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份彙整: 2021 年 6 月

再生能源發展與環境保護不該只能二擇一

再生能源又稱做綠電,藉由太陽能、風力、水位落差、燃燒生質能與廢棄物等動力來源,替代有限的燃料能源,除了減少發電過程對環境造成的污染,同時可以降低我們對於進口燃料的依賴程度,非常適合台灣這樣缺乏天然資源的海島型國家。

2020 年台灣再生能源發電量約佔總發電量的 5.4% ,對比 2015 年增加了 1.34% ,以這樣的進度要達成蔡政府設定 2025 年 20% 目標會有相當的難度;但光是為了這 1.34% 的成長,過去幾年來政府制定多項政策大開方便之門,廠商跟著便宜行事的結果造成了許多環境保護的衝突,最近一直在參與的蘆竹溝光電場案就是一個例子。

我支持台灣發展再生能源,但不該為了 2025 這個時間點去犧牲許多珍貴的自然環境,同時可以多元發展更多適合台灣的選項。

1、地熱:可穩定全天供電,全台潛能 32 GW,單位成本較具競爭力。
2、小水力:運用溝圳川流,全台潛能 2 GW。
3、生質能:可處理農畜牧業廢棄物,化污染為黃金。
4、海洋能:東岸溫差、鹽差發電潛力高,還有潮流、潮汐、波浪等。

再生能源發展與環境保護不該只能二擇一,犧牲環境去圖利財團是殺雞取卵的作法,「珍愛藻礁」與「重啟核四」兩個公投案除了支持與否的簡答題,也希望大家可以進一步思考台灣長期的能源發展政策;我認為政府應該把計畫時間拉長、做好溝通與配套工作,我們需要的是能夠展望數十年的能源發展策略,而不是賭上一切只為了 2025 年。

藻礁公投源於程序不正義,突顯當權者欠缺民主思維

「藻礁永存」始於蔡英文總統與桃園市長鄭文燦等人在當選前的承諾,他們當選後卻開始限縮承諾的範圍,將藻礁進一步細分不同區域,甚至怪罪過去執政黨沒有將大潭劃設為保護區,跟選前態度真的判若兩人。

桃園大潭興建第 3 座天然氣接收站的計畫在通過後擱置數十年,重啟時只做「環差分析」已經不合理,2017 年初審階段專案小組決議「退回重做環評」,但前行政院長賴清德卻以「藻礁換深澳」這樣的想法施壓,讓多次環評會議因為委員以不出席、退席抗議導致流會,最終在2018年10月8日第三次環評大會由官員主導逆轉通過,也造成當時的環保署長詹順貴引咎辭職。

藻礁公投能夠累積超過 70 萬份連署書就是要反對政治凌駕專業的行為,更要留給子孫一個完整的藻礁生態,為執政者上一堂民主課程; #828公投 ,讓我們一起捍衛民主、守護藻礁!

  • 照片由柯金源拍攝,使用 CC BY-NC-ND 2.0 授權

核四公投的出現說明能源議題應該進入共識決,而非個別政黨決定

核四計畫最早開始於 1980 ,期間經歷了國、民兩黨輪流執政, 40 多年與超過 3000 億元預算,到現在仍然無法發出任何一度電,供電的科學問題變成政治議題,就像兩大黨的政治提款機,需要的時候就拿出來利用,讓台灣的能源發展一直沒辦法進步。

參考歐美等民主國家作法,這樣的重大爭議應該組成委員會進行決議,由各方立場推派代表進入持續討論共識,過程維持透明與公開,讓專業與共識推進台灣的能源發展,而不是每次政黨輪替都讓能源政策大轉彎;核四公投出現是個反思的機會,同島一命的口號不是喊喊而已,繼續爭論不休就是全民共同承擔後果。

核能發電過去的貢獻不可抹滅,眼前民進黨政府的綠能政策也衍生大量問題,台灣的能源發展不該侷限在個別政黨的框架下,期待更多人願意深入能源議題的思考與討論。

從 COVID-19 開放資料看到台灣民主的落後

在製作 台灣 Covid-19 本土病例地圖(*1) 後,許多網友提到進一步的想法,但大部分我都只能夠回絕,因為相關單位並沒有釋出完整的資料,部份資料只是在記者會提及,需要大量的人工蒐集與整理才有辦法進行延伸的應用或分析;讓人感到無奈的地方是,台灣的政府資訊化在國際間算是領先地位,政府端其實有完整的資料,只是資料的開放與否都取決於決策者的意願,民主精神在這個節點上看起來非常落後。

