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彙整: kiang

支持地方議會增設不分區議員

目前議員基本上都是代表個別行政區,只有少部份原住民議員有跨區的特性,立法委員才有真的不分區立委存在;觀察現有狀態,不分區立委比較可以在先進的議題上做比較多的努力,區域立委大多聚焦在轄區內民眾關心的議題,這樣的分工讓整體社會在兼顧民意的情況下能夠持續前進。反觀地方議員,如果有機會觀看地方議會的討論,大部分的議題都環繞著區域需求細節,甚至會論及個別巷弄中的路燈或公園設施等,少有關於城市的大方向討論,如果可以有不分區議員的存在,或許可以帶來更多進步的議題討論。

以台南為例,縣市合併已經超過 10 年,但許多行政區的整併或是整體發展計畫的調整都沒辦法在議會中具體討論;近來陸續出現的爐渣問題,或是再生能源發展與既有產業的衝突等等,許多政策都是行政單位先執行,在地方上產生衝突時才開始進行溝通與檢討,如果能夠有不分區議員先行參與研議,事先協助做好溝通與配套工作,政策的落實也可以更加順暢。

去年 10 月開始,經濟民主連合智庫召集人賴中強律師就有具體的論述(*1),陸續也獲得許多政黨代表的支持,希望接下來可以進入正式的修法討論,讓台灣的民主發展可以更進一步。

*1. 地方議會納入政黨比例代表 以反制中國「地方包圍中央」操作 – https://www.upmedia.mg/news_info.php?SerialNo=97503

台南學甲爐渣案,環保局在 2/9 認定改善完成

針對 1/4 提到超標的網格位置,環保局的報告指出於 1/15 進行複驗,檢查報告在 1/26 取得確認該處已符合法規要求, 2/9 更新進度表示已經認定改善完成,當天也是農曆年前的最後一個工作天;從去年 9/4 開始,歷經 110 個工作天,公開資訊提到的清運總量為 4.3 萬噸,我將過程都記錄在懶人包中

學甲爐渣懶人包 – https://beta.hackfoldr.org/xuejia-steel-slag/

穎艾達利議員轉述學甲慈福里 李新進 里長說明,該地過去的承租人曾經用來堆置蔗渣製成的肥料進行銷售,現場看到的深色水池主要來自這些肥料的殘渣;而林燕祝議員舉報鄰近土地也有爐渣掩埋問題,雖然公開資訊看不到處理的記錄,但面積相對小很多,希望實際上有一併處理;陳昆和議員參與勘驗過程保留的樣本不確定是否有另外送驗,但在多方關切的情況下環保局應該不至於提出一個會被推翻的結論。

學甲爐渣案帶出了很多現有法規問題,洪申翰等 16 位立委提出的「廢棄物清理法第四十六條、第五十二條及第五十三條條文修正草案」還在立法院審查程序中,法規的修正才有機會從源頭解決這個問題;台灣每年有超過 1600 萬噸的事業廢棄物跟本案一樣以「再利用」方式處理,而學甲農地前後也才挖出大約 10 萬噸,加強源頭管理以及在地生產在地處理才能夠避免一再發生的污染事件,希望大家繼續關心法案的修正進度。

交通事故地圖上線

政府機關針對交通事故會粗略分為 3 類, A1 表示事故發生後 24 小時內有人員死亡, A2 表示有人受傷或是超過 24 小時死亡, A3 則是只有財物損失,一般會聚焦在 A1, A2 類型事故進行檢討改進;內政部警政署近期開放了 A1, A2 的即時交通事故資料,我依據這兩份資料製作地圖呈現,希望能夠有更多朋友願意深入事故發生的原因進行探討。

交通事故地圖 – https://kiang.github.io/NPA_TMA/

打開網頁後可以看到地圖上有兩種圖示,紅色五角形代表 A1 事故位置、暗黃色三角形則是 A2 事故位置,點選個別圖示都可以看到進一步的發生時間、發生地點、死亡受傷人數與車種等資訊,下方的導航按鈕點選後即可開啟手機中的導航功能引導到事故位置;手機設備開啟時會詢問是否授權取得位置資訊,完成授權後畫面會自動移動到你的所在位置,方便檢視鄰近區域的事故資訊。

過去在臺南市政府智慧城市辦公室任職時有接觸過系統(1),所以主動要求相關單位開放資料(2),雖然目前開放的資料還不夠完整,但已經可以開始讓我們參與交通事故的分析與探討;目前地圖的資料介於 2021-01-01 ~ 2021-02-01 之間,在一個月內全國就發生了 170 起 A1 事故與 7194 起 A2 事故,共造成了 173 人死亡與 9645 人受傷,這個數字相當嚇人!

