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少子化問題的解方

在人口統計的文章發出後收到許多回應,粗略摘要近 50 個建議後統計結果製圖,也整理一些自己的想法。

房價快速飆升讓大部分台南人都有感,各種重大建設環繞著土地開發炒熱房市,依據新聞統計數字(*1),台南的房屋交易單價平均在 2019 一年就比前年提高了 9.8% ,是近 10 年最高的漲幅,以 2020 對比 2011 更是上升了 45% ;而基本工資在近 10 年只有調高 28% ,一間 20 坪的房子對於領取基本工資的民眾來說,需要不吃不喝的時間從 2011 年的 128 個月提高到 2020 的 145 個月,買房對於沒有家庭奧援的年輕夫婦來說真的是一種奢望。

即使沒有買房問題,台南的生育補助以及公立托嬰、托兒機構都嚴重不足,私立機構則是費用高昂,很多時候需要夫妻其中一個成為全職照顧者來彌補缺口;而就業市場也欠缺親子友善環境,能夠順利請完育嬰假的工作不多,大量需要輪班的工作或是無法準時下班都會讓新手父母工作家庭兩頭燒,連工作機會本身都少的可憐。而公共環境也嚴重缺乏孩子需要的空間,推廣十年的友善騎樓政策幾乎找不到幾條路能夠推著嬰兒車走完,人行道涵蓋率極低,帶著孩子走在馬路上已經是常態,公共運輸的涵蓋率也跟不上需求;公園遊戲場也缺乏足夠的重視,我跟著許多父母爭取多年仍然成果有限,只能經常往外縣市跑或是選擇付費的商業遊戲場來滿足孩子玩的需求。

那為什麼還要待在台南?就我來說,因為台南的都會區沒有其他五都那麼擁擠,非假日以及非上下班尖峰時段人車不多,從市中心要前往海邊或郊區都很快,生活在這裡的壓迫感沒有那麼沈重。我的房子剛好在房價起飛前買下,我的工作大多只要能夠連上網路就可以進行,平常週末帶著孩子到鄰近縣市玩還能夠負擔,台南知名的美食與古蹟對我們來說還有著相當的吸引力。

台南的幅員遼闊但是稅收有限會導致公共資源不足,除了期待財政收支劃分法的調整,透過囤房稅等等作法也可以增加財源;而即使是有限的財源,在分配上也缺乏對於年輕家庭的重視,許多民選公職基於在地年輕人數量不多而讓政見傾向年長者的期待,也讓少子化問題持續加速。許多人期待台積電等大公司的投資扭轉問題,但這些公司並不會把總部設在台南,主要的稅收效果還是停留在新竹、台北等地;而且這些科技公司持續精進自身技術的同時也會降低人力需求,對於在地的就業幫助也會越來越少。完全自動化的生產線可以讓人力需求減少 70-80% ,我們消耗單位電力與水所換來的就業機會只會越來越少。

少子化是國安問題,對於台南來說也是長期發展的困境,需要更多人重視,進而形成新的共識,爭取資源把年輕家庭留下,讓即將迎接建城 400 年的台南可以展望下一個 400 年。

*1. 10年房價漲了誰/台南近3年才「開竅」 六都房價最便宜 – https://house.ettoday.net/news/1873280

評論