2.38 。

比較有趣的地方是,前三名分別為高雄市茂林區的 15.05 、桃園市復興區的 14.45 與高雄市那瑪夏區的 14.34 ,即使看前 30 名也大多不是熱鬧的都會區,看起來郊區民眾生育孩子的意願相對高很多;如果用出生總數比較,前三名 桃園市中壢區 3966 、桃園市桃園區 3884 與新北市板橋區 3694 ,一個區的出生總數就超過多個縣市,都會區的優勢就是比較大的母數。

光就統計數字來看,解決低生育率的方法也許就是讓適婚年齡的年輕人可以在郊區定居?當然沒那麼簡單,以兩個孩子爸爸的經驗來看,台灣的育兒環境真的很不友善,現在資訊傳播容易,網路上不難找到許多負面經驗,年輕人自然不會想要做生育孩子的打算,就看凡事經濟為先的思維什麼時候可以被打破了。

*1. Total fertility rate Country Comparisons – https://www.cia.gov/the-world-factbook/field/total-fertility-rate/country-comparison
*2. 國發會人口推估查詢系統 – https://pop-proj.ndc.gov.tw/dataSearch2.aspx?r=2&uid=2104&pid=59
*3. 2015-2020 粗生育率總表 – https://github.com/kiang/tw_population/blob/master/city_birth_rate/all.csv

評論

台南再生能源發展衝突不斷,突顯社區知情權重要性

今天在將軍區又發生了太陽能光電廠說明會衝突情況(*1),廠商的一貫作法是先進場施工,遇到抗爭情況才會應市府要求加開說明會,這時候才會發現廠商過去的說明會經常是甲地施工、乙地開說明會的方式應付行政流程,簽到的人可能都不是在施工場域附近居住或工作的人,因此一再發生抗爭情況。

市府應該在收到廠商申請時就透過網站公開個別案件範圍與處理進度,一旦有說明會舉行就協助廠商公告周知或是主動發出訊息給施工場址鄰近居民,同時應該統一說明居民權益受損時的救濟途徑,不是每次都在爭議發生才一再加開說明會,這樣的作法在地居民自然感受不到市府與廠商方面的尊重,進而難以信任會議中的任何承諾,讓案件進度陷入膠著。前不久參與的蘆竹溝案件,廠商方面已經寄發存證信函警告自救會不得阻攔施工,這樣的溝通方式只會讓衝突情況持續擴大,最終造成多輸的局面。

再生能源發展是國家重要政策,市府的功能不該只有紙上作業,在地居民要的是完整的資訊與可以信賴的承諾;如果再生能源發展確實不會造成環境污染,缺的只會是最後一哩路的溝通工作,施工廠商的立場跟居民直接站在對立面,需要有居中協調的角色,市府不該只是一直發公文回應爭議。

*1. 太陽能光電廠說明會 不歡而散 – https://www.cdns.com.tw/articles/389644

評論

中西區建興國中造成的人口現象

台南 3 月的村里人口數字剛出爐沒多久,原本只是要對比公立幼兒園的登記情況,但是發現了一些有趣的現象;把村里人口資料分群彙整,未滿 15 歲、 15-64 歲兩群用來比較,把孩子的數量除以成人得到一個比率,將比率由大到小排列,前 10 名竟然有 5 個里都在中西區,第一名的中西區法華里甚至比知名的善化區蓮潭里還高,顛覆了我對於中西區的印象。

後來進一步去看了一下建興國中的招生資訊,發現這幾個里跟建興國中的基本學區完全重疊,過去只有聽說大家會為了這間學校遷戶口,沒有想到在人口數字的呈現上會這麼明顯;最有趣的地方是,對比 2019 人口來看,孩子增加的數量遠比大人還多,也就是說很多都只有把孩子的戶籍放在這裡,父母並沒有跟著遷入,可以預期這些孩子可能實際上也不住在戶籍登記地址中。

台灣是在 1968 年開始 9 年國民教育, 1990 起積極要求國中進行常態分班,但看起來家長們的名校迷思即使到了今天也還無法完全擺脫,甚至願意為了孩子在特定學區置產或是請託寄放戶口;不清楚這個情況有沒有導致教育資源的分配傾斜,但就公共角度來看這並不是好事,會讓很多基於統計數字施行的政策效果鈍化,也某些程度上帶出了社會階級落差的觀感。

你覺得這個現象合理嗎?或是它需要被改變嗎?