*1. 淺談道安資料分析工作 – https://link.medium.com/uOTaIg8nNdb
*2. 道路交通安全資料整合與分析平台的所有事故資料 – https://data.gov.tw/suggests/115971

境外污染源不是遮羞布,台南需要務實面對空氣污染

每次冬天空氣品質不佳,從環保署到各地環保局都會異口同聲的強調境外污染源影響,不過我們目前並沒有能力去分析即時監測數據中境內、境外污染的組成比例,必須要請研究單位依據各種觀測資料分析長期的組成,在 107 年空氣污染防制總檢討報告(*1)就有來自雲科大張艮輝教授的研究指出,境外污染源對於我們細懸浮微粒濃度的貢獻度是 35.1% ,對比各種新聞稿的指控似乎有點不成比例;當然,如果環保單位已經有很好的分析方法,希望能夠發布完整資訊供各界檢驗,而不是用模糊的文字把責任往外推。

台南在地污染源嚴格說並沒有那麼多,主要還是環繞著南科與各工業區的污染,在 108 年度總檢討報告中有提到,雖然細懸浮微粒(PM2.5)的數值有改善,但臭氧的數據卻明顯攀升,隨著南科計畫區的擴大,來自科學園區的影響預期會越來越明顯;市府的新聞提到(*2),台南列管的 1035 座工業鍋爐還有 81 座尚未符合最新標準,CEMS 公告第五批工廠會加入 21 個工廠與 101 個管道,這些都是可以努力的地方。

農業與畜牧業空污佔比不大,只是因為缺乏處理技術提昇的要求而容易被周遭民眾發覺與抗議。前不久台南議會曾討論畜牧場管理自治條例,只是沒有辦法獲得足夠的支持而停在草案階段,這會需要更多民眾把聲音反應給在地議員;農業露天堆肥與廢棄物焚燒也是常見的民怨來源,只是即使找到源頭開罰似乎也沒有太大的嚇阻效果,也有探討自治條例的空間。

如果大家真的在意這件事情,最關鍵的作法會是提昇環保局稽查的質與量,除了投入預算進行監測技術的提昇,增加稽查人員的數量來提高稽查頻率、範圍才能夠確保在地污染源可以被有效管理;其次就是增加稽查工作的透明度,把個別污染事件的通報處理進度開放資料讓市民共同監督,同時應該完整揭露請託關說資訊,建立明確可以信賴的處理流程,現況仍然有許多缺乏效率的例外程序存在。

*1. 空氣污染防制總檢討 – https://air.epa.gov.tw/EnvTopics/AirQuality_8.aspx
*2. 109年7月1日鍋爐全面適用新標準 業者應盡早汰換 – https://www.tainan.gov.tw/News_Content.aspx?n=13371&s=7683463

台灣有超過 153 萬個家庭依賴租屋,我們需要社會住宅

在各方持續努力下,財政部終於釋出了全國歸戶的住宅統計數字(1),2020 年擁有至少一間房子的家庭為 6,813,303 戶,而依據住宅資訊統計彙報 2020 年第 3 季的資料(2),全國普通家戶數 8,348,070 戶,簡單相減後得到 1,534,767 這個數字,也就是說有超過 153 萬個家庭需要依賴租屋,大概是 18.38 % 的家庭;對比社會住宅在 2020 年底(*3)供給數字 17,164 戶,只有 1.11% 的租屋族有機會住進社會住宅中,即使把確定興建的數字納入也只有 2.65% ,需求遠大於供給。