反觀美國疾管單位建立的主題網站(*2),除了基本的資料視覺化,各種人們想要了解的議題都可以在上面找到完整資料,除此之外網站還提供了比較科普性質的週報,從蒐集的資料去探討疫情變化,系統化建立人民與政府間的信賴關係。

當然,美國已經經歷過疫情的重創,台灣則是剛開始出現疫情緊張的情況;只是這也相對突顯了台灣有充裕的時間做好準備,過去的表現讓我們疏於跟上國際腳步,眼前不同政治立場間的不信任與相互攻擊,看起來跟一年多前其他遭受疫情襲擊的國家沒有兩樣,看在那些逐步走出疫情陰霾的國家眼中應該會覺得可笑吧。

如果深信科學可以引導我們走出疫情威脅,開放資料讓各方檢驗與探討會是最佳途徑;民間社群如 g0v.tw 台灣零時政府(*3) 的活躍表現以及政府端完整的資訊化,台灣可以是國際間公私協力最佳的典範,這項發展的瓶頸大概就是台灣的民主精神與法規吧!

*1. 台灣 Covid-19 本土病例地圖 – https://kiang.github.io/covid19/
*2. COVID Data Tracker – https://covid.cdc.gov/covid-data-tracker/
*3. g0v.tw 台灣零時政府 – https://g0v.tw/

台灣 Covid-19 本土病例地圖加入 7 日平均功能

除了既有的累積數與每日新增數之外,進一步依據網友建議加入了7日平均資料,這個功能主要是希望看長期趨勢,避免因為週末與週間行政能量差異造成的波動影響判斷;數值的計算是以包含當天的近七日新增確診數加總後取平均,也回填近 60 日資料,因此這個新功能也可以切換不同的日期顯示,同時在點選個別區域後也會看到該區域近 40 日的每日資料變化。

台灣 Covid-19 本土病例地圖 – https://kiang.github.io/covid19/

陸續有網友提到希望地圖可以查閱死亡與重症等數字,但許多統計基本上都只有全國數字,無法細分縣市或是鄉鎮市區,自然無法在地圖上呈現,現階段相關單位也有許多工作進行中,就等疫情趨緩後再看能否討論。

另一個侷限是各縣市政府公佈的資料可能跟地圖呈現數據有差異,地圖以疾管署開放資料為基礎進行計算,各縣市則是可能依據自身掌握的資料選擇不同的計算方式,基本上都是真實資料,不同的計算基礎本來就沒辦法直接對比,希望大家可以聚焦在整體趨勢變化而非個別數字差異。

台南北門蘆竹溝抗爭背後的各種誤解

蘆竹溝是將軍漁港北邊的一個小村落,居民主要以養殖牡蠣為生,上報一篇號稱在地人的投書(*1)提到轉型問題,在蘆竹溝沒有那麼嚴重,因為陸續有年輕人回到這裡繼承家業;文章也提到地層下陷問題,這在蘆竹溝並不明顯,而且養殖牡蠣本來就是依靠海水潮汐,海水倒灌、土壤鹽化並不會影響在地產業持續發展,他們更不需要抽取地下水。

懶人包 – https://g0v.hackmd.io/@kiang/luzhugou-solar-power

這篇投書完全搞錯方向,因為蘆竹溝社區出現的光電場並不是 “漁電共生” ,這個場址是以農委會「嚴重地層下陷地區內不利農業經營得設置綠能設施」政策申請,完全只有發電設備,不需要像漁電共生政策一樣維持既有養殖產業漁獲;所以在地居民擔心光電場一旦造成任何污染,在地牡蠣養殖產業會立即消失,光電場則是可以繼續賣電而不需要積極處理。

最大的誤解就是錢,蘆竹溝居民的訴求很明確就是要求光電場退出蘆竹溝社區,拒絕各種補償金,居民組成的自救會也透過各種管道表達訴求,只是遇到廠商與台南市政府行政單位的蠻橫與不負責任。

在光電場正式施工前,廠商從未在蘆竹溝社區舉行公開說明會;光電場開始施工後,因為蘆竹溝居民的抗議,台南市政府經發局才在 4/12 正式發文要求廠商必須在該社區舉行說明會,也請施工廠商取得共識後再行復工。陸續幾次的說明會中,大部分發言的居民都反對光電場設置,並不是投書提到的 “少數居民” ;施工廠商在沒有取得共識的情況下 5/10 堅持入場施工,造成一個月來多次的抗爭與衝突,台南市政府過程中只有加派警力保護廠商施工,自救會 5 位成員被逮捕回警局,深夜交保後才能離開。

