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病例地圖(1)是在 2021/05/25 上線,其實在這之前疾管署就已經提供傳染病統計資料查詢系統( 2)讓民眾查詢 COVID-19 (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 本土病例的地理分佈,只是網站介面操作不太直覺,也看不到區域的變化趨勢,在網路上看到李柏鋒醫師轉發李怡志老師繪製的病例分佈資料(*3)後,我就決定以此為雛型製作另一個版本。
剛開始資料的取得比較麻煩,每次更新都需要透過程式模擬點選每個縣市來取得資料,後來疾管署在得知我們開發應用的需求後,就在原本只有縣市資訊的開放資料中進一步向下延伸提供鄉鎮市區欄位,大幅減少更新資料需要的時間;後續也持續根據李柏鋒醫師與許多網友的建議,持續改進地圖的功能與修正錯誤。
我並沒有醫療相關背景,因此剛開始對於資料有許多認知上的錯誤,像是一開始的資料日期是「個案研判日」,後來才依稀知道每個病例會歷經一些疫調程序,然後研判出「發病日」資訊,這個日期對於疫情的判斷會更重要些;只是對於一般民眾來說,往往只會想要知道每天新增了多少病例,所以在疾管署釋出「發病日」資料後我選擇同步維護另一個版本,而不是置換既有地圖。
除了地圖的呈現,本土病例地圖也逐步加入每日病例變化與性別、年齡分佈的統計圖,花比較多功夫的是加入 7日平均 曲線圖;當時是因為出現所謂的 “校正回歸” ,也就是回頭調整舊有通報日資料的情況,這才意識到通報塞車時只看單日變化容易出現疫情的誤判,透過動態計算的平均數字比較能夠避免週末前後通報數量明顯增減影響判斷。
由於新聞媒體的報導,許多朋友會每天盯著地圖的數字變化,在資料出現異常時就會第一時間發問,像是原始資料是否為本土病例的欄位突然在原本的中文資料外出現英文,導致程式判斷錯誤而出現明顯變化,突然出現許多陌生的網友提醒我去修正錯誤;另外有一個比較有趣的過程,有一次調整程式時我把沒有病例的區域從顯示 0 改為變成空白,更新後也突然出現許多網友表達無法適應,強烈要求把這個 0 加回到地圖上,這才知道政府持續強調 “清零” 的概念對民眾的影響極深。
隨著疫情趨緩,每天關注本土病例地圖變化的朋友慢慢減少,由於都是透過自動化程式維護,所以維持程式運作還沒有太大問題;只是這段期間累積的一些經驗希望持續分享出去,讓更多朋友在未來類似情況發生時也能夠站出來幫上一些忙,或甚至這些成果未來有機會希望能夠併入疾管署的網站,由政府單位接手持續的維運,畢竟我的創作只是一種例外,這樣的例外要能夠融入既有系統或體制內才能夠發揮最大的價值。
我的創作很多都依循 g0v 零時政府(*4)的精神,使用開放授權方式放在網路上,歡迎任何人進行延伸的創作(fork);我們共同的出發點是希望自己投入的心力與資源最終有機會讓整體社會提昇,但自始就沒有長期投入的規劃,所以最理想的情況就是可以公私協力,讓這些成果可以發揮最大效益,而不是只有曇花一現般的存在。
*1. 台灣 COVID-19 本土病例地圖 – https://kiang.github.io/covid19/ *2. 傳染病統計資料查詢系統 – https://nidss.cdc.gov.tw/nndss/DiseaseMap?id=19CoV *3. 李柏鋒醫師轉發文章 – https://www.facebook.com/pofeng/posts/10151627293584949 *4. g0v 零時政府 – https://g0v.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