如果用這個數字回頭看過去的各種估計,像是前不久民眾黨立委與相關單位的記者會(4)指出,2019 年財政部統計自然人房東申報租賃所得的房屋有 32 萬間,也就是說至少有 121 萬(153-32)戶的租屋並未如實申報所得,對於廣大的受薪階級來說非常的不公平;如果再看 OURs 依據歸戶資料試算的結果(5),全國房屋的供給量是 11,533,920 戶,對比全國普通家戶數的比率高達 138% ,比起住宅資訊統計彙報裡面提到的 107.74% 還要嚴重許多,明明市場供給遠大於需求、明明人口數正在下滑,但各地的房價仍然像瘋了一般持續飆漲。

當然,這些計算相當粗糙,歸戶統計數字沒有房屋持分細節高估了市場供給量,但大量違章建築以及缺少 10 戶以上家庭的總量也低估了供給量數字,只是對比過去保守的猜測,我們可以從中看出實際情況比想像還要嚴重很多。

除了希望財政部提供更多細節來呈現目前市場真實樣貌,希望行政、立法兩院能夠正視這個問題,加強社會住宅的供給以及努力促使房地產市場正常化,不要讓房市刻意的炒作以及不公平的稅賦情況持續,進而才能夠有餘裕去處理包括少子化等等的國安問題。

*1. 房屋稅籍家戶歸戶統計表(全國歸戶) – https://www.fia.gov.tw/multiplehtml/43
*2. 住宅資訊統計彙報 – https://pip.moi.gov.tw/V3/E/SCRE0103.aspx
*3. 社會住宅推動進度 – https://pip.moi.gov.tw/V3/B/SCRB0501.aspx?mode=7
*4. 租屋黑市透明化 政府須源頭管理 – 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496091151810681&id=106953284057805
*5. OURs回應財政部公布房屋稅籍「全國家戶歸戶」資料 – https://ours.org.tw/2021/02/04/press_release0204/

雲林陸域風機興建計畫地圖

陸域風機就是興建在陸地上的風力發電機,因為運轉時多少會產生噪音等問題,容易影響鄰近居民生活,所以一般會被視為嫌惡設施,過去苗栗苑裡反瘋車事件就是因為鄰近住家而引發抗爭;這次問題來到雲林,97 座的陸域風機計畫陸續施工,其中有 57 座不需要進行環境影響評估,忽略了許多事前的溝通工作,因此引發在地居民持續抗爭,我協助將 蔡壁如 委員辦公室取得的資料放上網路地圖。

陸域風機興建計畫地圖 – https://kiang.github.io/onshore_wind/

陸域風機的爭議在其他國家也常發生,歐洲國家一般會要求住宅區 500 公尺內不得設置,德國更進一步在 2019 要求新設置的陸域風機必須遠離住宅區 1000 公尺;台灣目前並沒有明確的距離規範,所以會在環評程序中討論在地居民可以接受的共識,但從苗栗到雲林的事件顯示廠商會刻意避免進行環境影響評估程序,導致爭議不斷,主管機關應該要訂定明確的規則來避免類似爭議一再發生。

地圖的操作很簡單,打開後看到的每個三角形就是個別興建計畫位置,三角形中標記的是廠商的風機代號,點選三角形後可以進一步看到風機興建計畫的資訊,透過下面按鈕可以進一步打開導航工具前往勘查;每個計畫會有獨立的網址,點選後複製給朋友打開就可以看到指定風機資訊,右手邊工具列也提供搜尋功能,下方提供了幾個按鈕針對 籌設許可、工作許可與環評 等條件進行過濾,點選後會依據不同的狀態調整三角形圖示顏色。

相關新聞: https://www.rti.org.tw/news/view/id/2090982

科技執法還是木馬屠城?

