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爆發的桃園、高雄案例都有發現實聯制未落實的情況,加上確診病患在接受疫情調查時的疏漏,延遲了各項防疫工作安排,讓疫情的擴散更難以掌握;雖然許多人指責病患,但這樣的情況其實普遍存在,倚賴民眾每次進出各個場所就拿起手機掃描或是簽到的作法,很容易隨著時間拉長而出現疲乏、鬆懈的情況,推廣臺灣社交距離 App 作法才是長久之計。
只要在進出場所的檢查從簡訊調整成為出示臺灣社交距離 App 運行畫面,隨後的記錄與比對工作都會由自動化程式進行,疫情指揮中心依據醫療院所的負荷情況彈性調整警告的範圍,民眾只要配合收到警告訊息後聯繫醫療院所安排篩檢或是做好自我居家隔離工作,疫情傳染的途徑就會逐步中斷,省去冗長與諜對諜的疫情調查工作,平時活動的干擾也會降到最低,甚至在大規模爆發時也不會受限於人力極限,第一時間讓防疫工作同步進行,達到防疫目標。
臺灣社交距離 App 只要安裝的比率到達有效涵蓋率就能夠發揮作用,以台灣智慧型手機與網路的普及程度要跨過門檻相對容易些,無法配合的民眾再以實聯制作法補上,最終可以讓疫情防治工作的人力需求降到最低,也因為大部分工作自動化進行且兼顧隱私,減少疫情調查工作帶來的許多副作用,各縣市政府也就不用一直開記者會公告個別案例足跡,這個作法才是台灣該走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