更早以前還有一篇號稱業者發佈的懶人包(2),裡面提到的廠商承諾很多都從未在說明會現場討論過,進一步查證光電場申請的禾迅一號公司或是施工的泓德能源科技都不願意回應裡面內容,這樣子沒有署名也沒有人承認的內容居然也可以出現在媒體報導中,也難怪居民對於媒體也感到失望,轉而尋求各種民間組織或網紅的協助(3)。

一個再好的政策都需要大量的溝通,更何況是已經存在各種誤解的衝突現場;市長過去承諾暫緩開發台61快速道路以西的光電場址,位於台61以西的蘆竹溝光電場就接在這個承諾之後,加上市府經發局與施工廠商各種無法兌現的承諾,如果你是蘆竹溝居民,相信你也會像他們一樣憤怒與失望。

我的建議就是溝通,市府經發局應該主動召開協調會邀集雙方代表入市府溝通,列出爭議點進行實質討論,尋求最大共識讓爭議有機會落幕;在這之後還有大量光電場址開發要進行,持續擴大的爭議只會讓投資人怯步,最終造成多輸的局面。

*1. 投書:錯失光電,台南蘆竹溝的漁村轉型又要何去何從? – https://www.upmedia.mg/news_info.php?SerialNo=115364
*2. 蘆竹溝光電案場遭受謠言困擾 業者發佈懶人包駁斥假消息 – https://www.upmedia.mg/news_info.php?SerialNo=113005
*3. 《POP搶先爆》朱學恒專訪 台南市北門區蘆竹溝村民 邱美齡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wOHrcM0mxg
*4. 蘆竹溝 5/13 抗爭現場畫面 – https://www.facebook.com/113516580502115/videos/150333450390400

疫情病例數字都是真的,只是沒有共識

前不久Yahoo奇摩新聞來信問到,我所製作的 台灣 Covid-19 本土病例地圖(1) 能否讓他們直接嵌入他們的疫情專題網頁(2)中,當時沒有想太多就直接答應了,在專題網頁上線後就開始有許多網友發現問題,因為我所製作的地圖是使用疾管署的開放資料(*3),這份資料一般是每天早上 7 點左右匯入前一天的資料,而疫情指揮中心則是在每天下午 2 點公佈當天的最新資料,大部分新聞會人工整理指揮中心公佈的資料,因此很容易就發現差異。

除了資料的時間差, 5/22 開始指揮中心提供「校正回歸」數字,讓部份病例數字回填到「衛生局收到日」,跟疾管署開放資料使用的「個案研判日」產生明顯落差;除此之外,發現也有部份縣市政府是使用「發病日」進行統計與公告,各行政單位對於公告數字沒有明確的共識,導致使用不同資料來源的新聞報導或應用程式出現差異,衍生各種猜疑與指責。

基本上這些數字都是真的,因為一個病例在通報後的行政程序本來就會產出這些不同的時間,如果行政單位間缺乏一致的共識,作為資訊傳播者的我們自然無法清楚解答這些數字差異;這個問題也不是台灣所特有,如果有在關注國際病例數字,很多國家的公告數字都會在週末明顯下降,星期一又突然爆增,偶爾也會出現台灣這樣的回填(backlog)情況,只是大部分情況下看到的都是疾管署開放資料使用的「個案研判日」。

公告數字存在差異只是突顯眼前台灣存在許多信任問題,在防疫工作進行過程中仍然有許多政治攻防發生,這些政治考量讓過去基於醫療專業產生的共識沒辦法延續,資訊自然會出現混亂情況;如果能夠,我的建議是所有行政單位一律以疾管署過去慣例進行第一時間的公告,也就是「個案研判日」數字,進一步的「校正回歸」或是「發病日」探討可以作為補充資料提供,這樣子民眾透過各種不同管道接收到的訊息才有機會一致吧。

*1. 台灣 Covid-19 本土病例地圖 – https://kiang.github.io/covid19/
*2. Yahoo奇摩新聞疫情專題 – https://news.campaign.yahoo.com.tw/2019-nCoV/
*3. 地區年齡性別統計表-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依個案研判日統計 – https://data.gov.tw/dataset/12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