最近多個政府機關開始規劃與啟動科技執法工作,運用影像分析技術自動舉發交通違規行為,藉此達到減少警員人力需求以及讓選定路段能夠持續保持暢通,包括區間測速、路口違規行為以及違規停車等等樣態;只是有別於傳統的測速照相設備,科技執法所運用的設備基本上都會透過網路連結,因此衍生了資訊安全的疑慮,有網友指出特定廠商使用的產品直接或間接來自中國的海康威視公司,海康威視公司目前因為被判斷是中國軍方所控制而遭到美國列為黑名單。

除了網友點名的公司,我找到一個比較特別的共同供應契約項目『交通科技執法設備』(*1) ,由下面 14 家廠商得標

  • 80689233 – 東山科技有限公司
  • 24702017 – 麒緯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 84285629 – 惠隆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 39209203 – 雷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42998701 – 貝洺實業有限公司
  • 28609293 – 譽華科技有限公司
  • 28749858 – 協利科技有限公司
  • 28401836 – 崧浩科技有限公司
  • 25131232 – 駿永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8793283 – 瑄品股份有限公司
  • 96979997 – 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數據通信分公司
  • 70781844 – 大猩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52717146 – 繼亮實業有限公司
  • 24728255 – 皓晨系統整合股份有限公司

共同供應契約跟一般的政府標案不太一樣,會預先審查廠商提供的品項是否合乎要求以及約定一定期間的供應價格,得標廠商在約定期間內不再需要經過公開招標程序就能夠提供約定品項給需求單位,因此列入共同供應契約的商品或勞務可以快速完成採購程序,加快產品或勞務普及。

由於在契約條款裡面就有提到 『本案允許廠商提供依法令得輸入臺灣之大陸地區產品』 ,所以即使用了來自中國進口的產品,並不會違反任何法規;資通訊產品要想完全避免中國製造非常困難,只是因為兩地之間緊張的關係,加上科技執法使用的設備會全天候分析在開放道路中的影像,持續進步的科技讓這樣的設備帶來許多想像空間,而民眾對於政府機關能否做好把關工作是存疑的,這些產品也並未看到公開的資安評估報告。

其實在這之前警政單位早已在全國各交通要道安裝了具有車牌辨識功能的攝影機,加上現在持續新增的科技執法設備,警政單位蒐集的資料越來越多;這些資料如果落入惡意的使用者手中,除了可能侵犯你我的生活隱私,嚴重一點可能還會影響到國家安全,但顯然眼前經濟與效率至上的精神讓政府機關輕忽了問題的嚴重性,期待這次科技執法帶出的爭議可以讓立法院更深入研究背後的資訊安全議題。

*1. 警用資源/交通科技執法設備 – https://www.bot.com.tw/Procurement/Procure_supply/Supply_index/Pages/Police_Resource.aspx

台南少子化問題的解方

在人口統計的文章發出後收到許多回應,粗略摘要近 50 個建議後統計結果製圖,也整理一些自己的想法。

房價快速飆升讓大部分台南人都有感,各種重大建設環繞著土地開發炒熱房市,依據新聞統計數字(*1),台南的房屋交易單價平均在 2019 一年就比前年提高了 9.8% ,是近 10 年最高的漲幅,以 2020 對比 2011 更是上升了 45% ;而基本工資在近 10 年只有調高 28% ,一間 20 坪的房子對於領取基本工資的民眾來說,需要不吃不喝的時間從 2011 年的 128 個月提高到 2020 的 145 個月,買房對於沒有家庭奧援的年輕夫婦來說真的是一種奢望。

即使沒有買房問題,台南的生育補助以及公立托嬰、托兒機構都嚴重不足,私立機構則是費用高昂,很多時候需要夫妻其中一個成為全職照顧者來彌補缺口;而就業市場也欠缺親子友善環境,能夠順利請完育嬰假的工作不多,大量需要輪班的工作或是無法準時下班都會讓新手父母工作家庭兩頭燒,連工作機會本身都少的可憐。而公共環境也嚴重缺乏孩子需要的空間,推廣十年的友善騎樓政策幾乎找不到幾條路能夠推著嬰兒車走完,人行道涵蓋率極低,帶著孩子走在馬路上已經是常態,公共運輸的涵蓋率也跟不上需求;公園遊戲場也缺乏足夠的重視,我跟著許多父母爭取多年仍然成果有限,只能經常往外縣市跑或是選擇付費的商業遊戲場來滿足孩子玩的需求。