評論

「臺灣社交距離」 APP 終於推出,請立即安裝

「臺灣社交距離」 APP 已獲台灣政府授權,採用了 Apple 和 Google 的接觸通知系統,這個應用程式主要運用手機記錄接觸過的人,透過精心設計的方式可以同時確保每個人的隱私,希望大家能夠盡快安裝,在安裝比率達到一個程度時進一步要求政府停止使用電信追蹤方式,因為電信追蹤資料會讓被追蹤者的行蹤暴露在風險中,同時記錄的接觸資訊也沒有「臺灣社交距離」精準與完整。

「臺灣社交距離」 APP 每 15 分鐘就會重新產生一組無法直接識別的代碼,只要雙方手機有確實啟用藍牙功能,程式就會自動記錄接觸的時間與距離,這些資料如果沒有需要使用在 28 天後自動刪除;當特定個人確診,政府就會請確診患者提供接觸記錄,政府只能夠透過廣播方式將確診者的代碼記錄發到有安裝 APP 的手機中,個別手機會自動離線進行比對,確認有接觸記錄時發出警告引導潛在接觸者進行必要的防疫工作。

防疫與隱私工作的衝突一直存在,「臺灣社交距離」 APP 的作法試著運用科技達到平衡,這個作法已經獲得數十個國家採用(*1),相信比起其他方式更值得你我肯定,期待大家立刻在自己手機安裝與啟用!

Android Play
https://play.google.com/store/apps/details?id=tw.gov.cdc.exposurenotifications

iOS App Store
https://apps.apple.com/tw/app/id1554431836

*1. 37 個國家已經採用的 COVID-19 接觸追蹤技術 – https://link.medium.com/oKIWtTevzfb

評論

臺南市110學年度公立幼兒園地圖與登記概況

110 學年度的公立幼兒園開放登記了,今年因為疫情影響,台南改成全市統一採電腦化抽籤,第一次入園登記報名截止日至 4/27 下午3時30分止,有需要的爸爸媽媽們記得把握時間!今年共有 221 間公立幼兒園提供登記,比起去年多了 4 間,可招生名額共 5618 位,比起 2020 的 5599 位增加了 19 位,但是 3-4 歲人口從 2020 的 32525 人衰退到 30354 人,減少了 2171 個孩子。

臺南市110學年度公立幼兒園地圖 – https://kiang.github.io/tainan_basecode/preschool/

地圖透過瀏覽器開啟後會跳出提示,如果願意授權使用設備的位置,網頁會自動定位到行動裝置提供的地理點位,同時在地圖會以藍色圓點標記所在位置;地圖上每個三角形圖示代表一間幼兒園,綠色代表招生名額減去登記名額還有超過 5 個名額、黃色表示招生名額還大於登記名額、紅色則是代表招生名額小於或等於登記名額,也就是說紅色圖示位置的學校在登記後很可能需要進行抽籤。點選個別圖示後會顯示該學校的聯絡資訊,點選招生簡章的連結可以去看個別學校提供的介紹資訊。在基本資訊下方會有多個導航按鈕,點選後就會開啟個別地圖帶出導航路線。

來源網站的資料是每晚 7 點更新,因此看到的數據很可能跟實際情況不一樣;每個學校也有自己設定的登記期間,因此建議詳閱招生簡章說明。

評論

台南要解決少子化問題,就從公園遊戲場開始

花了一點時間走完北區、中西區所有公園,把現有公園遊戲場的樣貌記錄下來,因為接下來會大規模進行改造,要針對改造的成果比較會需要做些功課;照片只是其中 42 個公園遊戲場的主要遊具,我們稱它們是罐頭遊具,因為他們的出現就像罐頭一樣,廉價、相似度極高而且很快就能夠蓋好,政府很快就可以交差了事,只是孩子的需求就不被當作一回事了。

孩子需要透過玩來發展身心健康,早期農業社會只要走出家門就有豐富的自然素材可以玩,只是隨著工業化發展,環境的污染讓生物多樣性減少,四通八達的道路取代了泥濘的田埂,大家居住的環境也從田邊獨棟房舍轉變成集合式住宅或大樓,現在的孩子對比過去少了很多戶外活動機會,鄰近公園裡的遊戲場是少數的救贖之一,但大量重複性高的罐頭遊具孩子可能 3 歲以後就會失去興趣,轉向依賴電子設備填滿生活的結果,肥胖、近視或甚至衍生各種心理疾病都會困擾著孩子與家長。

台南也要特色公園是一群在地家長所發起的行動,響應台北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的作法,從 2017 以來持續透過各種管道希望爭取台南市政府的支持,雖然看起來已經有了一點改變,但是對比其他縣市的進度還是落後太多,屏東、嘉義等地都陸續出現指標性的特色遊戲場,身為直轄市的台南竟然會跟不上。台南的確有許多古蹟、景點吸引觀光客前來,但是住在這裡有孩子的家庭都會感到非常不友善,不僅公共托育環境貧乏,連公園遊戲場都會讓孩子大失所望。

眼前因為遊戲場法規的要求提高,市府被迫要在短時間內進行大量改建工作,只是目前看起來都還是在閉門造車;希望公開呼籲台南市政府,重視孩子真實的需要,除了應該要提高投入公園遊戲場改建的預算,大量進行改建的計畫要有更開放的作法,透過網路讓更多帶著孩子的家庭能夠參與個別遊戲場改建過程,這些家庭大多無法參與舉辦在上班時間的會勘與說明會,但他們是這些公園遊戲場的最大需求群體,傳統作法只會一再忽視他們的聲音。

台南人口老化嚴重,我們需要投入更多心力來吸引年輕家庭在這裡定居;要想解決少子化問題,基於法規改變而迫切需要進行改造的公園遊戲場就是最好的開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