那為什麼還要待在台南?就我來說,因為台南的都會區沒有其他五都那麼擁擠,非假日以及非上下班尖峰時段人車不多,從市中心要前往海邊或郊區都很快,生活在這裡的壓迫感沒有那麼沈重。我的房子剛好在房價起飛前買下,我的工作大多只要能夠連上網路就可以進行,平常週末帶著孩子到鄰近縣市玩還能夠負擔,台南知名的美食與古蹟對我們來說還有著相當的吸引力。

台南的幅員遼闊但是稅收有限會導致公共資源不足,除了期待財政收支劃分法的調整,透過囤房稅等等作法也可以增加財源;而即使是有限的財源,在分配上也缺乏對於年輕家庭的重視,許多民選公職基於在地年輕人數量不多而讓政見傾向年長者的期待,也讓少子化問題持續加速。許多人期待台積電等大公司的投資扭轉問題,但這些公司並不會把總部設在台南,主要的稅收效果還是停留在新竹、台北等地;而且這些科技公司持續精進自身技術的同時也會降低人力需求,對於在地的就業幫助也會越來越少。完全自動化的生產線可以讓人力需求減少 70-80% ,我們消耗單位電力與水所換來的就業機會只會越來越少。

少子化是國安問題,對於台南來說也是長期發展的困境,需要更多人重視,進而形成新的共識,爭取資源把年輕家庭留下,讓即將迎接建城 400 年的台南可以展望下一個 400 年。

*1. 10年房價漲了誰/台南近3年才「開竅」 六都房價最便宜 – https://house.ettoday.net/news/1873280

5000 人隔離突顯電信追蹤的瓶頸,改用暴露通知吧

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院內感染事件,透過既有的疫調方式已經出現無法確認來源的情況,因此直接匡列 5000 人要求居家隔離,短時間內大量的強制作為幾乎沒有全面落實的可能;這個事件也突顯了電信追蹤的盲點,建築物造成阻隔的情況下,電信追蹤無法精準定位每個人在建築物中的位置,因此在事件發生時只能找出建築物周遭曾經停留過的所有對象。高強度的電子圍籬需要搭配足額的監控人員, 5000 人的監控會衍生數以萬計的警報訊息,第一線開始面對警報疲勞的問題時破口就會陸續出現,壓力會從很多不同的面向湧入,癱瘓環繞著電信追蹤的防疫作為。

Medium 討論 – https://link.medium.com/4tkT1kr1jdb

暴露通知( Exposure Notification )技術在 Apple, Google 兩大科技巨頭的支持下門檻已經降低很多(*1),只要政府同意合作,後續的技術需求兩間公司提供的協助都可以讓台灣在極短的時間內啟動,兩大智慧手機平台的大部分使用者會收到通知訊息,只要收到通知的民眾點選同意,就可以啟用個別手機的暴露通知功能;暴露通知功能運用的是藍牙技術,所以可以縮小追蹤範圍到個別民眾身邊 2-3 公尺範圍內,政府端可以依據當下的醫療資源負荷情況決定發出通知的參數,彈性調整控制的範圍,同時暴露通知技術已經排除了大部分隱私資料疑慮,防疫工作可以聚焦在自身專業而不用顧慮資料流出問題,特別是像這次這樣需要大規模追蹤的情境。

暴露通知技術如果普及,感染事件發生時衛生單位可以取得確診患者的標記資訊,以廣播形式發送給所有人,接著在個別民眾的手機收到之後會自動在手機內進行標記的比對工作,因為這個動作在個別手機中進行,程式也確實只有記錄接觸的時間,所以完全不需要揭露任何人的行蹤資訊就可以精準的發出通知;接收到通知的民眾可以自主進行隔離工作,在健康狀況出現疑慮時才需要聯繫醫療單位協助,大幅降低第一線醫療人員的負擔,同時也可以釋出各種用來監控民眾的人力,避免工作排擠衍生的後續效應。

面對傳染病防治,不會存在完美的答案,特別是這次 COVID-19 的傳染力超乎所有防治措施的極限,台灣已經很幸運有大量醫療人員在第一線幫忙擋下疫情的擴散,他們的工作負荷已經接近極限,防疫措施應該善用科技輔助來降低他們的負擔,現有的作法只是一再增加他們的工作量,也讓負責監控工作的人承擔極大壓力;截至目前為止,JHU 統計 COVID-19 在全球造成的死亡人數是 2,127,964 人(*2),而暴露通知技術已經獲得數十個國家的認可開始導入,面對電信追蹤技術開始鈍化出現瓶頸,政府單位應該要考慮盡快同意開始運用暴露通知技術,讓更多民眾能夠自主加入防疫系統運作,逐步降低第一線防疫人員的壓力。

*1. 蘋果及Google簡化曝露通知API,釋出更方便部署的Exposure Notifications Express – https://www.ithome.com.tw/news/139736
*2. COVID-19 Dashboard by the Center for System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SSE) at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JHU) – https://coronavirus.jhu.edu/map.html

台南 37 個區域有 34 個區域孩子數量減少,龍崎 2 年就少了近 2 成

2020/12 的人口異動細節出爐了,在台南,對比 2018/12 數字,人口增加最多的是永康區東橋里的 1630 人,人口減少最多的則是北區北門里的 -240 人,在 649 個村里中平均減少 13.73 人,中位數 -19 人;使用 2018/12 的數字是因為 2018 選舉前進行了里鄰整併政策,更早的村里資料無法配對,而 2018/12 也是現任市長上任的開始,可以用這個數字差異檢討個別區域改變的情況。

村里人口 – https://gist.github.com/kiang/4a9e546a4e40f2a90fd0298ac41d820d
區域人口 – https://gist.github.com/kiang/7f258ae98bc1899c1091101458c78c22
村里未滿15歲人口 – https://gist.github.com/kiang/c5b0aca4003b16b8df473531496ea75f
區域未滿15歲人口 – https://gist.github.com/kiang/99386325e485ecd88320815def919364

如果用區域去看, 37 個區域只有 7 個區域人口增加,人口增加最多的是安南區的 2185 人,人口減少最多的則是北區的 -2018 人,中位數是楠西區的 -359 人;人口增長的區域在地圖上看起來都是相連的,連接了南科與舊台南市區,只是北區、東區與南區人口下滑是比較讓人意外,安定、新化也都鄰近南科卻也面臨人口減少的問題,看起來人口像是沿著火車路線與國道一號擴散定居。歸仁雖然有著高鐵特區,但是生活機能比不上旁邊的仁德,或許近幾年高喊的建設開發還要一段時間才能發揮效果。區域的資料如果用比例看,人口增長比例最高的是善化的 3.77% 與新市的 2.07% ,減少比例最高則是龍崎的 -5.68% 與左鎮的 -4.43% ,大內的 -4.22% 也很需要關注。

人口負成長也許是個趨勢,但速度太快會讓人難以因應,所以進一步去看未滿 15 歲人口變化,增加最多的仍然是永康區東橋里的 424 人,減少最多的則是永康區復華里的 -150 人;用區域去看,37 個區域只有中西區與善化、新市的孩子有增加,最多是中西區的 849 人,減少最多的是北區的 -1229 人,比例上最嚴重的是龍崎,未滿 15 歲人口兩年來就變成 -18.96% ,而且往前看從 2014 以來每年都在減少,中西區則是在 2017 開始從減少轉為增加。

眼前正在進行的重大建設,臺南都會區北外環道路會連結最多人口成長區域,台南鐵路地下化也是落在人口成長區,大概就是高鐵特定區發展比較有機會翻轉當地人口減少的趨勢, 37 個區有近 30 個看不太到未來的大型投資;位於台南地理中心的佳里、麻豆在新市政中心計畫暫緩後還沒看到新計畫出現,舊台南縣區的市政中心新營在縣市合併後人口減少的趨勢也看不到翻轉的可能。

如果追逐的是政治正確,人口增減的趨勢會持續兩極化發展,台南會更加倚賴南科創造的光環,遠離南科的區域邊緣化情況會更嚴重;如果著眼點在未來發展,你覺得該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